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阅读题技巧与答题格式内容摘要:

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 /事理。 ⑧ 、列数字:用具体的数据对事物的特征 /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准确更有说服力。 ⑨ 、列图表:用列图表的方式对事物的特征 /事理加以说明,使 说明更简明更直观。 ⑩ 、引用说明:引用说明有以下几种形式 —— A、引用具体的事例;(作用同举例子) B、引用具体的数据;(作用同列数字) C、引用名言、格言、谚语;作用是使说明更有说服力。 D、引用神话传说、新闻报道、谜语、轶事趣闻等。 作用是增强说明的趣味性。 (引用说明在文章开头,还起到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 ) 四、说明文的语言品析 2dd8cf1c6ca3bc38820c77881436153bPage 5 of 10 对整篇文章语文的品析,一般从二个角度谈: A、准确; B、形象生动或简明平实。 A 是一般说明文的共同特点。 B 是针对不同语文风格的角度谈。 做这 种评析整篇文章语言特点的题目,一定要结合文章具体内容谈,比如可以选择一句话为例子。 格式如下:这篇文章充分体现了语文准确 /生动形象 /简明平实的特点,如 “……” 一句,就准确 /生动形象 /简明平实地说明了事物 “……” 的特征 /事理, 对具体篇 /句 /词的评析 篇 /句的作用基本同上。 字词作用有以下考查形式: A、加点字词有何作用。 B、能否替换为另一个词语。 C、加点词语能否删去。 这种题目往往要结合说明语言的准确性(有时是体现语言生动性)的特点答题。 第二种题型还要在答题中比较二者的区别。 第三 种题型还要加上 “删去后不符合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规律或与客观事实不符合 ”之类的表述。 五、说明文写法分析 结合说明方法谈 模式:这篇文章主要运用了 …… 的说明方法,说明了 …… (内容:事物特征或事理),使说明 …… (作用:参考前面说明方法,明确其作用) 结合修辞手法谈 模式:这是一篇生动说明文,大量地使用了各种修辞手法,说明了 …… (内容),使文章的说明形象生动。 结合表达方式谈 记叙、描写使说明更具体形象;抒怀议论使说明更有感情。 那么,从这个角度分析说明文的写法,格式如下:这篇文章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除了说明外,还有 …… (从 “记叙、描写、说明、议论 ”根据内容选择),如 …… (具体举例),就是 …… (表达方式)的运用,使说明更具体形象 /充满感情。 六、说明语段的作用 这种题目答题的角度有三: ( 1)、结构、内容作用:引出下文、承上启下、总结全文 /前文。 有时在文章在开头,还起着引出说明对象 /说明事理的作用。 ( 2)、结合说明方法谈。 2dd8cf1c6ca3bc38820c77881436153bPage 6 of 10 通过 …… 的说明方法,说明了 …… (事 物特征或事理),使说明 …… (作用)。 记叙文阅读知识与技巧 1.文章体裁。 此文是一篇:诗歌、小说、散文 (抒情散文、叙事散文 )、剧本、说明文、议论文 2.记叙文六要素。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 3.找主题句 ?找首段或尾段的议论抒情句。 4.文章内容(中心)。 方法:看题目、人物(事物)、事件,进行综合、概括。 格式:此文记叙了(描写了、说明了) ……, 表现了 (赞美了、揭示了 )……。 5.材料组织特点。 紧紧围绕中心选取典型事件,剪裁得体,详略得当。 6.划分 层次。 ( 1)按时间划分(找表示时间的短语) ( 2)按地点划分(找表示地点的短语) ( 3)按事情发展过程(找各个事件) ( 4)总分总(掐头去尾) 7.记叙线索及作用。 线索:( 1)核心人物( 2)核心事物 (3)核心事件( 4)时间( 5)地点( 6)作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