20xx年高考语文复习资料内容摘要:
“振动”指物体通过一个中心位里,不断做往复运动,摆动多次。 “震动”,①指颤动,使颤动,物体受外力影响而迅速、剧烈地颤动,多指一次;②重大的事情、消息等使人心不能平静。 13.放肆•放纵 二者都表示任意随便,不拘束。 其区别是“放肆”是形容词,指任意、随便,不守规矩,不讲礼貌, “放纵”是动词,指毫无拘束或放任纵容,可以带宾 语。 14.怂恿•纵容 “怂恿”指暗中或公开地指使、鼓动别人干坏事, “纵容”指对坏行为放任不管。 15.垂头丧气•灰心丧气 二者都指“受到挫折而消沉”,有时可以 互换。 区别是“垂头丧气”是消沉、沮丧情绪的外露,着重指一时的神态, “灰心丧气”即心灰意冷,非常失望,着重指比较长期的心绪。 16. 走投无路•日暮途穷 二者都表示前景不好,但侧重点有所不同。 前者重在形容走到无投身之地,前无生路;后者本指太阳下山,路到尽头,比喻陷人绝境。 17.吝啬•吝惜 二者都有过分爱惜而不舍得的含义。 吝啬,形容词,着重指财物当用不用,在句中常作谓语或定语,还常作补语。 吝惜,动词,指因过分爱惜而舍不得拿出,宾语常是钱财、生命、力量等以及具体的物品. 18.自夸.自诩 两者都 是动词。 自夸:强调夸大地显示自己的本领、功劳等。 例如:他自夸为神枪手,其实不然。 自诩:强调自己夸大自己的才能。 是书面用语,口语中不用。 19. 擅用•善用 擅用,擅自运用,对不在自己的职权范围以内的事情自作主张;善用,善于运用,指某方面有特长。 20. 精练•精炼 二者都可指文章或讲话扼要,没有多余的词句,但“精炼”还有另外用法,还用在提炼精华,除去杂质。 •爆发 两个词都有突然猛烈发作的意思,但前者强调突然性,后者强调爆炸性。 “暴发户”“山洪暴发”“不能用后者,”“火山爆发”“爆发革 命”以及“爆发力”不能用前者。 •浑浑噩噩 混混沌沌:形容糊里糊涂,无知无识的样子。 浑浑噩噩:混沌无知的样子。 •萧条 萧索:缺乏生气,不热闹。 如“仓皇的天底下,横着几条萧索的乡村“。 萧条;形容经济衰微,也形容景象的寂寞冷落,毫无生气。 •迫不及待 两个成语都形容十分紧迫,但有区别,”刻不容缓”是一分一秒也不允许拖延的意思,多形容情势紧迫。 “迫不及待”是急迫的不能等待的意思,多形容心情急迫。 •难免 两者指由于某种原因而导致不如意的结果。 两词 常换用。 “不免”指免不了,后面只跟肯定形式。 副词,一般做后一小句的状语。 另外,“难免”是形容词,除作状语外,还可以作谓语(常放在“是„的”中间)。 注:“未免”与“难免”意义是不同。 “未免”指人对过分的事情不以为然,委婉地给以否定的评价。 如“这样说,未免太简单了”。 26.界限•界线 二者都与分界有关。 不同的是,“界限”指不同事物的分界.即尽头处,限度,如“殖民主义的野心是没有界限的”。 “界线”指不同事物、不同范围的分界线,或某些事物的边缘.如“中越边境自古以来就有着明确界线”。 27.置之度外•置若罔 闻 二者都有“不理睬、不放在心上”的意思。 区别是:“置之度外”重在“不予考虑”.多用于安危、苦乐、 _牛死等应该考虑的问题。 “置若罔闻”着重在“不予理睬”.多用于“警告、请求、声明、抗议、劝阻、批评”等可“闻”之事。 •羡慕 二者都有“心向往之”之意。 “仰慕”还有敬仰之意.含有崇拜尊敬的意思。 “羡慕”程度较轻.指看见别人有某种长处、好处或有利条件而希望自己也有。 29.自惭形秽•自惭不如 二者都有“内心惭愧”的意思。 其主要区别是侧重点有所不同:“自惭形秽”指因在相貌方面不如他人而感 到惭愧.泛指惭愧,重在对自身的惭愧感觉。 “自惭不如”指惭愧自己不如别人.重在比较中因不如别人而惭愧。 30.贯注•关注 二者都有“有意集中精力”的意思。 “贯注”指精神、精力等集中。 “关注”指关心重视.不一定是把精神、精力全部集中 起来。 31.标致•标志 二者读音相同.但词性和词义不同。 “标致”指相貌、姿态美丽•多用于女子.形 容词,如“她长得很标致”。 “标志”.①标明特征的记号.名词.如“地图上有各种形式的标志”:②明某种特征,动词,如“这件事标志着正义是不可战胜的”。 32.委屈•委曲 “委屈”可以指受到不应该有的指责或待遇而心里难过,如他觉得很委屈”;也可以指让人受委屈,如“对不起,让你受委屈了”。 ”委曲”指曲凋、道路、河流等弯弯曲曲的;曲折,如“他把这事委曲地告诉了我”。 33.工夫•功夫 “工夫”主要指时间、空闲时间、时候、本领、造诣等,如“抄完这篇文章大约需要两个小时的工夫”。 “功夫”指本领、造诣等,如“只要功夫深,铁仵磨成钳”。 34.意气•义气 “意气”指意志和气概,如”人民群众意气风发,斗志高昂”;也指志趣和性格。 如”他们两个意气相投”;还可以指由于主观的偏激而产 生的情绪,如”这几天,他正在闹意气”。 “义气”指由于私人关系而敢于承担风险或牺牲自己利益的气慨,名词,如“这人很讲义气”;也指有敢于承担风险或牺牲自己利益的气概和感情,形容词,如“你看他多么义气”。 35.权利•权力 “权利”指公民或法人依法行使的权力和享受的利益,与“义务”相对,如“公民有受教育的议利”。 ”权力”,①指政治上的强制力量.如“全国人大是最高仪力机构”;③指职责范围内的支配力量.如“行使大会主席的权力”。 36.分辨•分辩 “分辨”指分清辨明,如“分辨香花和毒草”;“分辩”指用语言辩白 ,如”他这凹并不分辩,单说一句‘不要取笑’”。 37.必须•必需 必须:副词,后跟动词或动词性短语。 必须学好。 必需:动词,作谓语、定语。 例:这是生存上必需的本领。 38.辨别•鉴别 辨别:指分辨、区别。 例:辨别方向、辨别是非。 鉴别:指通过审察而确定事物的性质或特征。 例:鉴别青铜。 39.度过•渡过 度过:通常用于时间方面,如青年时代、季节、节日、岁月等。 例:度过了许多美好的春天。 渡过:常用于江河湖海,或通过困难、难关、危机等。 例:我们必须一鼓作气来渡过危机。 40.妨碍•妨害 妨 碍:着重指造成一定障碍,程度较轻。 例:妨碍交通、。 妨害:着重指有损害,程度较重。 例:妨害和平、妨害健康。 41.竟然•居然 竟然:常用于主谓语之间。 例:他没有料到小王竟然如此推崇李自成。 居然;也可用于主语前面,有时语气略重。 例:这么大声音,你居然没听见。 42.考查•考察 考查:指依据一定的标准检查,衡量,对象通常是人们的行为。 例:考查成绩(业务、言论等 );有时是年代、历史、文物等。 考察:指通过观察、调查来研究事物的真相或问题的本质,对象通常是客观事物,如山川、地质、工程等;有的是人,如 干部、工作人员等。 、 43.截止•截至。 截止: (到一定期限 )停止,不及物动词。 例:报名在昨天已经截止。 截至:截止到 (某个时候 )。 例:报名截至本月底。 44.学历•学力 学历:学习的经历,指在哪所学校毕业。 学力:在学习上达到的程度。 例:凡具有大专学力的人,均可报名。 45.反应•反映 反应:事情所引起的意见、态度或行动,名词。 例:演出的反应很好。 反映:把情况或意见告诉上级或有关部门,动词。 例:把情况反映到县里。 46.侦察•侦查 侦察:为了弄清敌情、地形等而进行活动,用于军 事。 例:火力侦察。 侦查:为了确定犯罪事实和犯罪人而进行调查.用于公安机关。 例:为了搞清事故的原因,公安部决定立案侦查。 47.启用•起用 启用:开始使用 (机关印信等 )。 例:新公章今天开始启用。 起用:重新任用已退职或免职的官员。 例:厂长决定起用精通业务的退休科技人员。 48.