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微生物培训提要(ppt25)-食品饮料(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脂肪酸):分解杨脂肪酸和甘油,甘油进一步分解成 CO H2O。  代谢产物:  微生物的代谢产物除 CO H2O、 H、氨基酸、有机酸等外还有:抗生素(具有抑制或杀死微生物作用的一种物质,如青霉菌产的青霉素)、毒素(病原微生物伤寒沙门氏菌产伤寒病毒)、色素(如红曲素)等。  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条件:  充足的营养  合适的酸碱度  适宜温度  必要的气体环境  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 一般细菌约 20分钟分裂一次即一代,如此推算, 1个细菌 1h为 8个, 10h后达 10亿以上,其繁殖公式为 N=N0 2t/g  N0为最初的菌数  t为生长繁殖的时间 h  g为生殖时间(分裂时间) h  但微生物不会无节制地生长繁殖下去,它受营养源的消耗程度,代谢产物(毒素)的积累程度制约而减慢,一般可分为四个期:  迟缓期  对数期  稳定期  衰亡期  四、外界因素对微生物的影响  外界环境与微生物是一对矛盾体,我们利用这一特性通过研究与运用就可以对微生物加以利用、抑制、杀灭、防止等。  基本概念:  灭菌:杀灭物体上所有微生物的方法(包括病原微生物和非病原微生物 ,细菌的繁殖体及芽孢)  商业无菌(略)  消毒:用物理、化学或生物学等方法杀死病原微生物,但不一定杀死全部微生物生物的方法。  防腐:防止或抑制细菌生长或物体的方法。  灭菌:没有活的微生物存在。  无菌操作:防止微生物进入机体或物体的方法。  物理因素对微生物的影响:  ①热力灭菌法(高温对细菌有明显的致死作用)  干热灭菌法(焚烧、干烤)  湿热灭菌法(巴氏消毒法、煮沸法、高压蒸汽灭菌法等)  一温度下,湿热比干热效力高,因为湿法穿透力大,具有潜热,同时微生物在湿热中蛋白质收水分,易使蛋白质凝固。 ② 电磁波射线杀菌法: 日光与紫外线:紫外线波长 λ= 200300nm,其中以 265266 nm杀菌效力最强,这与DNA的吸收光谱范围一致,干扰 DNA复制,导致细菌死亡或变异,紫外线穿透力不强,一般 1015m2安装 30W紫外灯 1支,照射 1H以上,空气中微生物可减少 50%70%,紫外线对人体有伤害作用,另紫外线有空气中易形成臭氧,使人产生胸闷等中毒症状,要注意加以防治。 ③滤过除细菌蛋白质变性和盐类浓缩,妨碍细菌的生长。 ④干燥:引起细菌蛋白质变性和在浓缩,妨碍细菌的生长。 ⑤低温:(水的冻结等)  :  ①酸类( PH值)  H+影响菌体细胞质膜上电荷性质,微生物吸收物质变化,影响代谢,高浓度 H+或引起菌体表而蛋白质和核酸水解以及影响酶和活性。  ②碱类:蛋白质、核酸水解,另有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