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新编a文件控制程序内容摘要:

出后修订,删除不合格供应商,修订后的《合格供方名录》由总经理批准生效。 采购实施 对于重要、一般材料,采购人员需先进行小批量的试订单采购,如连续两批合格,则可进行大批量采购。 对于提供重要材料的供应商,采购需明确其在每一批送货前提交认证验证资料。 对于提供重要材料的供应商,在时机成熟时逐步实施产品批准。 4 采购人员需要求供应商准时交货,同 时应记录由于供应商原因引起分批发运造成的超额费用。 供应商的考核 考核对象:列入《合格供方名录》的所有供应商。 考核方法:对供应商实行评分分级制度,满分为 100 分。 ( 1) 100 分~ 90 分为一级供应商 ( 2) 89 分~ 80 分为二级供应商 ( 3) 79 分~ 70 分为三级供应商 69 分以下为不合格供应商。 3 计分项目和评分 ( 1) 质量状况: 60 分(不合格批数 /总交货批数) KM/A— 02 F 供应商控制程序 A/0 4/4 ( 2) 交付情况: 20 分(迟交批数 /总交货批数) ( 3)服务质量: 10 分(配合度、送样速度、纠正措施回复、超额运费) ( 4)价格水平: 10 分(偏高 居中 6 分、居下 9 分) 采购人员需要求供应商准时交货,同时应记录由于供应商原因引起分批发运造成的超额费用。 考核频率:重要材料和一般材料的供应商每半年考核一次。 并将考核结果记录在《供方评定记录表》上。 考核结果的处理 ( 1)考核结果在 90 分以上的供应商,优先采购。 ( 2)考核结果在 80~ 89 分的供应商,要求其对不足部分进行整改,并将整改结果以书面形式提交,供应商评价小组对其提交的纠正措施和结果进行确认。 ( 3)考核结果在 70~ 79 分的供应商,要求其对不足部分进行整改,并将整改结果以书面形式提交,供应商评价小组对其提交的纠正措施和结果进行确认,并决定是否对其采购,还是减少采购量。 ( 4)对考核结果在 69 分以下的供应商,需从《合格供方名录》中删除, 并终止对其采购。 4 相关记录 《采购计划》 《供应商基本资料表》 《供方绩效评定表》 《供应商质量保证协议》 《样件确认表》 《合格供方名录》 《供方评定记录表》 KM/A— 02 G 包装、搬运和储存防护程序 A/0 1/2 G 包装、搬运和储存防护程序 一、目的 对所进行的任何包装、搬运操作和储存环境和产品防护进行控制,维护产品的固有质量,以确保向顾客提供产 品的符合性。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产品(包括组成部分)防护过程的控制与管理; 三、职责 生产部是包装、搬运和储存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 生产部(与生产车间)负责原材料的贮存 ,按适当策划的时间间隔检查库存品状况,以便及时发现品质情况; 并负责 过程产品的包装、搬运和储存及产品防护控制。 质管部负责确定产品的储存期限。 四、工作要求和程序 包装过程的防护 a)应使用符合产品包装要求的质量合格的包装物,严禁使用未经验收的包装物; b)包装应注意保持产品的清洁、无污染、包装无 破损; c)质管部(和生产部一起确认包装方法)负责对产品的包装质量进行抽检,并保持记录; 搬运过程的防护 a)在搬运时严禁损坏产品及其包装,若发现破损应及时报告并采取补救措施; b)搬运时应注意封车,防止运输途中出现产品丢失或散落等现象发生; c)雨雪天搬动时,应视产品包装物及其防护要求,采取有效的遮盖等防护措施; 4. 