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组织毕业设计毕业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第 13 页 板配筋均为 8@150 双层双向。 纵 向 : + 2+2 += 数量 : 247。 =45 取 46 横 向 : + 2+2 += 数量 : 247。 =46 取 47 顶层柱钢筋下料 顶层柱 19~ 27 轴 , ~ 标高柱平面配筋图 ⑴ KZ12 300 400 8 16 12@100 ①纵筋:外侧 . l = +1+18 = 内侧 . l = ++18 = 箍筋: n 2( 30035 2) +2( 40035 2) +150= 加密: n 247。 = 取 23根 顶层梁钢筋下料 顶层 19~ 27轴局部屋面粱平面配筋图 南京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计算说明书 第 14 页 ⑴ WKL(2)200 400 8@100/200(2) 3 14 2 14 ①顶部贯通筋 l = 2+++ 2( ) ( ) + 4 = 3根 ②底部贯通筋 2 12 2 16 l = 4++( ) ( ) + = 各 2 根 ③箍筋 φ 8 n 2( 2002 35) +2( 4002 35) +120= 顶层板钢筋下料 顶层平面板: h=120 8@150 双向排列 Ll==420 纵 向 l =+ 2+2 += 数量 : n 247。 =26 根 取 27 根 横 向 l =3+ 2+2 += 数量 : n 247。 =18 根 取 19根 楼梯 选取 1楼梯计算: 南京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计算说明书 第 15 页 1楼梯为 AT 型(一跑楼梯,梯板厚 h=90mm) 梯板的保护层厚 c=20mm,锚固长度 36ald ○ 1梯板下部纵筋: 22( 8 ) 2080 2 m a x( 5 , )2436 2 9026161250 100 2 20 1 10125l d hmmn           根 ○ 2梯板支座上部纵筋: 15dla 243 6 243 6 208 0 36 8 50 947208 0 4 208 0 410n all l m mn         根 ○ 3楼梯板分部钢筋 : 125 0 100 2 20 111 0243 6 2 20( 1 ) 2 50100l m mn        根 南京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计算说明书 第 16 页 第四章 模板工程 本工程要求达到优质工程,模板工程质量直接影响主体结构表观质量。 为保证混凝土结构的表面平整度、垂直度、混凝土浇捣不漏浆,确保工程质量,本工程模板系统决定采用九夹板木模系统,支撑及加固系统采用Φ 48* 钢管扣件式排架,还应在墙模外侧间距 米设置剪刀斜撑,将墙模与满堂脚手架连成一个整体系统。 木模板现场加工,现场拼接安装。 支撑加固系统均现场装拆。 现场备齐三 层以上的用料,以利于循环周转使用。 本工程模板隔离剂采用水质类脱模剂,成分及配合比为石花菜 :工业皂 :滑石粉 :水 =1:38:85:适量,模板每一层使用后均应该清理干净,涂抹脱模剂后再使用。 本工程模板采用九层板,柱梁模板、楼板模板采用规格 915 1830。 支撑采用钢管排架系统(钢管、扣件租赁)。 墙板采用Φ 12螺杆,具体做法要求如下: 1. 柱:模板采用九层板,背楞 5 10木方,间距 150200,采用钢管扣件固定,间距 400600, 米以上柱中间加直径 14 对拉螺栓加固。 2. 楼板模板:采用脚手钢管排架,地下室纵、横 间距 1000,楼层纵、横间距 1000~1200, 50 100楞木间距 400, 15厚九层板。 ,然后拆除其他部分的模板及其支架;例如,先拆非承重的侧模,然后再拆承重的水平方向的模板等。 在拆除模板过程中,如发现混凝土出现异常现象,可能影响混凝土结构的安全和质量等问题时,应立即停止拆摸并经处理认证后,方可继续拆摸。 3. 冬期施工时,模板与保温层应在混凝土冷却到 5度后方可拆模。 