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中建总公司工程项目管理规范内容摘要:

5 投标所需要的文件和资料。 6 与代理方以及合作方的安排。 7 投标沟通和信息管理。 8 投标任务分配及人员职责与权限。 9 保密要求与保密措施。 投标计划应经过企业批准,并根据投标实施的情况及时进行调整和更新。 投标实施 投标过程中,投标机构应严格按照投标计划实施投标, 管理和控制各个投标过程。 投标机构应对投标准备阶段的各项工作进行管理。 这些工作应 30 包括: 1 投标资格预审。 2 招标文件的评审。 3 投标前的调查和现场考察。 4 投标代理机构以及合作伙伴的选择。 资格预审时,投标机构应仔细分析资格预审资料,并根据工程项目特点认真填写,确保通过资格预审。 资格预审资料送出后,应及时收集有关信息,发现问题及时补充资料。 必要时,应提前对项目进行分析,寻找合适的合作伙伴实施联合投标。 企业应组织对招标文件进行评审,以决定是否需要继续投标。 并按规定形 成评审记录。 招标文件评审通过后,投标机构应进行投标前调查并收集有关投标信息。 这些信息应包括: 1 招标人以及监理工程师的情况。 2 项目所处区域的政治、经济、社会环境。 3 项目所处区域的市场环境和法律环境。 4 项目所处区域的自然条件。 投标机构应组织研究招标文件、进行现场考察,确保准确全面了解招标人的要求和项目实施条件。 对于需要修正或澄清的重要事项应及时与招标人沟通。 组织进行现场考察时,投标机构应重点了解以下方面的情况和信息: 31 1 项目当地资源供应条件和价 格。 2 现场生产、生活、场地、交通等条件。 3 项目当地的水文、地质、气象等条件。 4 类似项目的成本、价格情报。 5 影响项目造价的政策、法规等。 需要选择投标代理人时,应对其进行评估,确保代理人完全可靠并具备相应的能力。 实施代理前,企业应与代理人签订代理合同,并明确其职责和权限。 需要选择合作伙伴进行投标时,应对合作人的情况进行调查和了解,并确保: 1 合作人符合招标文件对投标人资格的要求。 2 合作人具备相应的能力和经验。 3 资信可靠,有良好的履约信誉。 企业应与合作伙伴签订合 作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责任和义务。 投标机构应按照企业批准的投标计划对投标过程进行控制和管理。 这些过程应包括: 1 分析招标文件。 2 工程量计算与复核。 3 编制投标技术文件。 4 估价与报价。 5 编制投标文件。 32 6 递送投标文件。 投标机构应组织投标人员仔细分析招标文件,必要时应分小组进行。 招标文件分析的重点应集中在以下方面 : 1 投标者须知。 2 合同条件。 3 工程范围与工程量。 4 设计图样与技术规范。 投标机构应制订相应的控制措施并有效实施, 确保投标工程量计算的准确性。 当招标采用工程量清单报价时,必须对清单内容进行复核。 必要时,应与招标人沟通。 编制投标技术方案时,有关人员应对项目实施进行策划,以确保: 1 满足工期、质量、安全等投标要求。 2 确保项目成本最低。 3 技术方案的可行性和先进性。 投标机构应制订相应的控制措施确保估价准确,并制订可替代方案,以供投标决策。 决定最终报价前,企业必须组织进行项目成本分析。 企业应通过了解各方面信息,制订报价策略和技巧,以决定最终报价。 决定最终报价的依据应包括: 1 评标规则与方法。 33 2 与招标人有关的信息。 3 竞争对手的有关情报。 4 项目成本分析的结果。 5 未来市场行情的分析。 6 投标的策略与技巧。 项目投标的最终报价不应低于项目成本价。 如因企业战略需要低于成本价报价时,应对战略实现的风险进行分析和评价,并制订相应的对策。 最终报价应由企业最高管理者决定。 投标机构应制订相应的措施,确保整个投标文件编制的准确性与完整性。 投标文件递送前,企业应对投标文件组织 评审并进行风险分析,评审应形成记录。 必要时应对投标文件和报价进行调整。 企业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对投标文件的递送进行控制,确保投标文件完整及时地递送达指定机构。 