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田钻杆热处理生产线节能改造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喷漆凉床 成品料架 不喷漆 不车丝 喷漆 炉进行调质处理,经过矫直机、矫直凉床,通过钢管直度检测平台检测直度后,然后进行漏磁探伤、管端探伤、水压试验,进行喷漆,进入成品库料架。 (二) 加厚生产线整体拆迁,平面布局与一线相同。 (三) 以淬火炉、淬火机构、回火炉为一个组,首先确定这个组的位置,然 后 再确定后续设备的位置。 淬火炉和淬火机构之间放置除鳞箱。 淬火炉和淬火机构之间距离为 米,除鳞箱进口距离淬火炉 米,防止水溅入炉中。 淬火机 构距离回火炉 3米。 便于操作室人员观察管子进回火炉的情况。 淬火炉采用蓄热式高温空气燃烧技术 HTAC( High Temperature Air Combustion),这是目前国内外开始流行的一种革命性的全新燃烧技术,它通过高效蓄热材料将助燃空气从室温预热至前所未有的 800℃高温,同时大幅度降低Nox排放量,使排烟温度控制在露点以上、 150℃以下范围内,最大限度地回收烟气余热,使炉内燃烧温度更趋均匀。 HTAC技术针对燃料种类或热值的不同,有单蓄热与双蓄热之分。 一般认为油类、高热值煤气及含焦油粉尘的热脏发生炉煤 气则只需或只能采用助燃空气单蓄热方式;清洁的低热值燃料(高炉煤气、转炉煤气)可采用双蓄热方式。 例如熔铝炉的平均热效率不到 20%,排烟热损失高达 50%以上。 虽然大型熔铝炉安装了空气预热器,但由于技术、价 格、寿命等原因,通常也只能将空气预热到 300℃左右,节能率只有 20%左右,仍有 30%以上的热量随烟气排放到大气中去,排烟温度普遍在 300℃以上。 采用蓄热式高温空气燃烧技术,不但克服了常规熔铝炉的缺点,将余热回收率提高到 70%90%,空气预热到 800℃左右,烟气排放温度低于150℃,达到余热回收的极限, 而且投资少,见效快。 蓄热式加热炉实质上是高效蓄热式换热器与常规加热炉的结合体,主要由加热炉炉体、蓄热室、换向系统以及燃料、供风和排烟系统构成。 蓄热室是蓄热式加热炉烟气余热回收的主体,它是填满蓄热体的室状空间,是烟气和空气流动通道的一部分。 在加热炉中,蓄热室总是成对使用,一台炉子可以用一对,也可以用几对,甚至几十对。 在国内的一些大型加热炉上,最多用到四十几对。 二、改造后技术优势 (一)炉温更加均匀 由于炉温分布均匀,加热质量大大改善,产品合格率大幅度提高。 (二)燃料选择范围更大 适合轻油、重油、天然气 、液化石油气等各种燃料,尤其是对低热值的高炉煤气、发生炉煤气具有很好的预热助燃作用,扩展了燃料的应用范围。 铝熔化燃油单耗指标在 60kg/。 (三)大幅度节能 由于烟气经蓄热体后温度降低到 150℃以下(特殊情况下可降至 70~ 80℃),将烟气的绝大部分显热传给了助燃空气,做到了烟气余热的“极限回收”,因此,炉子燃料消耗量大幅度降低。 对于一般大型加热炉,可节能 25%~ 30%;对于热处理炉,可节能 30%~ 65%。 (四) NOX生成量更低 采用传统的节能技术,助燃空气预热温度越高,烟气中NOx 含量越大;而采 用蓄热式高温空气燃烧技术,在助燃空气预热温度高达 800℃的情况下,炉内 NOx 生成量反而大大减少。 由于蓄热式燃烧是在相对的低氧状态下弥散燃烧,没有火焰中心,因此,不存在大量生成 NOx的条件。 烟气中 NOx含量低,有利于保护环境。 (五) 金属氧化烧损低 低氧燃烧的另一个好处是可降低被加热金属的氧化烧损。 此外,蓄热式燃烧还可以提高火焰辐射强度,强化辐射传热,提高 产品 产量 与质量。 三、市场分析 20xx年,该公司生产的产品经过了西安管材所、胜利石油管理局钻井处、质量监测中心、测井公司、钻井公司、供应处等联合鉴定组的产 品鉴定,其几何尺寸、力学性能、射 孔尺寸,现场使用等各项指标达到了同类产品的指标要求,并取得了 API SPEC 5CT(0582) 5D(0069)徽标使用证书。 