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恒流源的设计与制作本科毕业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拓扑。 该 5 拓扑不仅实现了蓄电池功率变换的要求,同时对放电电流和充电电流进行了恒流控制。 蓄电池放电时采用降压型电路拓扑,可使负载端电流迅速增大,有很快的动态响应,从而满足低压大电流用电设备的要求。 同时,在对蓄电池进行恒流充电时,通过软件编程,实现蓄电池的浮充功能,从而延长蓄电池的使用寿命。 另外,提出了对 双向恒流源电路的全数字控制方案。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恒流源已经广泛的应用在各个领域。 目前市面上较成熟的恒流源输出要么在 mA 量级要么在百安培量级,不能满足所有输出段位的要求。 许多输出电流不是很大、要求稳定度和输出精度较高的恒流源还是由使用者自行研制的。 恒流源在现代工农业及科研生产的应用中正朝着体积小、精度高、稳定性好、使用灵活的方向发展。 基于功率运算放大器的恒流源在理论上具有体积小、精度高、稳定性好、可扩展等优点,输出电流范围在安培量级适用于小型电动机、线圈等的驱动。 但还需要通过实验作进一步深入的研究,这 对于恒流源的发展具有相当现实的意义。 2 系统设计 设计要求 题目要求 (1)输出电流范围: 2002020mA (2)可设置并显示输出电流给定值,要求输出电流与给定值偏差的绝对值≤ 给定值的1%+10mA (3)具有“ +” “ ”步进调整功能,步进≤ 10mA (4)改变负载电阻,输出电压在 10v 以内变化时,要求输出电流变化的绝对值≤ 输出电流值的 1%+10mA (5)纹波电流≤ 2mA (6)自制电源 总体设计方案 设计思路 本文论述了以 AT89C52 单片机为控制核心,实 现数控直流电流源功能的方案。 设计采用 MOSFET 和精密运算放大器构成恒流源的主体,配以高精度采样电阻及 8 位 D/A、 A/D转换器,完成了单片机对输出电流的实时检测和实时控制,实现了 0mA~ 2020mA 范围内步进小于 10mA 恒定电流输出的功能,具有较高的精度与稳定性。 人机接口采用步进按钮及 LCD 液晶显示器,控制界面直观、简洁,具有良好的人机交互性能。 方案论证与比较 方案一:采用开关电源的恒流源 6 采用开关电源的恒流源电路如图 所示。 当电源电压降低或负载电阻 Rl 降低时,采样电阻 RS 上的电压也将减少 ,则 SG3524 的 1 13 管脚输出方波的占空比增大,从而BG1 导通时间变长,使电压 U0回升到原来的稳定值。 BG1 关断后,储能元件 L E EE4 保证负载上的电压不变。 当输入电源电压增大或负载电阻值增大引起 U0 增大时,原理与前类似,电路通过反馈系统使 U0下降到原来的稳定值,从而达到稳定负载电流 Il的目的。 图 采用 开关电源的恒流源 优点:开关电源的功率器件工作在开关状态,功率损耗小,效率高。 与之相配套的散热器体积大大减小,同时脉冲变压器体积比工频变压器小了很多。 因此采用开关电源的恒流源具有效率高、体积小、重量轻等优点。 缺点:开关电源的控制电路结构复杂,输出纹波较大,在有限的时间内实现比较困难。 方案二: 采用集成稳压器构成的开关恒流源 系统电路构成如图 所示。 MC7805 为三端固定式集成稳压器,调节 wR ,可以改变电流的大小,其输出电流为: O U T W(U /R )+ IqLI ,式中 qI 为 MC7805 的静态电流,小于 10mA。 当 wR 较小即输出电流较大时,可以忽略 qI ,当负载电阻 LR 变化时, MC7805 改变自身压差来维持通过负载的电流不变。 7 图 采用集成稳压器件的恒流源电路 优点:该方案结构简单,可靠性高 缺点:无法实现数控。 方案三: 单片机控制电流源 该方案恒流源电路由 N 沟道的 MOSFET、高精度运算放大器、采样电阻等组成,其电路原理图如图 所示。 利用器件 MOSFET 的恒流特性,再加上电流反馈电路,使得该电路的精度很高。 2+3476U7GNDOUT1+12122+3476U5OP07+12121KR3C2B3E1Q1NPNQ2R4GND10KR512J2SHUCHU+24VIN+2+3476U6OP07+12121KR11C2B3E1Q3NPNQ4R12GND 图 恒流源电路 8 该电流源电路可以结合单片机构成数控电流源。 通过按键预置电流值,单片机输出相应的数字信号给 D/A 转换器, D/A 转换器输出的模拟信号送到运算放大器,控制 主电路电流大小。 