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9000-2000版过渡培训课程(ppt150)-iso9000(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 為提供產品能符合既定要求的証明、所需的監測及量度設備 建立確保監測和量度活動與要求相符 之過程 監 測和 量 度設備的控制 (1) 在適用情況下, 量度設備須: • 定期或在使用前校準及驗証; • 國際或國家標準 • 按需要調教或重新調教 • 識別 • 防護 • 加以保護以免於受損或狀態轉差 • 有校準結果的記錄 監 測和 量 度設備的控制 (2) 策劃及執行監測、 量度、分析及改進過程,以 • 顯示產品符合要求 • 確保質量管理體系符合要求 • 不斷改善質量管理體系之有效性 包括決定是否需要使用一些適用的方法, 例如統計技術,及其使用程度。 8. 量度、分析和改進 總體要求 組織須: • 監測有關顧客對其要求是否已獲滿足 的認知 的資料 • 決定獲取和使用這些資料的方法 監測和量度 顧客滿意 內部審核是判斷質量管理體系: • 是否符合計劃中的要求 • 是否符合國際標準的要求 • 是否己有效執行及維持 審核員不可審核其本身之工作 內 部審核 • 組織須採用適合的方法監測,和量度 (在可行情況下 )過程 • 方法須能顯示過程可達到預計效果的能力 • 執行糾正措施, 確保產品符合要求 過程的監測和量度 • 以驗証產品是否已符合要求 • 於合適階段中進行 • 保持符合允收標準的證據 • 不得在所有計劃安排完滿結束或批核前進行產品放行和服務的提供 產 品的監測和量度 程序文件說明: • 識別不合格產品 • 控制以防誤用 組織處理不合格產品: • 清除不符合的措施 • 授權使用 • 避免作原定用途之措施 不 合格產品的控制 須收集和分析恰當的數據, 以判斷: • 品質管理系統是否合適及有效 • 評估何處會有改進機會 • 提供有關下列各項的資料:  顧客滿意  符合產品要求  過程和產品的特性及其趨勢  供應商 數 據的分析 • 品質政策 • 質量 目標 • 審核結果 • 數據分析 • 糾正及預防行動 • 管理評審 改 進 持 續改進 持續改進質量管理體系的有效性,可利用: 程序文件說明: • 評審不符合 (包括顧客投訴 ) • 判斷不符合的起因 • 防止不符合再出現 • 決定和實施必需的行動 • 記錄行動結果 • 評審採取過的行動 糾 正行動 程序文件說明: • 確定潛在的不符合及其起因 • 評估採取行動的需要 • 決定並確保實施必需的行動 • 記錄行動結果 • 評審採取過的行動 預防行動 Day One END 質量管理體系 包括: • 品質手冊 • 說明過程 • 策劃 • 品質政策 • 目標 • 確立、記載及策劃重要過程 • 實現產品 審核重點 審閱 評估 分析 確定 審核 進行審核 (1) 審核員須: • 審閱品質政策 • 評估每一職級及職能的品質目標 • 留意對達致目標的策劃 • 分析重要過程 • 確定任何支援過程 • 留意人、過程、控制、記錄、產品 /服務 • 考慮過程的有效性及效率 進行審核 (2) 審核員應: • 與高層人員進行交流 • 了解組織重要事項 • 專注核心過程 • 利用審核以改善業務績效 了解核心過程 使用: • 流程圖表分析法 • 流程圖 • ISO 9001標準審核清單 • 按程序或其他文件而制作之個人化審核清單 流程圖表分析 層次一 層次二 層次三 深入程序 現場審核過程 資訊來源 資訊 審核証據 審核發現 審核結論 搜集篩選 (透過審閱 文件、訪問 、 觀察等 ) 驗証 與審核準則對比 評審 信息 可來自: • 訪問 • 觀察活動 • 文件 • 記錄 • 數據摘要 • 量度過程及計劃 • 其他報告來源:顧客反饋、供應商表現評分 • 職能、活間及流程之間的交接 監測、量度及分析 應用作: • 定立優先次序 • 參照點 • 改進的工具 應: • 定期檢討 • 通報結果資訊 () 監測和量度方法 應用於: • 顧客滿意狀況 () • 自我評估方法 • 內部審核 () • 財政量度,例如:  預防、檢討及失效成本分析  不符合及符合帶來的成本  產品生命週期 過程監測和量度 () 例子: • 準確性 • 時間性 • 可靠性 • 回應時間 • 週期或吞吐量 • 效能及效率 • 資源應用 • 降低成本 • 清晰可讀 • 可使用 • 可檢取 文件必須 程序 /方法的章節 • 誰負責這活動 /控制 ? • 要進行及控制什麼活動 ? • 要用什麼方法 /設備 /記錄 ? • 訊息怎樣交流 ? • 何處進行 地點 ? • 何時進行 時機 /頻次 ? 有質量 的文件 • 可識別 名稱,編號,版次,頁碼 • 合時 • 無明顯遺漏 • 清楚易讀 • 容易理解 • 文法正確 , 拼字正確 • 合乎邏輯地鋪排 • 含意清晰 ,完整 • “ 目的 ” 、 “ 範圍 ” 與內容一致 • 與上一層次的文件一致 草擬或審核 一份繁複的程序 • 按先後次序表列事件 • 將此列表轉化為流程圖 • 檢查各部門的交接 物資輸入 事件的先後次序 工作序號 部門 工作 1 進料部門 收到來料 2 進料部門 檢查 GRN文件上的摘要 3 進料部門 貼上標簽等待檢驗 4 進料部門 將 GRN交給檢驗部門 5 檢驗部門 獲得圖紙副本 6 檢驗部門 檢驗來料 7 檢驗部門 在可接受的來料上貼上標簽並記錄於 GRN上 8 檢驗部門 將 GRN交還倉庫 9 檢驗部門 將剩下的 GRN副本和發票遞交採購部 10 檢驗部門 將材料送往倉庫 11 檢驗部門 對于不可接受的材料,做拒收單,交採購部,副本交設計部 12 檢驗部門 在 GRN註明拒收,並在材料上加上拒收標貼 13 檢驗部門 把來料送交隔離倉庫 14 檢驗部門 把拒收的 GRN送交倉庫,副本送交採購部 15 進料部門 把接受的和拒收的 GRN存檔 16 進料部門 聯絡檢驗部及質量部門 17 進料部門 將有關文件附在拒收來料上 18 進料部門 把拒收材料發還出去 19 進料部門 在接受材料後申請讓步處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