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25自动车床挡杆摆动上摇臂加工工艺与钻夹具设计_毕业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孔左端面垂直的平面、φ 36mm 圆柱的两端面(留余量1mm)、粗铰φ 的孔至φ 、粗铰φ 至φ。 ( 2) 半精加工阶段 半精加工阶段完成φ 36mm 圆柱的两端面(留余量 )。 ( 3)精加工阶段 精加工阶段包括 精铣φ 36mm 圆柱的两端面 ,使表面粗糙度达 和精 铰φ 达到φ 8H7(+ 0)mm,表面粗糙度达 ,公差等级 H7 及精铰φ 达到φ 15H7(+ 0)mm,表面粗糙度达 ,公差等级 H7。 ( 4)辅助加工阶段 辅助加工阶段包括手工攻上面所有螺纹。 摇臂的要加工表面比较多,为了保证各加工面精度,采用“工序集中”的原则。 这样做不仅可以减少辅助时间而且有利于保证加工精度。 加工顺序的安排 制订工艺路线的出发点,应当是使零件的几何形状,尺寸精度及位置精度等技术要求得到合理的保证。 在生产纲领为中批生产的条件下,可以考虑采用万能性机床配以专用夹具来提高生产效率。 除此以外,还应 当考虑经济效率,以便使生产成本尽量下降。 工序一:铸造 工序二:时效 工序三:第一次装夹粗铣最左端φ 10mm 圆台的端面和φ 10mm 孔左端面 第二次装夹粗铣前端φ 10mm 圆台的端面和φ 36mm 圆柱前端面留余量 1mm 某某学院毕业设计 CM25 自动车床 挡杆摆动上摇臂工艺与钻夹具设计 13 13 第三次装夹粗铣φ 18mm 圆柱的底平面 第四次装夹粗铣φ 36mm 圆柱的后端面留余量 1mm 第五次装夹粗铣与φ 10mm 孔左端面垂直的面 工序四:半精铣φ 36mm 圆柱的两端面留余量 (两次装夹) 工序五:精铣φ 36mm 圆柱的两端面 ,使表面粗糙度达 (两次装夹) 工序六:多次装夹: 钻φ 和φ 5mmX2 的孔 钻φ 和φ 14mm 的孔 钻φ 的螺纹底孔 工序七:扩φ 14mm 的孔至φ 工序八: 粗铰φ 的孔至φ 粗铰φ 至φ 工序九: 精铰φ 达到φ 8H7(+ 0)mm,表面粗糙度达 ,公差等级 H7 精铰φ 达到φ 15H7(+ 0)mm,表面粗糙度达 ,公差等级 H7 工序十: φ 的键槽铣刀铣φ 的孔深 φ 10mm 的键槽铣刀铣φ 10mm 的孔深 工序十一:铣宽为 的深槽 工序十二:攻 M6, , 3XM5 的螺纹 工序十三:去毛刺 工序十三:检验 加工余量及工序尺寸的公差。 表一 φ 10mmX2 圆台的端面 工序名称 工序余量 工序尺寸 公差等级 尺寸公差 粗铣 3 毛坯 3 表二 φ 18mm 圆柱的底平面 某某学院毕业设计 CM25 自动车床 挡杆摆动上摇臂工艺与钻夹具设计 14 14 工序 名称 工序余量 工序尺寸 公差等级 尺寸公差 粗铣 3 毛坯 3 表三 φ 10mm 孔的左端面和与φ 10mm 孔左端面垂直的平面 工序名称 工序余量 工序尺寸 公差等级 尺寸公差 粗铣 3 毛坯 3 表四 φ 36mm 圆柱的两端面 工序名称 工序余量 工序尺寸 公差等级 尺寸公差 精铣 17 半精铣 粗铣 2 19 毛坯 3 23 表五 3XM5 的螺纹 工序名称 工序余量 工序尺寸 公差等级 尺寸公差 钻 Φ IT11 Φ 毛坯 表六 2XM6 的螺纹 工序名称 工序余量 工序尺寸 公差等级 尺寸公差 钻 Φ 5 IT11 Φ 5+ 毛坯 表七 Ф 8mm 的孔 工序名称 工序余量 工序尺寸 公差等级 尺寸公差 精铰 Φ 8 IT11 Φ 8 粗铰 Φ IT11 Φ 钻 Φ IT11 Φ 毛坯 表八 Ф 15mm 的孔 工序名称 工序余量 工序尺寸 公差等级 尺寸公差 精铰 Φ 15 IT12 Φ 15 某某学院毕业设计 CM25 自动车床 挡杆摆动上摇臂工艺与钻夹具设计 15 15 粗铰 Φ IT12 Φ 扩 Φ IT12 Φ 钻 Φ 14 IT12 Φ 14 毛坯 表九 宽 的键槽 工序名称 工序余量 工序尺寸 公差等级 尺寸公差 粗铣 毛坯 . 