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应用技术申报方案内容摘要:
第一 学历和最后学历 毕业时间、学校、专业 主要从事工作与 研究方向 主要从事电子工艺与器件的研究和高职教育理念的研究,现担任《电子工艺》、《 PLC 应用技术》、《电子技术》等课程教学。 本人近三年的主要工作成就 近三年给学生授课(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共 1500 学时;指导毕业设计共 120 余人次。 某 大雁科技的外聘高级工程师 最具代表性的教学科研成果 序号 成果名称 等级及签发单位、时间 本人署名位次 目前承担的主要教学工作 序号 课程名称 授课对象 人数 学时 课程性质 授课时间 1 电子工艺 电信、电子 专业 100 120 专业必修 2020 年 2 电路基础 电信专业 30 80 专业基础 2020 年 3 PLC 应用技术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 40 50 专业必修 2020 年 4 教学管理部门审核意见 签章: 姓 17 名 注:至少需填写三人,每人一表。 18 5. 教师基本情况表 序号 姓 名 专业技术职务 性别 第一学历毕业学校、专业、学位 最后学历毕业学校、专业、学位 毕业学校 现从事专业 拟任课程 专职 / 兼职 1 博士 某 大学 教学管理 管理学 运筹学与排队论 兼职 2 本科 西南大学 电子技术 模拟电子技 术 专职 3 本科 某 大学 电子电气 物联网工程导论 专职 4 本科 西华师范大学 电子技术 电路分析 专职 5 工程硕士 东北石油大学 计算机应用 数据库与数据挖掘 专职 6 本科 西南师范大学 自动化控制 数字 电子技术 专职 7 本科 某 师范大学 计算机应用 数据库技术 专职 8 本科 某 工业学院 机械制造 机械基础 专职 9 硕士 沈阳农业大学 机电一体化 电路分析 专职 10 工程硕士 西华大学 电子技术 信号与系统 专职 11 本科 西南大学 电子技术 高频电子线路 专 19 职 12 本科 西南大学 电子技术 模拟电子技术 专职 13 本科 某 大学 电子技术 电子技术基础实验 专职 14 硕士 重庆大学 机电 自动控制 系统 专职 15 本科 某 大学 计算机应用 数据结构与算法 专职 16 工程硕士 西华大学 电子技术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 实训 专职 17 本科 某 工业学院 自动化控制 嵌入式系统与接口技术 专职 18 在读硕士 电子科技大学 电子技术 可编程控制器 专职 19 工程硕士 电子科技大学 电子技术 射频标识技术 专职 20 研究生 某 大学 电子技术 嵌入式系统与接口技术 专职 21 工程硕士 电子科大 电子技术 通信原理 专职 22 本科 西华大学 机电一体化 模拟电子技术实践 专职 23 本科 某 大学 电子信息技术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 专职 24 研究生 西南交通大学 计算机应用技术 软件工程 专职 25 本科 计算机网 计算机网络专职 20 电子科技大学 络 原理 26 硕士 电子技术大学 自动化控制 自动控制 专职 27 本科 华中理工大学 电子信息技术 物联网工程导论 专职 序号 课程名称 课程 总学时 课程 周学时 授课教师 授课学期 1 电路分析 80 6 第 1 学年上 2 电子技术基础 实验 48 4 第 1 学年上 3 模拟电子技术 48 4 第 1 学年下 4 数字电子技术 64 4 第 1 学年下 5 物联网工程导论 16 4 第 2 学年上 6 传感与检测技术 56 4 第 2 学年下 7 通信原理 56 4 第 2 学年上 8 数据结构与算法 68 6 第 2 学年下 9 模拟电子技术实践 48 3 第 1 学年下 10 数字电子技术 实践 48 3 第 1 学年下 11 传感与检测技术实训 50 25 第 2 学年上 12 元件测试、焊接技术实训 25 25 第 1 学年上 13 运筹学与排队论 32 4 第 2 学年上 21 14 射频标识技术 48 4 第 2 学年下 15 信号与系统 56 4 第 2 学年下 16 自动控制系统 56 6 第 3 学年上 17 计算机网络原理 64 4 第 2 学年上 22 专业 名称 物联网应用技术 开办 经费 150 万 申报专业副高及以上职称 (在岗 )人数 12 人 其中该专 业 专职在岗人数 33 人 其中校内 兼职人数 1 人 其中校外兼职人数 3 人 可用于 新专业的 教学图书 (万册) 1. 1 可用于 该专业的 教学实验设备 (千元以上) 323 (台 /件) 总 价 值 (万元) 131 序 号 主要教学设备名称(限 20 项) 型 号 规 格 台(件 ) 购 入 时 间 1 微型计算机 方正组装 200 2 交换机 CISCO 2811 20 3 数据挖掘软件包 SAP 1 4 焊接检测仪 PDM2020 1 5 EDA 实验箱 HSEDAIV 35 6 传感器实验箱 SET998A 20 7 数字电路实验箱 自制 40 8 集成电路测试仪 YJ3110 5 9 通用计算机试验箱 JYS3 10 10 单片机开发系统 DVCC51HC 30 11 数字逻辑实验仪(箱) DLB3 40 12 全自动线路板抛光机 BFM2020 1 13 软件开发 SDK 20 14 光纤通信实验箱 RZ8634E 20 15 过程控制实训装置 THKGK1 2 16 网络型可编程控制器及电气控制实训装置 THPLCD 7 17 可编程控制器实训仪 KBS703 10 18 高频电路实验装置 ECS1 30 23 19 高频实验箱 ECS3C 31 20 通信原理实验箱 RZ8631G 30 注:若为医学类专业 应附医疗仪器设备清单。 