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管理理论与实务模拟试卷1-4(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响较大,是可以采取措施消除的。 答案: AD 注:产品质量的波动是客观存在的,并且产品质量波动具有统计规律性,异常波动对质量影响较大,是可以采取措施消除的。 24.为使控制图能够正确反映生产过程的实际情况,应注意( )。 A.合理确定取样间隔 B.合理确定子样容量 C.子样组数最好大于 25 D.剔除不明原因的异常数据 答案: ABC 25.常规控制图的横坐标一般表示( )。 A.时间 B.样本号; C.质量特征 值 D.自变量 答案: AB 29.产品的故障按其发生的规律可分为( )。 A.耗损故障; B.偶然故障; C.从属故障; D.独立故障。 答案: AB 3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产品固有可靠性是产品在设计、制 造中赋予的; B.产品使用可靠性是产品在规定条件下无故障持续时间; C.基本可靠性是产品在使用过程中表现出的一种性能能力特性; D.任务可靠性是产品在规定任务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 答案: AD 3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同一产品在不同条件下工作表现出来的可靠水平不同; B.同一产品在不同条件下工作表现出来的可靠水平相同; C.产品的可靠度是时间的非增函数;。 答案: AC 33.故障模式、影响及危害分析 (FMECA)的主要用途有( )。 A.确定产品可靠性的关键件和重要件; B.寻找单点故障和薄弱环节; C.保证故障信息的正确性和完整性; 、安全性、保障性的分析提供信息。 答案: ABD 34.可靠性增长试验目的是测定产品的可靠性水平,方法是投入若干产品进行寿命试验,可分为( ) A. 可靠性增长试验 B. 定时截尾试验 C. 恒定应力加速寿命试验 D. 定数截尾试验 答案: BD ( )及有关标准来制定 A. 产品类型 B. 产品重要程度 C. 可靠性要求 D. 相似产品的可靠性设计 答案: ABCD ( ) A. 可信性工作可以从设计、制造、或过程管理的某一阶段开始进行。 B. 可信性评审不通过不转入下一阶段 C. 可信性工作要坚持预防为主 D. 可信性工作就是要坚持一次成功的思想 答案: BCD 37.质量改进的重要性在于( )。 A.质量改进具有很高的投资收益率。 B.质量改进可以改进产品性能,延长产品的寿命周期。 C.质量改进可以将不合格减少为零。 D.质量改进通过提高产品的适用性,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 答案: ABD 38.绘制树图的 — 般步骤包括:确定具体的目的或目标;提出手段和措施;( ); 形成目标手段系统展开图;确认目标能否实现和制订实施计划。 A.把目标定量化 B.对手段措施进 行分析 C.进行评价 D.绘制手段措施卡片 答案: CD 39. PDPC 图的特征是( )。 A.全面性判断 B.掌握进展情况 C.列出非理想状态 D.进行系统预测 答案: ABC ,要同时采取措施使( ) A. 平均值接近规格的中间值 B. 减少波动 C. 增加测量 D. 停产整顿 答案: AB ( ) A. 确 认最主要原因并说明理由 B. 设定目标值根据充分 C. 应与国家科研计划挂钩 D. 制定改进计划和期限 答案: ABD ,正确的有( ) A. 网络图只能有一个起始节点和一个终止节点 B. 网络图每一项作业有自己的节点编号,相同工作编号相同。 C. 网络图中不能出现闭环。 D. 相邻两个节点之间可以有多项作业 答案: AC 43. PDCA 循环是指( ) A. 重复的循环 B. 完整的循环 C. 大中套小的循环 D. 逐步上升的循环 答案: BCD 44.质量管理小组的评审重心应放在 A.先进性 B.真实性 C、超前性 D、有效性 答案: BD 45.缺陷是指( )可能出现缺陷之处的数量。 A.产品 C. 管理 D.过程的输出 E.