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高考历史复习内容摘要:
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贡献。 (三)关注命题组成员、把握高考命题动向 近几年参加全国文综命题的历史学科执笔者是北京师范大学杨宁一教授、曹大为教授和武汉大学何德坤教授。 学术秘书暂时由杨宁一和刘芄兼任。 全国文综命题组组长仍是北京师范大学张亚男教授(地理学科)。 ( 1)杨宁一教授。 世界近现代史专家。 其学术专长是世界近代化问题、世界资本主义体系、美国史、中日关系研究。 ( 2)曹大为教授。 其研究方向是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史,是岳麓版高中历史新教材主编,中国长城研究会副理事长,其学术专长是先秦史,近两年有多篇有关“明清思想文化史”的研究文章发表。 ( 3)何德坤教授。 其学术专长是中国古代民族史。 近几年的“少数民族对中华文明的贡献”、“金迁都”试题就是出自其手。 ( 4)刘芄。 其观点是重视考生对历史基础知识的把握,突出对重大历史概念的考查,关注考生的历史学科能力,善于从微观的角度去发现历史的大意。 ( 5)张亚男教授。 根据其地理学科的特点,注重对历史空间概念的考查,考查重点是区域经济。 (32分 )光辉灿烂的中华文明,以华夏文化为基础,融汇各民族文化,不断丰富发展,生生不息。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据 《 礼记 王制 》 记述,春秋时期“中国(中原华夏)、戎夷,五方之民,皆有其性也,不可推移(改变)。 …… 言语不通,嗜欲不同”。 而至东汉初年,据 《 续汉书 祭祀志 》 记载,光武帝称其时已然“车同轨、书同文、人同伦”。 材料二:会宁(黑龙江阿城)及国家兴王之地,自 …… 迁都永安(今北京),女直(即女真)浸忘旧风。 …… 宴饮音乐,皆习汉风。 ——《 金史 世宗纪 》 材料三:北方(指北方少数民族)奄有(统治)中夏,必行汉法,可以长久矣,故后魏(北魏)、辽、金历年(统治时间)最多。 (元)许衡 《 鲁斋遗书 》 ( 1)根据材料一,概括从春秋时期到东汉中国文化发生的变化。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促成这一变化的原因。 ( 9分) ( 2)根据所学知识,概括汉唐时期少数民族在哪些方面丰富发展了中华文化。 ( 9分) ( 3)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辽、金“行汉法”的原因,并概述其内容( 10 分) ( 4)简述从中华文明发展的历史中得到的启示。 ( 4分) 2020年卷 Ⅰ (武汉大学 何德坤教授命题) 材料二 1153年,金迁都燕京。 据史书记载,在迁都前后,朝臣曾有激烈争论。 反对迁都者提出, “ 上都之地,我国旺气,况是根本,何可弃之 ”。 赞同迁都者的理由则是, “ 上京僻在一隅,转漕艰而民不便,唯燕京乃天地之中 ” ; “ 燕都地处雄要 …… 局庸、古北、松亭、榆林等关,东西千里,山峻相连,近在都畿,易于据守 ” ; “ 燕京地广土坚,人物蕃息,乃礼义之所 ” ; “ 本朝与辽室异,辽之基业根本在山北 …… 我本朝皇业根本在山南之燕 ”。 1151年,有司据阴阳五行学说来规划燕都的布局。 金帝完颜亮言:“ 国家吉凶,在德不在地。 使桀纣居之,虽卜善地何益。 使尧舜居之,何用卜为。 ” 迁都二十多年后, “ 女真人寝忘旧风 ” , “ 燕饮音乐,皆习汉风。 ”(摘自 《 金大国志 》 等) ( 1)指出 1141年南宋与金 “ 绍兴和议 ” 所确定的双方界线。 ( 4分) (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金迁都燕京的原因及其历史影响。 ( 16分) ( 2020全国文综一) (20分 )根据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武汉大学 何德坤教授命题) ( 2020卷 Ⅱ ) 阅读下列材料:(北师大 曹大为教授命题) 材料一 10世纪至 19世纪中叶中西科技成就简表 时间 欧洲 时间 中国 10—15世纪 远洋航海技术 宋 元 明前期 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的划时代发展 远洋航海技术 16世纪 哥白尼太阳中心说 明中期 李时珍 《 本草纲目 》 17世纪 伽利略天文望远镜 哈维血液循环学说 波义耳近代化学 笛卡尔解析几何 牛顿力学体系 明后期 清 徐光启 《 农政全书 》 徐霞客 《 徐霞客游记 》 宋应星 《 天工开物 》 18至 19世纪中叶 瓦特蒸汽机 法拉第电磁感应原理 细胞学说 分子 —原子结构学说 进化论 清 材料二:恩格斯指出,工业的巨大工作为力学、化学、物理学提供了大量可供观察的材料、试验手段和工具,“真正有系统的试验科学,这时候才第一次成为可能”。 ( 《 自然辩证法 》 ) 恩格斯还认为,“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 10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 《 致瓦 博尔吉乌斯 》 ) 材料三: 清雍正皇帝反复强调“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 ( 《 清世宗实录 》 ) ( 1)根据材料一,说明在 10至 19世纪中叶,与欧洲相比,中国科技水平所处的地位发生了什么变化。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 16至19世纪中叶中西方科技的根本性差异。 ( 8分) ( 3)根据材料二三与所学知识,分析清代(鸦片战争前)中国科技发展停滞的原因。 ( 12分) ( 4)简述从中西方科技发展变化的历史中得到的启示。 ( 4分) ( 32分)历史上的社会转型期,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往往会出现重大的发展与变革,是我们认识和把握历史的关键。 回答: ( 1)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在教育方面、孟子和韩非子在治国方面的哪些思想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变革。 ( 6分) 材料一 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 -- 《 唐摭言 》 高祖(隋文帝)既受命, …… 置三师、三公及尚书、门下 ……等省。 -- 《 隋书-百官志 》 居人之税,秋夏两征之, …… 征夏税无过六月,科税无过十一月。 -- 《 旧唐书-食货志 》 ( 2)隋唐时期,在政治经济制度方面出现了许多重大变革。 材料一分别反映了隋唐哪些制度的改革与创新。 ( 3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主要的创新之处。20xx年高考历史复习
相关推荐
4250 % % % % 中牟 3626 % % % % 二 .答卷情况 化学试题得分情况 题号 满分 平均分 难度 6 6 7 6 8 6 9 6 10 6 11 6 12 6 13 6 26 9 27 15 28 15 29 21 二 .答卷情况 学生在答卷中反映出的问题 ( 1)化学用语及文字表达能力差。 ( 2)接受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差。 ( 3)审题有误,阅读理解能力差。 (
( 3)只有当上一位考生的 ABC或 ABCDE志愿检索完毕后,才对下一位考生进行检索。 填报志愿 根据 08年高考方案的规定,考生填报志愿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 1)应届毕业生的综合素质评价中的 “ 道德品质 ” 和 “ 公民素养 ” 必须合格。 ( 2)普通类考生必测科目均须达到 C级及以上等级(技术科目必须合格)。 ( 3)普通类考生填报第一阶段本科院校志愿时,两门选测科目均须达到
(陶渊明 《 归去来兮辞 》 ) ( 3) ,一夜飞度镜湖月。 (李白 《 梦游天姥吟留别 》 ) ( 4)亲朋无一字,。 (杜甫 《 登岳阳楼 》 ) ( 5) ,水光接天。 (苏轼 《 赤壁赋 》 ) ( 6)过春风十里,。 (姜夔 《 扬州慢 》 ) 目录 答案 ( 1)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 2)抚孤松而盘桓 ( 3)我欲因之梦吴越 ( 4)老病有孤舟
(“示例”只作阅卷参考,不作为唯一标准答案。 ) 五、兼顾现实人文关怀,对现实热点历史性考查 如:儒家思想是古代中国的主流思想之一,它不仅对中国的历史、而且对东亚、东南亚的历史都有着深刻影响。 尤其是在“亚洲四小龙”现象出现后,如何正确对待儒家思想,一直是一个热点话题。 今年高考试题的第 40题,以历史上儒学的发展与创新为线索,要求学生梳理从汉代至晚清儒学在阶段性发展过程中所呈现的思想特色
Vaunt Downside A foggy idea Gratification Deploy Set priorities 与 … 相对 私党,小圈子 自夸,吹嘘 不利,下降 模糊的 满意 展开,配置 优先(考虑的事) 真题词汇句型 Monotonous Bubble Endeavor Sustained Setback
数 学 思 考 问 题 解 决 (三)情感态度的评价 情感态度评价主要在 平时教学过程中进行 主动参与 学习活动 学习数学 的兴趣和 自信心 克服困难 的勇气 与他人合作 与同伴和 老师交流 (四)注重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 知识技能 数学思考 问题解决 情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