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泥砂清洗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水期,有时水位瀑涨成洪。 1~ 3月份为蓄水期(马新河、沾利河、挑河、 草桥沟均建拦河闸),所蓄径流作为工、农业及人畜用水。 4~ 6月为枯水期,河道有时干涸,入海径流受潮夕影响,时有海水涌入,未建拦河闸的河道水成咸 、淡混合水。 但 根据近几年黄河水量情况,本区 基本可得到 保障。 然而,工业及 油田生产用水和居民生活用水,供需矛盾仍在加剧。 (二)地下水 区域内河床相冲积层巨厚,具有一定的贮水能力,但因受海水的侵入影响,地下水质矿化度较高。 地下水总量 万 m3,人均 m3 ,每公顷占有量为 m3。 但 本区属淡水资源缺乏地区(地下基本无淡水),应大力发展节 水农业,走节水之路。 水质分布 ++区境域古为渤海水域,在黄河泥沙淤淀成陆过程中,长期受海水侵渍,深层土壤为含盐度很高的重盐土,无淡水 资源。 浅层地下除黄河故道部分地段埋有少量淡水外,其余绝大部分为中强矿化度水,其中一大部分为盐水和高浓度盐水区。 总的趋势是由南向北,矿化度逐渐升高,距海愈近,矿化度愈高。 淡水区主要分布在黄河故道部分地段,矿化度小于 克 /升,面积仅有约。 弱矿化水区主要分布于沿黄河故道一带,矿化度 ~ 2克 /升,面积约 65平方公里。 中矿化度水区,分布在境内西部和东部孤 岛、仙河地区,矿化度 2~ 5克 /升,面积约 120平方公里。 强矿化水区,分布在境内中部,矿化度 5~ 10 克 /升,面积约 260平方公里。 盐水区呈带状分布于境内北部、东部沿海地区,矿化度10~ 30克 /升,面积近 1060平方公里。 高浓度盐水区,分布于沿海滩涂,潜水埋藏浅,矿化度大于 30克 /升,最高可达 109克 /升,面积约 860平方公里。 埋藏分布 境内地下潜水埋藏较浅。 埋藏深度小于 1米的地区约 140平方公里,呈带状分布于沿海地带。 1~ 2 米的地区约 1000平方公里,分布于东部和北部; 2~ 5 米地区约 1200平方公里分布于义和、四和、六合、太平等乡镇; 5~ 7米的地区约25平方公里,分布于西南部。 地下水流向由南向北,与地面 坡降一致。 变化规律 地下水一年的变化规律为: 1月份在上年秋季的基础上,潜水位缓慢下降; 2~ 3月随着气温的增高,蒸发加强,潜水下降速度加快; 4月份以后,灌区春灌,潜水位上升较稳定;5 月下旬至 6月,由于地面强烈蒸发失水,潜水位又迅速下降,进入一年中的第二次枯水期; 7月初至 9月下旬,雨季到来,潜水位达到一年中的最高位,因潜水被淡化,虽水位较高,但对返盐威胁不大; 10月份以后,潜水又进入下降阶段。 一般年 份,潜水埋深变幅在 ~。 综上所述,该区地下水类型为壤中潜水型,地下水就主要受大气降水补给,并受地表灌溉水的影响,水位随季节变化而变化,地下水位随年内降水量的大小而呈现出升降变化。 由于受地形和海水的双重影响,其地下水含盐量较高,且排泄不畅,地下水水平运移缓慢。 因此,在项目建筑物设计与施工时应注意地下水对混凝土的侵蚀性。 四、土壤和植被 (一)土壤 根据 2++区土壤普查资料,土壤总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 境内土壤以黄河沉积泥沙为主要成土母质,发育于退海之地,成土年龄晚,受海洋作用强烈,具有土 体厚、类型少、盐化程度重、矿物养分含量高的特点。 据调查, ++区 境内共有 2个土类, 3个亚类, 8个土属, 59个土种。 土壤类型 潮土土类:占土壤总面积的 %。 主要分布在境内西部和南部,因受潜水作用而形成,地下水埋藏浅。 成土过程主要是潮化过程,颗粒粗细不同,土壤剖面中的质地层次复杂多样。 有潮土和盐化潮土 2个亚类, 6个土属, 35个土种。 盐土土类:占土壤总面积的 %。 主要分布于近海,地形低平,潜水位高,矿化度大,含盐量高。 顺海呈带状分布,在境内新户、四扣、 ++办事处、仙河、孤岛等乡镇分布较大,与 潮土类中的盐化潮土相互穿插,地面植被以黄须菜、马绊草等盐生植物为主。 