3 贮存过程的防护 a)按照规定的贮存场地和库房贮存,并保持安全适宜的贮存环境,严禁露天贮 KM/A— 02 G 包装、搬运和储存防护程序 A/0 2/2 存; b)生产部明确标识有效期,保证先入先出; c)生产部定期对库存产品进行质量状况的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汇报; d)摆放物品的高度不得超过 2 米。 4. 4 危险化学品 4. 4. 1 危险化学品由生产部制作《危险化学品清单》,并对照表中的每一种危险化学品做成《 MSDS 表》,经责任部门经理确认实施并张贴在现场。 4. 4. 2 危险品存入环境必须通风,温湿度在适宜的条件下贮存。 5.相关文件 《仓库管理制度》 6 相关记录 《仓库台帐》 《 MSDS 表》 《危险化学品清单》 KM/A— 02 H 生产过程控制程序 A/0 1/8 H 生产过程控制程序 1 目的 对生产和服务过程进行有效控制,确保满足顾客的需求和期望。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对产品的形成、过程的确认、产品的防护及放行、产品交付和交付后的活动、标识和可追溯性的控制。 3 职责 生产部负责指导车间进行生产和过程控制,负责生产设施的维护保养,编制设备、设施操作的作业指导书 , 负责完成对操作人员进行设备操作技能与安全的适当培训,督促操作人员对设备进行日常维护保养 ,负责产品的防护。 质管部负责编制相应的产品加工工艺、作业指导书、检验规范。 生产部负责《生产计划》的审批。 生产部负责对实现产品符合性所需的工作环境进行控制。 质管部负责产品验证和标识及可追溯性控制。 营销部负责产品的交付及售后服务工作。 4 程序 获得规定产品特性的信息和文件 根据节能产品制造过程的输出和顾客要求评审的输出等获得必要的生产 服务信息,执行相应的规定。 对 特殊工序胶头和浸(打胶和绕灯丝), 重点工序电路板插件工序( SMT 和波峰焊) 应编制和提供作业指导书,其他情况下如制造过程监控必要时也应编制并提供作业指导书。 《生产计划》或《生产通知单》 KM/A— 02 H 生产过程控制程序 A/0 2/8 ( 1)生产部根据获得的生产信息,考虑库存情况,结合车间的生产能力,制定《生产计划》,经生产部责任人批准后,发放至相关部门作为采购、生产等的依据。 ( 2) 车间班长根据《生产计划》安排生产,向仓库领取所需物料并统计每天生产情况。 ( 3)生产部提供生产必需的生产设备、检测设备等,实施正确的使用和预防性的日常保养。 ( 4)对制造过程实施检验控制(自检、互检、巡检、抽检、全检等)并记录。 4. 1. 4 订单变更的控制 营销部接收顾客订单变更的信息,制作《订单变更单》,通知生产部,质管部,做好资材确认。 生产部根据《订单变更单》编制《变更通知单》 ,通知生产车间 ,由车间确认开始实施 . 指导书控制 作业指导书是现场作业人员的作业依据,因此建立规范的可操作性的作业指导书是企业的一项重要工作。 作业指导书内容与操作人员作业不一致或不能指导作业,将不利于形成稳定的产品质量。 所有生产、检验过程操作的员工必须有书面作业指导书,这些指导书能在作业现场易于得到。 作业指导书的形式有: ( 1) 工序作业指导书 ( 2) 检验规范 ( 3) 流程图 KM/A— 02 H 生产过程控制程序 A/0 3/8 ( 4) 设备操作规程 ( 4) 试验程序 ( 5) 其它文件形式 控制计划的内容可包括以下内容: ( 1) 控制计划的名称、 编号、制定日期、修订日期和批准 ( 2) 所需的工具、量具和其他设备 ( 3) 特殊特性的符号标识(如果有) ( 4) 自检和互检内容 ( 5) 反应计划 ( 6) 工具更换的周期 ( 7) 有关的项目和制造标准 ( 8) 统计技术及其它过程监控要求 作业指导书的制定:营销部、生产部可参照顾客的信息、控制计划、过程工艺、流程图、质量计划、生产规范、实际作业情况等来编写。 