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江苏高考历史考试说明内容摘要:

社会主义建设模式 三、 “ 斯大林模式 ” 苏联的五年计划 名 称 时 间 主 要 成 就 第一个五年计划 第二个五年计划 第三个五年计划 “喀秋莎 ” 火箭炮 1928年 1932年 从农业国变为工业 农业国 1933年 1937年 成为世界工业强国,工业产量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 1938年起实施,因卫国战争爆发而被打断 经验教训 : ( 1)经验: 经验教训 : a、较短时间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并迅 速实现了工业化。 b、为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奠定物质基础。 苏联虽然号称: “ 最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 ” ,但主要消费品长期供应不足。 经过七十多年的建设, 1985年苏联人均 GNP为 3396美元,不仅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而且还落后于亚洲、拉丁美洲一些国家。 苏联人均收入为西方国家的三分之一左右,但由于苏联实行控制消费、高积累的政策,苏联人的生活水平与西方的差距更大。 而且,主要消费品长期短缺,供给不足,经常需要凭票供应,暗藏了通货膨胀的危险 …… ——《 全球通史 》 经验教训 : 材料二: 实现农业集体化以后,苏联政府采取提高工业品价格、降低农产品价格的办法,抑制农民消费 …… 据统计 …… 从农民手中拿走的粮食,约占其收获量的 40%,而粮食收购价远低于生产成本。 …… 一五计划期间,通过这些办法从农民手中得到的资金,在工业化资金中约占 1/3。 ——教材 P96《 历史纵横 》 材料一: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总结斯大林模式的教训。 ( 2)教训: 经验教训 : ( 1)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农业和轻工业长期落后,人民 生活水平提高缓慢。 ( 2)牺牲农民利益,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 ( 3)压制地方和企业积极性,阻碍了苏联经济的持续发展 ( 4)是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 4.( 2。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