消失•消逝 消失:侧重于事物现象的不再存在,在变化中历时较短。 例:只是两颊上已经消朱了血色。 消逝:侧重于过去了或不见了;常用于时间。 例:青春的消逝是很容易的。 49.熟悉•熟习 熟悉:指知道得清楚。 详 细;含义较广,对象是具体的人、事或抽象的事理。 例:我和他很熟悉,我去劝他。 熟习:学习得很熟练或了解得很深刻,对象常是技艺、语言、学问、知识等。 例:他很熟习果树栽培技术。 50.鄙视•蔑视 鄙视:鄙贱、低劣。 例:那时候,行医是受人鄙视的行业,李时珍的父亲不愿让儿子再当医生。 蔑视:着重指用轻蔑的态度小看,根本不放在眼里。 例:无产阶级英雄战士表现 了对死亡的蔑视。 51.审定•审订 审定:审查决定。 例:审定计划。 审订:审阅修订。 例:审订书稿。 52.作客•做客 这两个词的意思 很不一样。 作客,是 客居 的意思,如:那两年他在广州作客;作客他乡等。 做客,指当客人,如:昨天我在亲戚家做客。 53.徘徊••彷徨 前者重在运动,后者重在思想上、感情上。 54.十足•实足 前者指十分充足,后者是确实足数。 后面一般接数字或表示数字的词。 55.干涉•干预, 前者指不应该管硬管,后者指过问 (别人的事 )。 56.公然•公开 前者指公开地、毫无顾忌地做坏事,后者指不加隐蔽,面对大家。 57.正规•正轨 前者指符合规定或一般的公认标准,后者指正常发 展道路。 58.时事•时势 前者指最近期间的国内外大事,后者指某一对期内的客观形势。 59.实行•施行 前者指用行动来实现 (纲领、计划 ),后者指法令等公布后从某丑起生效 . 60.实验•试验 前者指为了检测某种科学理论或假设而进行某种操作或从事某种活动,后者指为察看某事的结果或事物的性能而从事某种活动。 61.退化•蜕化 前者一般指生物体在进化过程中某一部分器官变小,机能减退甚至完全消失,也泛指事物由优变劣;后者指虫类脱 皮,比喻腐化堕落。 62.赋予•给予 前者 指交给 (重大任务、使命等 ),后者指一般的给予。 63.见习•实习 前者一般指初到工作岗位的人在现场实习,后者指把学到的理论知识拿到实际工作中去应用和检验,以锻炼工作能力。 64.从而•进而 从而:用来引出目的或结果,表相因相成的关系。 例:乡党委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政策,从而推动了生产的迅速 发展. 进而:表示在前一个行动的基础上进一步的行动,表递进 关系。 例:必须首先解决物质生活问题,然后才能进而解决文化生活问题。 65.虽然•即使 虽然 (尽管 ):只表示让步,不表示假设,引出的情况是事实,后与“可是、 但是”等词呼应。 “虽然”让步的程度比“尽 管”轻。 倒:虽然你亲自去了,也没能解决什么问题.尽管很晚了,可是他还不肯离开。 即使:既表示让步,也表示假设。 例:即使你亲自去,也仍然解决不了什么问题。 即使再晚,他也不会离开。 66.以至•以致 以至:①连接两个或几个有时间先后、数量多少、程度高低、 范围大小等关系的词或短语,其关系是递进的,一般用在最 后一项前,有“直到”“一直到”之意。 ②用在后一分句开头,表示后一分句的情况是由前一分句 的情况程度加深而形成的。 以致:表示由于前述原因而造成的结果,大 多是不好的或说话人不希望的结果。 67.尽管•不管 尽管:表让步,引出的分句的内容是事实,常与“这么”呼应. 不管:表条件,引出的分句的内容是假设的;常与“怎么、多 么、哪种、什么”等呼应。 68.况且•何况 况且:表示后面进一步申述或追加理由,表递进关系,用于 陈述句. 例:他的基础比较好,况且对这门课又十分热爱.一定能学 得好。 何况:也表递进关系,用于后一分句句首,前边可加“更、 又”;前一分句常用“尚且、都”呼应;多带有反问语气,也可用于陈述句中。 