投标过程中,企业和投标机构应制订相应的措施,对沟通和信息进行管理,以确保沟通的有效实现和信息得到有效控制。 沟通和信息管理应贯穿整个投标过程。 投标的后续跟进 企业应做好投标的后续跟进,这些应包括: 1 评标与开标。 2 答疑。 无论项目是否中标,企业应及时进行投标后评价,收集整理相 34 关资料,总结经验,吸取教训。 项目中标后,企业应及时组织进行合同谈判等后续工作。 35 8 项目设计管理 一般规定 企业应建立项目设计管理体系,并有效运行,确保项目设计满足规定的要求。 项目设计应: 1 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 2 满足项目技术性能和质量标准要求,并与初步设计文件相符合。 3 满足工程的可施工性、可操作性以及可维修性要求。 4 体现生态、环保、节能等社会要求。 项目设计可由企业自行负责实施,也可按规定进行委托设计。 当企业需要委托设计时,企业应对委托设计制订相应的管理程序,形成文件,并确保: 1 委托设计行为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和业主要求。 2 受委托方提供的设计产品或服务应满足规定的要求。 项目设计管理应包括以下阶段: 1 进行设计策划并制订设计计划。 2 设计实施。 3 设计控制。 4 设计收尾。 工程总承包项目的设计应执行《建设项目工程总承包管理规范》 36 ( GB/T503582020)有关规定。 设计计划 设计实施前,企业应及时组建设计组,确定设计负责 人,并授权组织实施设计。 必要时,设计组可由多个设计小组组成。 设计开始前,设计组应对整个设计活动进行策划,制订相应的设计计划,以控制和管理设计过程。 组建设计组时,企业应: 1 根据企业及项目实际情况组建。 2 确保有关人员具备相应的能力。 3 规定设计人员职责与权限。 4 制定明确的设计工作流程。 设计计划制订的依据应包括: 1 合同文件。 2 初步设计文件及有关批准文件。 3 项目的具体特性要求。 4 国家和行业的有关规定和要求。 5 企业的有关要求。 6 其他有关生 态、节能、环保等社会要求。 设计计划的内容应包括: 1 设计依据。 2 设计范围。 37 3 设计原则和要求。 4 需要使用的标准和规范。 5 技术经济要求。 6 与采购、施工和试运行的接口关系及要求。 7 设计验收准则和标准。 8 设计进度安排以及主要控制点。 9 设计质量保证措施。 10 委托设计的安排与控制措施。 11 设计过程中的沟通安排与信息管理。 12 职业健康 安全 和环境保护等要求。 13 设计所需要的资源安排和费用估算。 14 设计任务分工与职责。 15 风险评价与应对措施。 设计计划由设计负责人组织制订,并形成文件。 设计计划应经过企业批准后方可实施,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进行调整和更新。 设计实施与控制 设计组应严格执行已经批准的设计计划,确保项目设计顺利实施。 设计实施前,设计负责人应组织有关设计人员认真研究业主提供的有关设计文件,并就初步设计图纸组织各专业进行图纸会审。 图纸会审应形成记录。 对于发现的问题应及时沟通并予解决。 38 实施设计时,设计组应通过以下活动,确保设计过程有效: 1 应对所有设计输入进行控制和评审 并保持记录,确保设计输入充分和适宜。 所有设计基础数据和资料应进行检查和验证,并经业主确认后,由设计负责人批准发表。 2 建立并有效实施设计协调程序,以确保各专业之间、各设计人员之间的接口得到有效控制。 3 建立并有效实施设计评审程序,按计划进行设计评审,并保持相应的评审记录。 4 建立并有效实施设计变更程序,按规定处理设计变更,并保持变更记录。 5 按计划对设计进行验证,确保设计输出满足输入的要求,并保持相应的验证记录。 6 按计划对设计进行确认,并保持确认记录。 只要可行,设计确认应在施工前完成。 设计组应确保设计与采购、施工等进行有序的衔接并处理好接口关系。 设计文件应当满足初步设计文件、设备材料采购、非标准设备制作和施工以及试运行的需要。 必要时,设计组应参与有关质量检验和进行可施工性分析等工作。 需要时,设计组应将采购纳入设计程序。 