作业准备的验证控制 作业准备验证的目的 ( 1) 评价准备的充分性和正确性 ( 2) 评价过程的有效性 ( 3) 防止事前纠正不足,确保产品符合要求 作业准备验证的时机 ( 1) 作业的初步运 行,如刚生产 ( 2) 材料的改变 ( 3) 作业方式、设备等改变 运行中过长的停顿,如停产十二个月后再生产等 KM/A— 02 H 生产过程控制程序 A/0 4/8 作业准备验证方式有: ( 1) 末件比较的方法,也是实物比较的方式,是把上批产品的最后的一件和本批产品开始的首件进行比较,以验证新零件的质量是否达到前一批产品可接受的水平。 ( 2) 较好的方法可通过控制图来控制,如果控制线区间内未出现特殊原因的变差,产品质量特性的三分之二的点落在上下三分之一的区域,并且是随 机分布的,则可继续生产。 ( 3) 将样品进行实验,确认是否满足客户的要求 进行产品批准的条件: 新的零件或产品。 对零件做了更改 产品图样、规范或材料规范的改变使产品发生了变化。 已批准过的零件使用了其他可选择的结构和材料。 使用了新的或改变了的工具(易损工具除外),包括附加的可替换的工具。 对现有设备进行重新整修或重新布置。 制造过程或方法发生了变化。 异地生产(包括转移场地和附加场地)。 零件、材料 或服务的来源发生了变化。 由于对产品质量不能放心,顾客要求暂停供货。 从第四条开始的以下各条,如果顾客负责零件批准部门同意,可以免于提交产品批准。 但产品批准所涉及的文件均需要按实际情况进行评审和 修订,以反映当前的情况。 所有文件中需注明同意放弃本次批准的顾客项目部门负责人姓名和日期。 KM/A— 02 H 生产过程控制程序 A/0 5/8 文件资料: ( 1) 据客户要求进行的材料、性能和耐久性试验结果报告 ( 2) 生产工艺流 程图 ( 3) 具有资格的实验室证明文件 ( 4) 符合顾客特殊要求的记录 生产服务提供过程的确认 . 关键工序包括: ( 1) 对产品的质量、性能、功能、可靠性及成本等有直接影响的工序。 ( 2)产品重要质量特性形成的工序。 ( 3)工艺复杂,质量易波动,操作技艺要求高或问题发生较多的工序。 ( 4)本企业关键工序为电路板插件。 本企业生产的关键过程是浸焊。 特殊工序为:胶头、浸焊 应对电路板插件、浸焊等所有生产和服务所提供的过程进行确认,证实他们的过程能力,适用时,这些确认应包括: ( 1) 过程鉴定,证实所使用的过程方法是否符合要求并有效实施。 ( 2)对所使用的设备、设施能力(包括精确度、安全性、可用性等要求等)及维护保养有严格要求,并保存维护保养记录,执行《设备维护和保养控制程序》的有关规定。 相关生产人员要进行岗位培训、考核合格后上岗; ( 3)由生产部确定产品电路板插件、浸焊过程的工艺控制参数,负责编制作业指导书,经质管部审核,副总经理批准后实施,以保证产品质量。 ( 4) 对这些过程的生产监控应进行记录,填写相应的生产检验记录。 ( 5) 过程的再确认:按规定的时间间隔或当生产条件发生变化时( 如材料、设施、人员的变化等),应对上述过程进行再确认,确保对影响 KM/A— 02 H 生产过程控制程序 A/0 6/8 程能力的变化及时作出反应。 根据需要对相应的生产工艺和作业指导书进行更改,执行《文件控制程序》关于文件更改的有关规定。 标识和可追溯性控制 质管部规定产品实现的全过程所有标识的方法,并对其有效性进行监控。 当产品出现重大质量问题时,组织对其进行追溯。 各相关部门负责所属区域内产品的标识,负责将不同状 态的产品分区摆放,负责对所有标识的维护。 产品标识及可追溯性 ( 1) 在有追溯性要求时,对产品予以标识以便于追溯。 如果不标识不会引起产品混淆或无追溯要求时,也可以不对产品进行标识。 产品标识采用采购产品本身的标识(如原标识不清,仓库保管员应挂上《货物卡》)。 ( 2) 当合同、法律、法规和企业自身需要(如顾客因质量问题引起投诉的 风险等)对可追溯性有要求时,本企业产品的追溯性路径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