实际输出的电流再通过采样电阻采样变成电压信号, A/D 转换后将信号反馈到单片机中。 单片机将反馈信号与预置值比较,根据两者间的差值调整输出信号大小。 这样就形成了反馈调节,提高输出电流的精度。 本方案可实现题目要求,当负载在一定范围内变化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而且精度较高。 基于上述方案比较和题目的要求,采用了方案三。 系统组成 根据题目要求和上述论证,确定的系统框图如图 : 图 系统框图 3 单元电路设计 单片机控制电路 本系统采用 AT89C52 单片机 ,是美国 ATMEL 公司生产的低电压,高性能 CMOS 8 位单片机,片内含 8K bytes 的可反复擦写的 Flash 只读程序存储器和 256bytes 的随机数据存储器( RAM),器件采用 ATMEL 公司的高密度,非易失性存储技术生产,与标准 MCS51 指令系统及 8052 产品引脚兼容。 功能强大的 AT89C52 单片机适合于多较为复杂控制应用场合。 如下图 所示: 电流采样 采样电阻 恒流源电路 ADC0804 DAC0832 AT89C52 单片机 液晶显示 按钮 9 P101P112P123P134P145P156P167P178REST9P30/RXD10P31/TXD11P32INT012P33INT113P34/T014P35/T115P36WR16P37RD17XTAL218XTAL119GND20P2021P2122P2223P2324P2425P2526P2627P272829303131P0732P0633P0534P0435P0336P0237P0138P0039VCC40U152 单片机012345678U2shanglaC1C2C312Y1GNDGNDR1R2VCCGNDS1SWPBVCCVCCP32P20P21P22P23P24P25P26P27P10P11P12P13P14P15P16P17P34P33P00P01P02P03P04P05P06P07key1key2key3P30P31 图 单片机控制电路 A/D 接口电路 A/D 转换采用 BB 公司的 ADC0804 构成的转换电路。 ADC0804 为一只具有 20 引脚 8 位CMOS 连续近似的 A/D 转换器, 其规格如下: 高阻抗状态输出。 分辨率: 8 位 (0~ 255)。 存取时间: 135 ms。 转换时间: 100 ms。 总误差: 1~ +1。 工作温度: ADC0804C 为 0度~70度 ,ADC0804L 为 40 度~ 85 度。 模拟输入电压范围: 0V~ 5V。 参考电压:。 工作电压: 5V。 输出为三态结构。 ADC0804 转换器将采样电阻上的电压转换成数字信号反馈给单片机,单片机将此反馈信号与预置值比较,根据两者间的差值调整输出信号大小。 这样就形成了反馈调节,提高输出电流的精度。 同时, A/D 采样回来的电流经过单片机处理传送到 LCD,可以显示当前的实际电流值 ,转换电路如图 : CSRDWRCLKINTRVIN(+)VIN()AGNDVref/2DGND DB7DB6DB5DB4DB3DB2DB1DB0CLKRVCCADC0804U4ADC0804P34P33R7C4GNDGNDVIN+R8 R9VCCVCCP10P11P12P13P14P15P16P17GND 图 A/D 转换电路 10 D/A 接口电路 D/A 转换采用 8 位分辨率的 DAC0832 构成转换电路。 DAC0832 与微处理器完全兼容。 D/A 转换电路主要负责把单片机输出的控制信号送给高精度运算放大 器,控制电流源输出电流大小,具体电路如图 所示: CSWR1GNDD13D12D11D10VrefRfbGND OUT1OUT2D17D16D15D14XFERWR2ILEVCCU3DAC0832VCCGNDP32GNDGND5P20P21P22P23P24P25P26P27GNDOUT1 图 D/A 接口电路 设 D/A 转换器的参考电压为 REFV ,按钮输入数字量为 D, D/A转换输出的模拟电压为 256DOUT REFVV 选择参考电压 REFV =5V,采样电阻 SR 5。 当输入数字量加 1,模拟增加量 V =1/256 5000 mV=20mV 则输出电流变化 IV / SR =20/5=4mA。 即 D/A 转换器数字输入量每增加数值 1,恒流源输出电流增加 4mA。 因此为实现步进功能,每按一次步进 +键,单片机送给 D/A 转换器的输入数字量 D 加 2,从而输出电流加 8mA,实现了电流步进 8mA的要求。 