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质量管理发展史内容摘要:

管理(新日本制铁公司)。 日本著名 QM 专家石川馨提出“广义的质量”以及“因果图”,田口玄一提出“质量损失函数概念”,赤尾洋二提出 QFD 等方法,这些方法都对质量管理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在世界各国得到了广泛的推广。 美国虽然是全面质量管理理论的诞生地,但该理论真正取得成功的却是在日本,其实施特点是结合本国实际。 80 年代,面对国际竞争的不利局面,美国人反思了自 身在质量上的失误,在 DEMING 的推动下,又把质量管理置于企业管理的核心地位,并努力付诸实施,终于取得成效,到了 90 年代,美国的钢铁、汽车等质量又超过了日本。 这种经历又为全面质量管理重在实践、重在应用作了一个最好的注脚。 从 TQC 发展为 TQM( management) ,使管理的概念更全面、更人性化、更具有竞争性。 167。 4 后全面质量管理阶段 一 . ISO 9000 族标准产生的社会背景和基础 1该书自从 1951 年第一版问世以来,已经被译成许多国家的文字。 前四版的书名为《质量控制手册》 (Quality Control Handbook), 1999 年出版的第五版更改为现名 《朱兰质量手册》。 由于这本手册所具有的全面性、实用性和权威性,再加上朱兰本人在质量管理领域中的大师级地位,在半个多世纪中,这本手册一直是质量管理领域中最具有影响的出版物之一。 ISO 9000 族标准是指“由国际标准化组织(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 简称 ISO)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技术委员会( ISO/TC 176)制定的所有国际标准。 ” ISO9000 族标准产生的社会背景和基础 : ( 1)优胜劣汰的市场经济是产生 ISO 9000 族标准的社会基础。 ( 2)消除国际贸易中的质量体系注册 /认证等方面的技术壁垒,促进国际贸易顺利发展是 ISO 9000 族标准产生的经济基础,这是产生 ISO 9000 族标准的直接原因。 1973 年在海牙国际司法会议上通过了《关于产品责任适用法律公约》,之后欧洲理事会 在丹麦斯特拉斯堡缔结了《关于造成人身伤害与死亡的产品责 任欧洲公约》。 同时,为了消除非关税壁垒,经缔约国谈判通过的《技术标准守则》对商品质量检测合格评定、技术法规等方面作了详尽的规定。 由于许多国家和地方性组织相继发布了一系列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制定质量管理国际标准已成为一项迫切的需要。 为此,经理事会成员国多年酝酿, ISO 于 1979 年单独建立了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技术委员会( TC176),负责制定质量管理的国际标准。 ( 3)高科技产品的需求,是 ISO 9000 族标准产生的技术基础。 ( 4)世界各国制定与颁布的质量责任、法令、法律、法规,把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与实施作为强制性的社会要求。 这是 ISO 9000 族标准产生的法律基础。 在加拿大有 四级质量大纲标准(即 CSA299),在英国有三级质量保证体系标准(即 BS5750)等。 ( 5)各国消费者权益保护运动的广泛深入开展,成为 ISO 9000 族标准产生和发展的群众基础。 ( 6) ISO 9000 族标准来源于 40 年代的美国军工行业标准,经过半个世纪的实践,逐步发展成国家标准,最后成为国际标准,这是 ISO 9000 族标准产生和发展必不可少的实践基 础。 二 . ISO 9000 族标准的发展沿革 自 19861987 年,国际标准化组织首次发布了 ISO 9000 族标准开始,至今已经过了下列三个阶段: ( 1) 20 世纪 80 年代的 ISO 9000 族标准。 1987 年, ISO 在总结各国全面质量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制定了 ISO9000《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系列标准。 如图 21 所示: ( 2) 20 世纪 90 年代的 ISO 9000 族标准。 对第一版 ISO 9000 族标准的局部修改,并补充制定一些 ISO 10000 系列标准,对质量体系的一些要素活动做出具体的规定。 ( 3) 21 世纪的 ISO 9000 族标准。 详见表 21 和图 22。 表 21 21 世纪 ISO 9000 族标准文件结构表 ISO 标准 技术报告( ISO/TR) 小册子 核心标准 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