过程的输入 答案: ABD : ( 1)某企业组织发现近来顾客抱怨退货问题很多,同时存货短缺,交货拖延,用排列图找出主要问题后加以解决,该排列图应是( ) 答案: A (2)某质量改进小组画出的排列图“其他”项百分比很大,其原因是( ) +C 答案: B 质量管理理论与实务模拟试卷 3 一、 单项选择: 抛三枚硬币,记 A=“恰有一个正面出现”则 P(A)=( ) A、 P(A)=1/3 B、 P(A)=1/6 C、 P(A)=3/8 D、 P(A)=1/8 答案: C 解析:样本点共有 23= 8,其中恰有一个正面出现的样本点为 3 个,故为 3/8 2.一批产品,批量很大,其不合格品率为。 从中随机抽取三件,记 A=“其中的不合格品数不超过 1 件”,则 P(A)( ), A. P(A)= B. P(A)= C. P(A)= D. 以上都不对 答案: A A.超过标准; B.不超过标准; C.不能确定。 附: t0. 95(15)=; t0. 975(15)=; to. 95(14)= 答案: B 解析: t=4**/=,故不超过标准。 1在某正交试验中,有三因子三水平的试验,假定因子间无交互作用,则应选 择的正交表是 ( )。 A. L16(215); B. L4(23); C. L16 (45); D. L9 (34). 答案: D 解析:对于三水平的试验可以选择括号中底为 3 的数,看给定的正交表能否满足要求。 14.在无交互作用的正交试验中,对试验结果进行方差分 析时,下列结论成立的有 ( )。 A.因子 A 的自由度 fA=水平数 — 1; B.总偏差平方和的自由度 fT=试验次数; C.误差偏差平方和的自由度 fe=fTfA; D.因子 B 的自由度 fB=水平数。 答案: A 解析:见教材 99 页,一个因子的自由度是其水平数 1,总平方和的自由度是试验次数 1,误差平方和是正交表上空白列的平方和相加。 15.设有四因子 A、 B、 C、 D,各有两个水平,且考察 AXB、 AXC,采用正交表 L8(27),则其表头设计的合理的顺序可为 ( )。 A. A、 B、 C、 D、 A XB、 A XC:; B. A、 B、 A XB、 C、 D、 A XC; C. A、 B、 A XB、 C、 A X C、 D; D. A、 B、 C、 AXB、 A X C、 D。 答案: C 解析:见教材 102 页表 16.有一个 B 类不合格,不含有 A 类不合格,但含有 C 类不合格,则该单位产品是 ( ), A. B 类不合格品; B. A 类不合格品; C. C 类不合格品; D.以上都不可能。 答案: A 解析:因为它含有 B 类不合格,不含有 A 类不合格,因此是 B 类不合格。 1在计数标准型抽样方案中, p0、 pl 的确定原则为 ( ) A.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 B.由供货方确定; C.由使用方确定; A. Pl/ Po 的值过大或过小。 答案: A 解析:决定 p0、 pl 时,要综合考虑生产能力、制造成本、产品不合格对顾客的损失、质量要求、检验费用等因素,由供需双方协商决定。 1在 GB/ 的检验水平中,判别能力最强的是( )。 A 特殊检验水平 S1 B 特殊检验水平 S4 C 一般检验水平 Ⅰ D 一般检验水平 Ⅲ 答案: D 解析:一般检验水平 Ⅲ检验的样本比例最高。 19 计数调整型加严检验设计的主要目的是 ( )。 答案: B 1000 件的某产品,采用 AQL=( %)、检验水平为 Ⅱ的一次正常检验,若 15 批产品样本中的不合格品数依次为: 1, 2, 1, 1, 2, 1, 1, 1, 0, 1, 1, 0, 1, 0, 1,则从下批开始 ( )。 A. 仍为一次正常检验 B. 转为一次 加严检验 C. 转为一次 放宽检验 D. 转为 停止检验 答案: C 解析:查表可知为正常抽样方案为( 80, 2),一次正常抽样 15 批全部被接收,但其中第2 和 5 批 AQL 加严一级未被接收,因此每批的转移得分为 3, 0, 3, 6, 0, 3, 6, 9, 12, 15, 18,21, 24, 27, 30,下一批可使用一次放宽抽样。 解析: r=0 时称两个变量之间线性不相关。 9.设单因子试验的方差分析表为 二、多项选择: 1.设某试验的样本空间共有 25 个等可能的样本点,其中事件 A 含。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