表层质地多为轻壤和沙壤,兼有中壤和重壤,土体构型多为厚砂层。 该土类在境内只有滨海潮盐土 1个亚类,含滨海氯化物潮盐土和滨海滩地潮盐土 2个土属, 18个土种。 土壤物理性状 其主要表现在土壤质地、土体构型、土壤容重和土壤孔隙度等方面。 ( 1) 土壤质地:土壤质地是土壤的重要物理性状,是影响土壤肥力高低的重要因素。 本区表层土壤质地主要为砂质和粘质,以砂质为主,其中粉砂壤土占很大面积,约占土壤总面积的 30%。 其特点是结构松散,粒间毛管孔隙度大, 毛管 性能强烈,易于土壤的水、盐垂直运动,保水保肥能力差,土质瘠薄,不耐旱,易于返盐。 这是全区土壤肥力低和易发生盐渍化的一个重要原因。 ( 2) 土体构型:土体构型是土壤外部形态的基本特征,土体构型不仅制约着土壤中的水分、养分和盐分的运行,也影响着土壤的农业生产特性。 土体构型以砂质较多,呈粒状结构,颗粒大小均匀,毛管孔隙保存完好,毛管水运行迅速,地表蒸发的水分能较快得到补偿,毛管水上升快且高,比较易于积盐。 ( 3) 土壤孔隙:土壤孔隙是土壤水分与空气的通道和贮存所。 土壤中孔隙的大小与多少,直接影响着土壤中水肥气热等肥力 因素的变化与供应状况,和农业生产的关系非常密切。 本区土壤的各种孔隙配合比例基本合理,但变幅较大。 说明通过合理耕作,多施有机肥,可以创造良好的土壤结构,为作物生长创造良好的土壤条件,这是改良土壤理化性状的重要措施。 土壤养分状况 本区土壤中缺乏有机质,普遍缺氮,严重缺磷,氮、磷比例失调,钾较为丰富。 (二) 植被 ++区在植物地理分布上属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区,在省级区划中属鲁北植被区的滨海平原植被小区。 由于人为活动的 影响和土壤条件的限制,本区植被以草本为主体,木本植物很少。 植物区系的特点是植被类型少、结构简单 、组成单纯。 农田植被 境内主要栽培作物有冬小麦、玉米、大豆、高粱、谷子、地瓜、绿豆、水稻、棉花、花生、芝麻等;在低洼盐碱农田内种植有蓖麻、向日葵、苜蓿等;蔬菜主要分布于六合、义和等地。 木本栽培植被主要有苹果、桃、梨、枣、葡萄、杏、花椒、石榴等。 自然植被 自然植被与本区成土年限和土壤含盐量关系极大,按土壤含盐量的多少,分布着不同的植物群落,以滨海盐生植被为主。 自然木本植物除柽柳外,其余均很少。 柽柳在含盐量较高地带 (土壤含盐量 %以上 )仍生长良好,只是由于连年砍伐,植株低矮丛生,多在沿海地带成片 分布。 草本植物以多年生根茎禾草为主,其中以各种盐生植物占显著地位。 主要有芦苇、白茅、马绊草等,约占 70%以上,且多为群丛。 (三) 土壤与植被的关系 境内植被的形成、发展和演替与所在地区的土壤、环境条件密切相关,并互为影响。 土壤环境条件的改变必然引起植物群丛组成、结构的改变。 同样,植物群落的演变也影响并反映土壤环境因素的变化。 五、地震 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 GB1836020xx),项目区的动峰值加速度为。 由于属于冲击平原,越过了地质活动剧烈地带,地应力小,近年来无震情和带来的灾害 情况。 地震设防烈度为 7度,设计基本加速度为。 地震动反应周期为。 六、土地利用 根据《 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199620xx)》及其他相关规定,本项目所使用的土地按规划场地土地属建设用地。 其选址建设符合《 市城市总体规划》要求。 七、资源 ++区总面积。 20xx年底,全区总人口202140人,其中非农业人口 122411人。 ++区属黄河三角洲中心城市 市市辖区 , 成立于 1984年,土地面积 2600平方公里,辖辖 1个街道、 3个镇、 3个乡, 178个行政村,23万人。 ++区地下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富集,已探明石油地质储量21亿吨,天然气储量 170亿立方米,境内油气年产量占胜利油田的 47%,为胜利油田的主产区。 