当混 凝土与外界温差大于 20 度时,拆摸后应对混凝土表面采取保温措施,例 如临时覆盖, 使其缓慢冷却等。 ,须逐渐传递下来,不得随意抛掷,拆下来的模板随即清理干净,并将板面涂刷隔离剂,按规格分类堆放整齐。 南京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计算说明书 第 17 页 柱模 KZ1 400 500 4 16 φ 8@100/200 标高:底板~ 模板验算: 柱模板构造如图所示 柱模板的总计算高度为 3m=H 柱箍为 2φ 48 , 间距 450mm,竖楞为 50 100 方木,面板为竹胶合板, 厚度 18mm,弹性模量 9500KN/m2,抗弯强度设计值 抗剪强度设计值 方木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13KN/m2弹性模量 9500KN/m2, 抗剪强度设计值 钢管弹性模量 2100KN/m2抗弯强度设计值 205KN/m2 柱模板荷载计算 . F= vc 21 1/2=( 24 200247。 120+15) 1 1 (设浇筑速度为V=,环境温度为 T=200C F=rcH1=24 3=72KN/m2 南京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计算说明书 第 18 页 取较小者作为本工程新浇混凝土侧压力标准值 柱模板面板计算 取 B,H 方向竖楞间距最大的面板验算,面板竖向取 1000mm计算。 1)面板抗弯强度验算 新浇混凝土侧压力设计值 q1= =倾倒混凝土侧压力设计值 q2= =q1,q2 在有效压头高度内叠加 支座处: maxM = 2202= hbhW /2 =1000 182247。 6= 104mm3 wMQ /max = 105/ 104=。 2)面板的抗剪强度验算 maxV = 220=7084N 面板受剪应力 i=3V247。 2bh=3 7084247。 2 1000 18=满足要求 3)面板的扰度验算 侧压力线荷载: q = =面板截面的惯性距: 12/3bhI  = 105mm4 maxW =247。 100EI= 2204247。 1009500 105= 南京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计算说明书 第 19 页 柱模板竖楞计算 模板结构构件中的竖楞(小楞)计算简图如下图: 1) 抗弯强度验算 新浇混凝土侧压力设计值 1Q = =倾倒混凝土侧压力设计值 2Q = =以 1q 验算: maxM = 4502= 105 mmN hbhW /2 =50 1002247。 6=83333mm3 WMQ / =13KN/m2(满足要求 ) 2) 抗剪强度验算 maxV = 450= I =3 247。 ( 2 20 100) =满足要求 3) 扰度验算 作用在竖楞上的荷载 q = =竖楞的惯性距 I= 12/2bhW = 106 4mm W max= 247。 100EL= 南京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计算说明书 第 20 页 柱箍计算 图中竖楞方木传递到柱箍的集中荷载: F1= = F2= = 支座力 R= maxM = = mKN 2φ 48 柱筋的惯性矩 w=2 103mm3 Q=M247。 w=(满足要求 ) )/(24/48/ 23231 lEIalFEIlFW  =5100 7843 247。 48 210000 2 104+ 172 7842 (34 1722247。 7842)247。 24 210000 2 104= : 1018 轴上 KL4 KL4( 5) 200 400 L=( 500+3300+2200+1800+4200+2020) = 板厚 100mm(取一层板) 框架梁 D=200 500mm,钢筋混凝土板厚 100mm,楼层高度 ,采用 18mm 厚木模板,钢筋脚手架支撑体系,粱底模板支撑方木 50 100,粱支撑架钢管为 φ 48 ,脚手架步距最大为 立杆纵距沿梁跨度方向间距为 L=1m,立杆横向间距 L1=1m,粱两侧立杆间距为 ,立杆上端至支撑点,南京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计算说明书 第 21 页 高度 a=0m,单扣件连接,粱底模方木的支撑钢管间距 1m,取扣件抗滑系数 ,E 柏 =10000N/m2,抗弯强度设计值 17KN/m2,抗剪强度设计值 解:⑴粱模板荷载标准值计算 V=F= vc 21 1/2=( 24 200247。 