24 的论证报告 一、申报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依据 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的现状 物联网应用技术是通过射频识别( 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将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追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技术。 它是在互联网技术基础上延伸和扩展的一种网络技术,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和物品之间,因此,“物联网应用技术”的基础和核心是“互联网通信技术”。 2020 年 11 月 17 日 ,国际电信联盟正式提出“物联网”( The Inter of things)概念。 “物联网”颠覆了人类之前物理基础设施和 IT 基础设施截然分开的传统思维,将具有自我标识、感知和智能的物理实体基于通信技术有效连接在一起,使得政府管理、社会管理、生产制造以及个人生活实现互联互通,被成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有可能成为世界信息产业的第三次浪潮。 1】 必要性 自 2020 年 8 月温家宝总理提出“感知中国”以来 ,物联网被正式列为国家五大新兴战略性产业之一,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国家“十二五”规划已经明确提出,发展宽带融合安全的下一代国家基础设施,推进物联网的应用,物联网将会在智能电网、智能交通、智能物流、智能家居、环境与安全检测、工业与自动化控制、医疗健康、精细农牧业、金融与服务业、国防军事十大领域重点部署。 近年来,物联网产业规模呈现出直线型增长的态势,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长城战略咨询联合发布的《物联网产业发展研究 (2020)》报告表明,“从现在起到 2020 年的十年里,中国物联网产业将经历应用创新、技术创新、服务创新三个关键的发展阶段,成长为一个超过 5 万亿规模的巨大产业。 ”但“物联网”技术属于交叉专业新兴技术,我国人才 储备、技术力量不足,导致“物联网”产业在设备制造、技术创新方面大部分依靠国外人才、技术提供支持,这种现状制约了“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 所以,为了解决“物联网”技术在我国产业规模与人才、技术不对等矛盾,也为了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我院有必要在已开专业基础上整合师资、调配资源、优化专业,新开“物联网”技术专业,形成由应用解决方案、传感感知、传输通信、运算处。物联网应用技术申报方案
相关推荐
技术。 ( 3)水产品溯源系统的海量、异构数据的组织、存储问题 水产品追溯系统的各个环节产生的数据格式不一,临时存储介质各异(如SD卡、 RFID 芯片等) ,如何使数据信息保持一致性显得尤为重要。 此外,随着水产品溯源与预警平台推广应用,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溯源体系,产生的数据量也会越来越庞大,如何实现海量数据的低冗余度高可靠性存储、在海量数据中快速查询响应已经成为业界面临的一个巨大挑战。
WSN 无线接入点和现场监控计算机,无线控制终端汇聚的数据通过无线接入点汇总到现场监控计算机,用户可在本地查询水质参数数据,同时监控计算机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做出控制决策,通过无线接入点向配电箱发送控制指令。 远程监控中心通过 GPRS 远程接入点接收无线控制终端汇聚的数据信息,用户可以通过手机、 PDA、计算机等信息终端远程查询水质信息,同时也可通过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做出控制决策
坍孔。 清孔符合要求后,应在最短时间内灌注水下混凝土。 5.钢筋骨架 制作 ① 钢筋的种类、型号及直径应经检查须符合设计要求,钢筋骨架制作完毕应进行检查,并对每节钢筋笼进行编号。 ② 长桩骨架宜根据吊装条件分段进行制作。 分段焊接时,钢筋焊接接头应错开,钢筋骨架同一截面接头数量不能大于同截面总数量的 50%。 为尽量缩短焊接时间,规定可采用几台焊接机同时进行
范操作,为全面做好物资采购管理各项工作打好坚实基础。 ( 二 )全面打赢新厂工程建设物资材料出入库及结算攻坚战。 在公司统一部署下,物资采购部全体人员按照“打好三个攻坚战”工作要求组织集中办公,加班加点、强力推进,超负荷工作,历时三个月基本完成新厂工程建设物资设备出入库及结算, 完成补录合同 520份、入库单 2300份、预制发票 1690 份、出库单 7750份。 ( 三)全面
传感器网络技术,包括: WSN 基本概念, WSN 的 MAC 技术, WSN路由技术, WSN 可靠传输技术, WSN 数据融合技术, WSN 网络安全技术等。 通过实践掌握基于 GPRS、蓝牙、 WiFi 等技术的无线传感器组网,以及各种传感器信息的采集等。 RFID 原理 本课程主要介绍了 RFID 标准和标准化、电子标签的故事、读写器的原理以及 RFID 中间件和系统框架,同时也给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