这里还蕴藏着极其丰富的高浓度囟水储量,有储量近 6000 亿吨的巨型盐矿,发展盐业和盐化工资源条件得天独厚。 ++区临河濒海,三面环水,东、北两面为大海环绕,南临黄河。 具有宛延绵长的黄金海岸线,属我省拥有海岸线最 长的县区之一,人均占有海岸线居全省之首。 黄河冲积使这里拥有广阔的滩涂面积和浅海海域,鱼、虾、蟹、贝类资源丰富,素有 “百鱼之 乡 ”和 “东方对虾故乡 ”的美称。 黄河水滋润着 ++大地并在此大量蓄集,星罗棋布的人工水库使淡水养殖渐成气候。 “海上 ++”已成为 “海上山东 ”这一我省跨世纪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区水草丰茂,芦荻森森,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象在昭示着这里发展畜牧业所具有的广阔前景。 黄河故道,百里沃野,林木葱郁,稻荷田田,盛产的黄 ++大米、金丝小枣、冬枣等一系列名优产品声名远播, “绿色食品 ”的生产在 ++已形成规模。 数十万亩的芦苇使这里成为华北最大的芦苇生产加工基地,小小芦苇发展成了大产业。 ++区内通车里程 1235 公里,高速公路贯通 南北;国家一类开放口岸 港规模初具;拥有独立的电网系统;全区程控交换机容量达到。 区属企业、乡镇企业、个体私营经济发展迅猛,形成了以石油、石油化工、盐业、建筑建材、树脂化工、木器制造、水产加工、电子、纺织、交通运输为主体的多元化产业体系,拥有 38大类 1800多种工业品,年产值以 30%的幅度递增。 第四章 工程地质与地基处理 工程地质勘测与地基处理是基础性建设项目需要进行的首要基础性工作。 油泥砂清洗项目 所实施的工程都工程地质地基处理有着密切的联系,为了保证项目的顺利进行,本报告将着 重调查项目区的工程地质状况和地基处理。 油泥砂清洗项目 所处的 市 ++区,位于现代黄河三角洲部位,沉积地层主要由第四纪新近沉积土和一般沉积土组成,以含水量大,结构性强,各向异性和成层性为其主要特点。 由于建筑物是否能长久维持其稳固性多与地基基础问题有关,同时基础工程费用与建筑物总造价的比例视其复杂程度和设计施工的合理程度可以变动于百分之几到百分之十几之间,因此要使项目建设达到优质标准,准确地提供地质资料与合理的地基处理方法尤为重要。 一、地质背景 (一) 地质演变 ++区境域位于华北坳陷区之济阳坳陷 东北部,由沾化凹陷、车镇凹陷,埕子口凸起、义和庄凸起和孤岛凸起组成,广为第四系积散堆积物覆盖。 境域的地质构造发展经历 5个阶段,即:褶皱运动阶段 (前震旦纪 )、振荡运动阶段 (包括早古生代、海西运动时期、印支运动时期及早、中侏罗世 )、 断陷阶段 (包括晚侏罗世 白垩纪 )、断坳阶段 (早第三纪 )和坳陷阶段 (晚第三纪 )。 褶皱运动阶段 境域内前震旦纪地层仅见太古界泰山群,缺失元古界地层。 寒武纪前,发生了泰山运动、五台运动及吕梁运动三次大的褶皱运动,形成宽缓的倒转褶皱,并使泰山群普遍遭受高、中程度的变质作用,形成本 区的变质岩基底,并造成太古界与寒武系之间的不整合面。 振荡运动阶段 古生代至中生代早、中侏罗世,地壳以振荡运动为主,造成本区从滨浅海 海陆交替 陆地的演变,并造成地层大段的间断和缺失。 寒武纪和奥陶纪地壳下沉,接受滨、浅海沉积;中奥陶世末,加里东运动末期,地壳上升遭受剥蚀,缺失上奥陶统、志留系、泥盆系和下石炭统地层;海西运动早期,构造运动振动频繁,多次发生海水进退,中、晚石炭世接受海陆交互相沉积;海西运动末期,地壳再次上升,二叠纪接受陆相沉积。 发生于中生代中、晚三叠世的印支运动使全隆起遭受剥蚀 ,从而三叠系缺失全部。 早、中侏罗世接受河流沼泽相沉积。 这段时期,沉积了中、晚石炭世、下二叠世早期和早、中侏罗世的三套含煤层系。 此阶段地层有大段的间断和缺失,未见强烈的褶皱现象和大量岩浆侵入活动。 断陷阶段 晚侏罗世 白垩纪,即燕山运动晚期,进入断陷阶段。 此阶段盆倾断裂发育,块断运动强烈,形成断陷式充填沉积。 