步进减 8mA 同理。 当键盘设置输出电流大小为 I 时,单片机送给 D/A 转换器的数字量为 2 I,使得电流源电路输出电流为 I。 然而这只是理想情况,实际电路由于种种原因,实际输出电流不会完全等于理论计算值,此时电流反馈控制起了关键作用。 单片机通过分析 A/D 转换的数值,得到电路实际输出的电流大小,对 D/A 转换器的给定数字量进行调整,使得输出电流大小更精确。 恒流源电路 恒流源电路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主要由高精度运算放大器, MOSFET,采样电阻等组成,其电路原理图如图 所示: 11 2+3476U7GNDOUT1+12122+3476U5OP07+12121KR3C2B3E1Q1NPNQ2R4GND10KR512J2SHUCHU+24VIN+2+3476U6OP07+12121KR11C2B3E1Q3NPNQ4R12GND 图 恒流源电路 根据运放特性可得: S inVV MOSFET 的电流 : DsII /s s sI V R /OUT D s sI I V R D/A 转换器输出的控制电压加在运算放大器正输入端,控制负载中流过的电流。 采样电阻将输出电 流转换为电压信号,供 A/D 转换用。 设计中 A/D、 D/A 转换器的参考电压都为 5V,电路中流过的电流最大值为 2020mA,因此正常情况下电阻阻值应为 5000mV/2020mA=。 考虑到系。数控恒流源的设计与制作本科毕业设计(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下, ,材料 45, 40cr,球墨铸铁等; 初步估计组成部分 ; ; c 头架; d 尾架; e 砂轮架; f 修整器; g 测量装置; h 砂轮进给电机; I 修整器进给电机; j 电器框; k 工作台进给电机; l 工件旋转电机; m 润滑冷却装置; n 数控装置; 总体布局初步设计 型床身; ; 10176。 的型面; 30176。 角; ; (金刚石滚轮),采用 MARPPOS
态特性。 沈阳工业学院史安娜等对卧式加工中心主轴部件的动静态特性 进行 分析 , 主要讨论了轴承预紧力和前后 支 刚度对主轴固有频率的影响。 宁夏大学刘晶对某型数控机床 , 建立了它的主轴组件的有限元动力学模型 , 并对主轴单元的动态特性进行了计算分析。 福州大学施孟贵应用传递矩阵法原理编制程序 , 对车床的主轴部件动态特性参数进行分析计算。 本 论 文的研究内容 论文重点研究主轴的三维建模
合机床时,仅记入关联性故障,但非关联性故障应该记录在案以便于分析和判断。 (3)关联性故障的判断 a 修复后累计工作不足 24小时 ,发生同一关联故障 ,只记入 1次 b 不是同一因素引起却是同时发生的关联性 ,应该如数记入。 如果是同一因素引起的 ,则只计一次 c 必须通过更换元器件、零部件或附属设备才能排除的故障 d 有寿命要求的损耗件在其寿命期内发生的故障 e
级变速器的相关数据和主轴所需要的相关数据,无级变速器提供的转矩已经可以达到主轴要求的转矩,同时转速也能达到要求。 故在接下来设计的齿轮组中,主要达到的目的为将电动机的转动传递给主轴使主轴完成转动,并不影响轴向的进给运动。 对于齿轮组的设计就是要完成传动。 为了设计需要,可以仅设计一组齿轮即可。 又因为转矩完全达到要求,转矩要求 的差又不是太大,从对主轴箱结构设计入手(对主轴箱的总体布局和结构合理
axy=计算结果: fmaxz=5000 步/ s ⑥ 步进电机的选择 步进电机最大静转矩 Jmax: 纵向最大静转矩 Jmaxy= kgfcm 由 Jmax 和 fmax选取纵向均为 110BF003 110BF003:步距角 / ,最大静转矩( ) 800 ,最高空载启动频率( step/s) 1500,运行频率( step/s) 7000,相数 3,电压( V)80,相电流( A) 6。
圆点,摆线螺旋曲面上 K> 0, 所有点为椭圆点。 因此仅需要根据曲面的凹向最小主曲率半径选择刀具参数,防止走刀步长内的干涉;而根据凸向的最小主曲率半径确定切削行距 等参数,在保证加工精度的前提下,以获得最高的加工效率。 为此, 设各个不同曲面的最大主曲率为 1jK ,最小主曲率为 2jK ,得出整个螺旋曲面上的最大主曲率 K1和最小主曲率 K2,因此可得: 1122m a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