6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 工序三 :第一次装夹粗铣最左端φ 10mm 圆台的端面和φ 10mm 孔左端面 第二次装夹粗铣前端φ 10mm 圆台的端面和φ 36mm 圆柱前端面留余量 1mm 第三次装夹粗铣φ 18mm 圆柱的底平面 第四次装夹粗铣φ 36mm 圆柱的后端面留余量 1mm 第五次装夹粗铣与φ 10mm 孔左端面垂直的面 本工序采用计算法确定切削用量,具体分析如下: 加工条件 工件材料: HT250 人工时效热处理,铸件。 加工要求:第一次装夹粗铣最左端φ 10mm 圆台的端面和φ 10mm 孔左端面 第二次装夹粗铣前端φ 10mm 圆台的端面和φ 36mm 圆柱前端面留余量 1mm 第三次装 夹粗铣φ 18mm 圆柱的底平面 第四次装夹粗铣φ 36mm 圆柱的后端面留余量 1mm 第五次装夹粗铣与φ 10mm 孔左端面垂直的面 某某学院毕业设计 CM25 自动车床 挡杆摆动上摇臂工艺与钻夹具设计 16 16 加工设备: X6030 铣床 刀具: 选用高速钢直柄立铣刀。 外径 16mm,齿数 3 齿。 计算切削用量: 切削深度 a p= 每齿进给量 Vf:查 参考文献 1 表 10210 得 Vf=铣削速度Ⅴ c:查 参考文献 6表 221 得Ⅴ c=22m/min 机床主轴转速 n: 1 0 0 0 1 0 0 0 2 2 / m in 4 3 7 . 9 / m in3 . 1 4 1 6V r rDw 选用 x6030 卧式铣床,根据 参考文献 2表 39,取 Nw=600。 故实际切削速度为 3 . 1 4 1 6 6 0 0 / m in 3 0 . 1 / m in1 0 0 0 1 0 0 0D w N wU m m 当 Nw=600 时,工作台的每分钟进给量 Fm 应为0 .5 3 6 0 0 / m in 9 0 0 / m inF m F z Z N w m m m m 查 参考文献表 ,得 Fm=950 mm/min,故选工作台的进给量为 950mm/min。 切削工时:由于是粗铣,故整个铣刀刀盘不必铣过整个工件。 利用作图法,可得铣刀的行程 L1=24,机动工时为 1 2 41 m in 0 . 0 2 7 m in900LT Fm 铣刀的行程 L2=82,机动工时为 2 8 22 m in 0 .1 m in900LT Fm 铣刀的行程 L3=18,机动工时为 3 1 83 m in 0 . 0 2 m in900LT Fm 铣刀的行程 L4=68,机动工时为 4 6 84 m in 0 . 0 7 5 m in900LT Fm 铣刀的行程 L5=14,机动工时为 5 1 45 m in 0 . 0 2 m in900LT Fm 工序四 :半精铣φ 36mm 圆柱的两端面留余量 (两次装夹) 本工序采用计算法确定切削用量,具体分析如下: 加工条件 工件材料: HT250 人工时效热处理,铸件。 加工要求:半精铣φ 36mm 圆柱的两端面留余量 (两次装夹) 加工设备: X6030 铣床 刀具: 选用高速钢直柄立铣刀。 外径 16mm,齿数 3齿。 某某学院毕业设计 CM25 自动车床 挡杆摆动上摇臂工艺与钻夹具设计 17 17 计算切削用量: 切削深度 a p= 每齿进给量 Vf:查 参考文献 1 表 10210 得 Vf=铣削速度Ⅴ c:查 参考文献 6表 221 得Ⅴ c=18m/min 机床主轴转速 n: m i n/ i n/ 1810001000 rrDw V 选用 x6030卧式铣床,根据 参考文献 2 表 39,取 Nw=190 r/ min。 故实际切削速度为 3 . 1 4 3 6 1 9 0 / m in 2 1 . 5 / m in1 0 0 0 1 0 0 0D w N wU m m 当 Nw=190 时,工作台的每分钟进给量 Fm 应为 0 . 3 3 1 9 0 / m i n 1 7 1 / m i nF m F z Z N w m m m m 查 参考文献 6表 39,得 Fm=190 mm/min,故选工作台的进给量为 190mm/min。 切削工时:由于是粗铣,故整个铣刀刀盘不必铣过整个工件。 利用作图法,可得铣刀的行程 L=68,机动工时为 68 m in 0 .3 6 m in190LT Fm 工序五: 精铣φ 36mm 圆柱的两端面 ,使表面粗糙度达 (两次装夹) 本工序采用计算法确定切削用量,具 体分析如下: 加工条件 工件材料: HT250 人工时效热处理,铸件。 