沉积物为红色碎屑岩和火岩熔岩。 断坳阶段 喜山运动早期,早第三纪始新世开始的断拗阶段发生了两期断块运动:第一期为济阳运动,产生于始新世末和渐新世;第二期为 运动,产生于渐新世 组末。 新的块断运动,结束了本区在燕山运动晚期所处的隆起状态,转入断坳阶段,形成沾化凹陷和车东凹陷两个箕状断陷,接受了巨厚的下第三系沉积。 这两期断块运动控制了本区的构造运动,形成了现今构造的面貌。 坳陷阶段 运动末期,本区处于坳陷阶段。 馆陶组为以河流相为主的粗碎屑岩沉积,不整合于渐新统 组之上。 上新统明化镇组为河流相、洪积相夹海相沉积,假整合于馆陶组之上。 (二) 地层 条件 境内地层由基底岩层和新生界地层两大层系构成 (缺失元古界 )。 基底岩层包括太古界泰山群、下古 生界、上古生界、中生界,总厚达 14630~ 15760米。 太古界泰山群 太古界泰山群是本区最古老的基底岩层,常组成凸起的核部,如埕子口凸起。 埋覆较浅,为 580~ 1450米。 泰山群总厚约 11000米。 古生界 下古生界本区。油泥砂清洗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受液体密度的影响,而分离罐中原油密度受水份、含水率、温度及压力的影响会发生变化,导致界面检测出现误差。 所以说差压式界面检测仪用在原油分离罐中是一种维护量大、精度不高的方法。 利用内含填充液 (如硅油 )的引压管线,能防止引压管线堵塞,但发兰取压面压力膜片仍会受到高粘度、易结晶液体的粘结和冲击等因素的不利影响而使其寿命和测量精度降低。 美国 Fisher— Rosemount(费希尔一罗丝蒙特
喷漆凉床 成品料架 不喷漆 不车丝 喷漆 炉进行调质处理,经过矫直机、矫直凉床,通过钢管直度检测平台检测直度后,然后进行漏磁探伤、管端探伤、水压试验,进行喷漆,进入成品库料架。 (二) 加厚生产线整体拆迁,平面布局与一线相同。 (三) 以淬火炉、淬火机构、回火炉为一个组,首先确定这个组的位置,然 后 再确定后续设备的位置。 淬火炉和淬火机构之间放置除鳞箱。 淬火炉和淬火机构之间距离为 米
陵是完达山余脉的最高部分,最高峰为七星砾子,海拔 米。 某某 县属于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冬季寒冷漫长,夏季多雨炎热,四季分明,年日照实数 2617 小时,积温 2718℃,全年无霜期147天,春季和夏季以偏南风为主,秋季和冬季以偏北风为主。 气候条件适宜优质豆类生长。 极端最高气温 36℃ 极端最低气温 - ℃ 年平均气温 4℃ 年平均降水量 年最大降水量 年最小降水量 某某 县地处三
新设备,提高工作效率。 作业层及机具设备、材料保证 针对本项目,根据施工方案,及时配足人、财、物,公司将充分发挥统一协调力度大的优点,充分利用公司在设备及人员上统一管理调度的优势,在工程实施中,只要工地施工需要或指挥部、监理工程师提出要求,公司将在极短时间内调度到位。
及重要性,接着论述了国外石油公司在油气勘探开发投资项目中风险管理的借鉴。 国外 石油公司的很多做法,例如制定长远发展战略,确保风险投资效益;优化投资结构分散项目经营风险;有效控制投资决策权限;严格按照科学方法进行风险投资经营。 这些有效地经验在投资项目中对于降低成本、减少支出具有重要作用,值得我国各大石油股份及其分公司借鉴。 第七 章 结论。 总结全文主旨内容,归纳文章重点及实证结论
共( 33 )页 ① 下分支河道微相 水下分流河道为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的水下延伸部分 ,在向湖延伸的过程中 ,河道加宽 ,深度减小 ,分叉增多 ,流速减缓 ,堆积速度增大 ,砂体以浅灰色中细粒砂岩、粉细砂岩和粉砂岩为主 ,垂向上多表现为多层正韵律砂体复合叠加 ,向上粒度呈由粗变细的正粒序剖面结构。 砂体底部常见棱角状 ,杏仁状泥烁沿冲刷面 ,可见板状交错层理、槽状交错层理、平行层理及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