设计组应负责请购文件的编制、报价技术的评审和技术谈判、供货厂商图纸资料的审查和确认等工作。 设计选用的设备材料,应在设计文件中注明其型号、规格、性 39 能、数量等,其质量要求必须符合现行标准的有关规定。 工程施工前,设计组应组织进行设计 交底,说明设计意图,解释设计文件,明确设计要求等。 根据合同约定或业主要求,企业应提供试运行阶段的技术支持和服务。 设计负责人应组织检查设计计划的执行情况,分析进度偏差,制定有效措施。 设计进度的主要控制点一般应包括: 1 设计各专业间的条件关系及其进度。 2 设计完成和提交时间。 3 关键设备和材料请购文件的提交时间。 4 进度关键线路上的设计文件提交时间。 5 施工图设计完成和提交时间。 6 设计工作结束时间。 设计组应设置质量控制点,并按照规定对设计质量进行控制,并 保存相应的质量记录。 质量控制点应包括: 1 设计人员资格的管理。 2 设计策划的控制(包括组织、技术、条件接口)。 3 设计技术方案的评审。 4 设计输入的控制。 5 设计输出的控制。 6 设计文件的校审与会签。 7 设计变更的控制。 40 设计组应严格设备材料数量统计,及时提出请购文件,明确设备材料等级、规格和技术要求。 设计组应通过优化设计实现对整个项目费用的有效控制。 必要时,应: 1 明确各阶段及整个项目的限额设计目标。 2 建立限额设计控制程序并有效实施。 3 对设计变更进行控制 ,并评价其对费用和进度的影响。 设计组应对整个项目设计中的沟通和信息进行有效控制,以确保有效沟通和信息的准确、完整。 设计收尾 设计负责人应根据设计计划的安排,有效实施设计收尾。 设计收尾应包括: 1 准备有关设计验收文件。 2 实施设计验收。 3 规定收集、整理设计图纸、资料和有关记录,并组织编制项目设计文件总目录,报送企业存档。 4 编制设计完工报告,进行设计工作总结和评价,并实施持续改进。 41 9 项目 管理 策划 一般规定 项目开工前 , 企业必须就如何完成项目并实现项目管理目标 组织 进行 项目管理 策划。 企业应对如何开展项目管理策划进行规定,并有效实施。 项目管理策划应由企业授权相关职能部门负责组织进行,项目经理应参与进行项目管理策划。 一般情况下,项目管理策划应由企业项目管理办公室组织进行。 项目管理策划的结果应形成项目管理策划书。 项目经理部应根据项目管理策划书,制定相应的项目实施计划,以确保实现项目管理目标。 项目管理策划应正确使用恰当的管理工具和方法。 项目管理 策划 项目管理策划应包括: 1 确定项目 管理 目标。 2 确定项目范围和要求。 3 进行 项目工作结构分解。 4 进行项目活动排序和资源安排,并进行时间估算,制定项目进度表。 5 根据资源需求估算项目费用,确定项目成本。 6 确定达到项目质量标准的方法。 42 7 确定项目所需的人力资源并进行责任分配。 8 确定相关方的沟通需求并进行沟通安排。 9 识别并评价项目风险,确定应对方法。 10 确定项目分包和采购需求,并进行计划和安排。 项目管理策划的依据应包括: 1 合同文件、招标文件以及业主的 其它要求。 2 其它相关方的要求。 3 项目投标文件以及设计文件。 4 项目的情况与特点。 5 适用的法律、法规。 6 企业资源状况和条件 7 有价值的历史数据。 项目管理策划的成果应包括以下内容: 1 项目 管理 目标。 2 项目范围说明。 3 项目 施工组织设计。 4 项目 总体进度。 5 满足质量要求的规定。 6 资源需求与获取。 7 项目成本与费用预算。 8 项目环境、职业健康与安全管理。 9 项目沟通安排与信息管理 43 10 风险分析与对策。 11 项目变更管理。 12 管理 职责与权限规定。 项目管理策划的结果应满足: 1 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的要求。 2 合同规定的目标和要求。 3 企业以及其它相关方的要求。 将以上策划结果进行集成,形成项目管理策划书。 项目管理策划书应经过企业批准 后 方可发布实施。 项目管理策划过程中,企业应使用工作分解结构方法对项目进行工作 结构 分解,并对资源配置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