120+15) 1 1 F=rcH1=24 =取 ,作为本工程新浇混凝土侧压力标准值侧倒混凝土产生的和在标准值为 KN/m2 面板延长取 1000 为计算单元 新教混凝土侧压力设计值 q1= 1 倾倒混凝土侧压力设计值 q2= 2 1 Q1 与 Q2 在有效压头高度内叠加,只取 q1 计算 均布荷载作用下的五跨连续粱最大弯矩 M== 22=W=bh2/6=1 182/6=3 Q=M/w=南京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计算说明书 第 22 页 梁底模计算 粱底模计算简图如 F 所示,面板沿长取1m 为计算单元面板的截面惯性矩和截面抵抗 W 分别为 : W=(1000 182/6)mm2= 104mm2 I=(1000 182/6)mm2= 105mm2 1. 抗弯强度验算 新浇混凝土及钢筋荷载设计值 q1= (24+) =震动混凝土时产生荷载设计值: q2= = 模板自重荷载设计值: q3= =合计: q=q1+q2+q3=南京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计算说明书 第 23 页 maxM =1/8ql2= wWQ /m axm ax  =213N/mm2(满足要求 ) 2. 扰度验算 作 用在楼板上的压力线荷载 Q=〔( +) + =EZqlW 384/5 4 =5 2020/384 1000 105= 梁底支撑方木计算 ⑴方木的抗弯验算粱底支撑方木取跨度为 1000mm 五跨连续梁图中支座反力: 所以 q=Mmax== mKN 方木的截面抵抗矩 W=bh2/6= S=Mmax/w=17KN/mm2(满足要求) ⑵方木的抗剪验算 V== I=3V/2bh=17N/mm2(满足 ) ⑶方木扰度验算 新浇混凝土及钢筋荷载标准值 Q1=(+) = 模板结构自重荷载标准值 Q2= =均布荷载标准值 Q=( +) 方木最大的扰度 W= 10004/100 10000 106= 南京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计算说明书 第 24 页 支撑钢管强度验算 图中集中力大小为: +φ 48 为薄壁型钢荷载设计计算值不折减 Mmax=pal2/24EI(34a2/l2)= 200 7002 103/24 21000 104(34 2020/7002)= Qmax=Mmax/W= 106/5080= 梁底纵向钢筋计算 纵向钢管只起构造作用通过构件 连到立杆 扣件抗滑移计算 按规范直角旋转单扣件承载力取。 扣件抗滑承载力系数取 该工程实际的旋转单扣件承载力为 , R=,单扣件抗滑承载力(满足要求) 立杆稳定性计算 模板的最大支座反力: N1= 楼板的模板自重: N2= ()/27 = 楼板钢筋混凝土自重: N3=〔 +()/2〕 ( 24+1)= 施工人员及施工设备荷 载 南京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计算说明书 第 25 页 N4=〔 +()/2〕 =1KN 粱侧单根立杆负荷 N=( +++1) KN= 按照扣件架规范 L0=h+a= L0/i=1500/= ∮ = Q= 103/( ) =(满足要求 ) (一层平面图) 现浇模板厚 130mm(支模尺寸为 楼层 采用组合木模板支模,钢管 φ 48 模板长边沿 方向 需要考虑的荷载组合项目及其标准值 ① 模板及模板支架自重标准值: ② 混凝土自重标准值: 24 =③ 钢筋自重标准值: =④ 施工人员和设备荷载 1KN/m2 按支架立杆的负载面积 = 计算立杆轴向力,忽略侧向力影响 N=∑ Nak+∑ QK=〔 ( ++) + 1〕 = 支架立杆的计算长度: L0=1420mm λ = L0/i=142/=90  = N/ A= 103/ 489=205N/mm2 承载力满足要求。 混凝土质量控制目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