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总结测验(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举行开幕式,为庆祝明年辛亥革命 100 周年拉开序幕。 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致词时,建议台湾同胞届时前去见证 “民国肇建开第一枪的地方 ”。 湖北省委副书记、武汉市委书记杨松指出, 1911 年爆发的武昌革命,结束了 20xx 年帝制,开启民主共和的新纪元,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具划时代意义的大事,也 是两岸人民共享的文化遗产。 以上涉及的史学观是( ) ① 整体史观 ② 近代化史观 ③ 文明史观 ④ 民族史观 A. ①② B. ②④ C. ③④ D. ②③ 24. 天津杨柳青年画《春牛图》反映了我国立春重要的民俗 —— “鞭打春牛”。 春牛不是活的耕牛,而是泥捏纸粘的“土牛”。 据考证,这一风俗在周代已经出现,《周礼》中的“出土牛以送寒意”就是最早的记载。 “鞭打春牛”的习俗反映了 A.我国古代对牛的高度重视 B.牛耕在西周时期已经出现并推广 C.我国古代农耕 经济高度发达的标志 D.生产方式对生活习俗的重大影响 25.“ 福 ” 是中国人 对 美好生活的向往 ,其 原意 为:“ 人人有田做 ,人人有衣穿。 ”有田就有保障,有保障就是福。 下列政策或措施中,充分满足了农民土地要求的是( ) A.井田制度 B.《天朝田亩制度》 C.孙中山的 “民生主义 ” D.中共井冈山时期的土地政策 60年代中期的民意测验显示,大多数美国人对中国的印象是 “勤劳 ”、 “无知 ”、 “好战 ”、 “狡诈 ”、 “危险 ”;到了 70年代初期,这种印象变为 “勤 劳 ”、 “智慧 ”、 “灵巧 ”、 “善于进取 ”、 “讲求实际 ”。 美国人对中国印象发生变化的原因是 27.《儒林外史》中有这样一个场景:有人对明朝的进士范进开玩笑说: “今下如果是四川的苏轼来考,文章亦只能是第六等了。 ”范进答道 “苏轼既然文章不好,考不上也罢了。 ”这说明 A.范进的文才已经大大超越苏轼的诗赋 B.王安石变法触犯了苏轼等贵族的利益 C.明朝的八股取士制度逐渐走 向腐朽 D.明清的八股取士已规范化和正规化 “19世纪的问题是上帝死了, 20世纪的问题是人死了。 ”你认为以下哪种理解正确。 , 20世纪人们因缺少信仰而失去人生意义 , 20世纪人类陷入信仰危机和精神困境 , 20世纪人类面临传染病、灾难和污染的威胁 [ , 20世纪科学面对伦理道德的巨大挑战 29.美国《独立宣言》起草人杰斐逊曾写道:“我认为有必要吸收人民参加政府的每一个部门,只要 他们胜任。 这是保证长期并正直的管理国家权力的唯一方法。 „„对于一切人都同样严格的公平对待,而不论他的社会地位、宗教信仰。 ”文中所反映的观点有 ①人民主权 ②三权分立 ③法治原则 ④天赋人权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④ D.②③ 30.被称为 “中华第一金碑 ”——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纪念总碑位于四川省松潘县川主寺镇元宝山顶。 20xx 年 8 月 1 日,值人民解放军诞辰 80 周年之际,“重走长征路”记者对此进行了报道,下列报道正确的是( ) A.红军长征是从四川省开始的 B.红军长征在四川经历长且最艰苦 C.四川省是长征最后确定的落脚点 D.四川省是长征的最先到达省份 31. 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总结说: “要确切认识西方的历史或非西方的历史,没有一个包括这两者的全球性观点是不行的;只有运用全球性观点,才能了解各民族在各个时代中相互影响的程度,以及这种相互影响对决定人类历史所起的重大作用。 ”作者在这里强调 A.从西方的角度认识非西方的历史 B.从非西方的角度认识西方的历史 C.用比较的方法认识西方和非西方的历史 D.用整体性的观点认识西方和非西方的历史 32.研究性学习一般分为问题形成、史料收集、史料整理和历史解释等环节。 下列结构表属于研究性学习的 A.问题形成 B.史料收集 C.史料整理 D.历史解释 第 II 卷 (非选择题 36 分 )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2 小题 ) 33.阅读下列材料:( 21 分) 材料一 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 周之制度之大异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 „„其旨则在纳上下于道德,而合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庶民,以成一道德之团体。 周公制作之本意实在于此。 ——。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