加工要求:精铣φ 36mm 圆柱的两端面 ,使表面粗糙度达 (两次装夹) 加工设备: X6030 铣床 刀具: 选用高速钢直柄立铣刀。 外径 16mm,齿数 3齿。 计算切削用量: 切削深度 a p=,可一次切除 每齿进给量 Vf:查 参考文献 1 表 10210 得 Vf=铣削速度Ⅴ c:查 参考文献 6表 221 得Ⅴ c=14m/min 机床主轴转速 n: 某某学院毕业设计 CM25 自动车床 挡杆摆动上摇臂工艺与钻夹具设计 18 18 m in/ 2 141 0 0 01 0 0 0 rDw V 选用 x6030卧式铣床,根据 参考文献 2 表 39,取 Nw=150 r/ min。 故实际切削速度为 3 . 1 4 3 6 1 5 0 / m in 1 6 . 9 6 / m in1 0 0 0 1 0 0 0D w N wV m m 当 Nw=150 时,工作台的每分钟进给量 Fm 应为 0 . 2 3 1 5 0 / m i n 9 0 / m。cm25自动车床挡杆摆动上摇臂加工工艺与钻夹具设计_毕业设计(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形成了第四层;在氧化层上增加多晶硅栅,这就形成了第五层;最后把接触孔打在 MOS 管各级上,通过金属,使 MOS 管能和其他电路器件相连接,这就形成了第六层。 而在 MOS 管的每一层的制作中又包含若干个步骤。 实际上,除了这里提到的这六层外,为了保证制作的可靠性还会适当加入其他物质层。 一个电 路的制作需要使用多项工艺,执行许多个步骤。 这里我们只要知道集成电路是分层制造,器件具有多层的结构。
495 Lf H 由表格可以清楚地看出,加入电压串联负反馈后输入电阻增大,输出电阻减小,电压增益显著减小,而通频带变宽。 2) 电压增益显著减小的原因分析 由模电中所学知识可知,1f fAA AK ,其中, fA 是负反馈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 EDA 设计(Ⅰ)实验报告 第 27 页 共 50 页 A 是电路断开反馈时的放大倍数, fK 是反馈网络的反馈系数。 所以,当 11fK,就 有
填充料。 整圆一般距地 米处的柱身需用砼灌实。 距地 米以上部分一般不灌填充料。 整圆灌实时,柱身外部用直径为 8 ㎜铁丝缠绕箍紧,按 1 米/ 3 小时进行灌实。 圆柱接缝处理:为了防止接缝处经过时间的延长产生细微裂缝影响整体美观, 修补拼 缝 采用丙乳、短纤维丝、胶水、水泥及微量膨胀剂等材 料按照适量比例调制而成,然后在缝口表面注胶,防止因热胀冷缩引起开裂。 栏杆的安装。 清理基层
,适合于加工自动化领域的应用。 FMS 意为现场信息规范,PROFIBUSFMS 适用于纺织、楼宇自动化、可编程控制器、低压开关等。 而 PA 型则是用于过程自动化的总线类型,它遵从 IEC11582 标准。 该项技术是以西门子公司为主的十几家德国公司、研究所共同推出的。 它采用了 OSI 模型的物理层、数据链路层。 FMS还采用了应用层。 传输速率为 ~ 12Mbps,最大传输距离在
孔、半精镗 φ 36+ 0 的内孔 图 CA6140 车床法兰盘加工工艺规程及夹具设计 7 粗镗φ 、φ 62 、φ 6及 的槽、φ 58 的内孔、半精镗φ 6φ 62 及 的槽、车出 的螺纹 粗铣长度为 54的左端面和长度为 的两平面 图 图 工序图 CA6140 车床法兰盘加工工艺规程及夹具设计 8 钻 3φ 11 的孔 、 扩 3φ 的孔 钻出φ 18 和φ 4的孔 图 图
速度和工作精度 ,彻底解决了主轴高速运转时皮带和带轮等传动的振动和噪声问题。 采用电主轴结构可使主轴转速达到 10000r/min以上。 直线电机驱动速度高,车辆与动力工程学院课程设计说明书 5 加减速特性好,有优越的响应特性和跟随精度。 用直线电机作伺服驱动,省去了滚珠丝杠这一中间传动环节,消除了传动间隙 (包括反向间隙 ),运动惯量小,系统刚性好,在高速下能精密定位,从而极大地提高了伺服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