高中语文字词检测题 必修一 一、字音辨认 寥 廓 . ( ) 方 遒 . ( ) 遏 . 制 ( ) 青 荇 . ( ) 彳亍 . . ( )( ) 荫 . 庇 ( ) 漫 溯 . ( ) 颓 圮 . ( ) 刀 俎 . ( ) 笙 . 箫 ( ) 嗔 . 怪 ( ) 祈 . 祷 ( ) 长 篙 . ( ) 斑 斓 . ( ) 围 堰 . ( ) 瞋 . 目 ( ) 艾 蒿 . ( ) 谰 . 言 ( ) 箕 踞 . ( ) 偃 . 旗息鼓 ( ) 枯 槁 . ( ) 团箕 ( ) 羁绊 ( ) 揠苗助长 ( ) 侮 . 辱( ) 虱子 ( ) 火钵 ( ) 忸怩 不安( ) 咒语 ( ) 亢奋 ( ) 扼腕 ( ) 引吭高歌 ( ) 叱骂 ( ) 糯米 ( ) 夜缒 ( ) 切齿拊心 ( ) 拜谒 ( ) 骨髓 ( ) 偏袒 ( ) 相濡以沫 ( ) 忤逆 ( ) 飨客 ( ) 卮酒 ( ) 睚眦必报 ( ) 籼米 ( ) 冉冉 ( ) 揩油 ( ) 筚路蓝缕 ( ) 桀骜 ( ) 租赁 ( ) 编纂 ( ) 舐犊 ( ) 譬如 ( ) 尸骸 (。20xx年高考语文复习资料
相关推荐
即两年的冬至点之间的时 间,跟现代天文科学测得结果只差 50 秒钟。 他创造了“水推磨”、“千里船”、“指南车”。 他还是一位研究经书和诸子百家学说的学者,注释过《老子》、《易经》、《论语》、《孝经》等书。 郭沫若,我国现代著名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剧作家、考古学家、古文学字家、书法家和社会活动家。 是现代文化史上一位学识渊博,才华卓著的著名学者。 1921 年,出版第一部诗集《女神》
婿瘴购仍公礼铬跪舰糖熏径毁钨卒辗漠诌邦蓟误兜脂慰链么啥垛配杠摹 应急救援预案与事故调查 处理 江苏省建设工程施工安全标准化管理资料 20201江苏省建设工程施工安全标准化管理资料( 201版)江苏省建筑安全监督总站编制目 录 1.安全管理基本资料 …………………………………………………………………………………………… (
句子的含意,切第 10 页 共 177 页 记不可脱离具体的语境,而任意发挥。 同时要注意通过句子的表面含意探求其深层含意,还要注意句子的位置,结合其作用进行综合考虑。 ( 1)句前面写“我”不能再次听到鼓声,产生了懊恼的心情,下面写自 己由鼓声中得到的生活的感悟。 ( 2)句位于文章末尾,自然具有总结全文,点明主旨的作用。 这句话表面是说相信鼓手是幸福的
)、式( )、式( ) …… ,采用五号字。 公式一般单行居中排版与上下文分开,式号与公式同行居右排版。 详见下面的公式。 d4)e xp(0 ????? ? ?mB VRTQRTDυ (61) dttTR QtTR DVd Bm ??? ??????? ))5(e xp()5(4dd 00 0? ? (62) 附录:附录标题按顺序用大写英文字母标识,如附录 A、附录 B??。 附录中的图、表
,指引我走向良性循环的人生之路,对于 我性格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从此,我迅速成长起来,我的学习成绩总是名列前茅。 仅仅一年,就考取全镇的初二尖子班,开始了离家寄宿学习。 初中毕业时年仅十三岁我以全班第一全县第三的成绩考取潍坊医专,但我的班主任建议我继续读高中考大学,反复思考,最终我放弃了这次读大专的机会,读县城第一中学。 1982 年不负家人的期望,不辜负母亲的在天之灵,如愿考取 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