钻杆公司在依靠“ ”这个品牌的同时,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为顾客提供满意的服务,用可靠的产品质量,在对局内外市场的开发上初步见到了效果。 钻杆公司年内生产的 179。 N— 80 套管、 Ф73179。 N—80油管销往局外市场,已分别占全年销售量的 26%和 55%。 胜利 钻杆公司生产的 179。 N— 80套管、Ф73179。 N— 80 加厚油管以被我们的客户销往到华北、新疆、海南、吉林、大港、大庆等六个油田。 目前产品销路较好,生产处于满负荷运转,产品远销美国 、 加 拿大 、英 国 、俄 罗 斯等 国家 ; 国内 在 满足供应情况下,远销新疆油田、华北油田、大港油田、吉林、大庆等 5 个油田,产品处于供不应求的局面。 市场占有率:目前在 51/2′套管的市场占有率 80%以上 , 7′套管的市场占有率 40%, 27/8′外加厚油管为 30% , 总的数量可达 万吨。 本项 目实施后,工艺流程得到优化,生产 成本 大幅降低,有利于产品在市场竞争取得优势与成功。 原料由原来相对昂贵运费较高的无烟煤变成价格低廉的天然气,不仅节约的原料成本,同时减少了原料运输产生的运费成本。 在市场竞争 中将更有优势,市场前景广阔。 第三章 项目区自然环境和区域条件 一、自然环境 (一)气候 项目区位属我国东部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基本气候特征是冬寒夏热,四季分明。 春季干旱多风,早春冷暖无常,常有倒春寒出现,晚春回暖迅速,常发生春旱;夏季,炎热多雨,温高湿大,有时受台风侵袭;秋季,气温下降,雨水骤减,天 高气爽;冬季,天气干冷,寒风频吹,雨雪稀少,多刮北风、西北风。 因地处平原,境内气候南北差异不很明显。 全年和夏季主导风向为南偏东风;冬季主导风向为西北风。 历年平均气温 ℃, 1 月为全年最冷月,平均气温为℃, 7月最热,平均气温为 ℃。 春季升温迅速,秋季降温幅度大。 气温年较差为 ℃,比同纬度内陆偏小;极端最高气温多出现在 6~ 7 月间,极端为 ℃;极端最低气温多出现在 1~ 2 月间,极端为 ℃。 绝对湿度各月 份 分布特点与气温相同,高温月 份 绝对湿度大,低温月 份 绝对湿度小; 历年平均绝对湿度为 百帕,最大平均绝对湿度出现在 7 月,平均值为 百帕,最小平均绝对湿度出现在 1月,平均值为 百帕。 相对湿 度,夏季受东南季风控制,相对湿度 8 月出现最大值,平均为 80%,春季气候干燥,相对湿度 4 月最小,平均为 55%,全年平均 65%。 历年平均降水量 ,历年最大年降水量 ( 1970 年),历年最小年降水量 ( 1965年),多年平均最大日降水量。 夏季降水量最多,占全年 %。 历年最大积雪深度 17cm,土壤最大冻结深度 64cm。 历年 平均蒸发量为。 季节分布是春大冬小,最大出现在 5 月,平均为 ,最小出现在 1 月,平均为。 (二) 地形地貌 项目区 地处黄河冲积平原 , 地势西高东低,南高北低,自然比降为 1/7000~ 1/120xx; 控制高程为 ~ ,自然高程为 ~。 项目区区域地形平坦开阔,但由于人类活动使原地貌形态略有改变。 (三) 水文 地表水 东营市境内地表水系比较单一,河流主要为客水,有黄河、支脉河、小清河和淄河等。 黄河横穿全市 138km,流域面积 5400km2,多年平均流量为 亿 m3,是东营市最为重要的民用和工业水源 ,也是项目区的最重要水源。 东营市境内多年平均水资源量 亿 m3,其中:地表 水资源量为 亿 m3,占该区域水资源总量的 %,构成水资源的主体。 而项目区的用水来源也主要来自黄河和水库蓄水。 地下水 区域内河床相冲积层巨厚,具有一定的贮水能力,但因受海水的侵入影响, 地下 水质 矿化度较高。 据有关部门物探表明,该 东营市 大部无浅层淡水资源,个别地段偶有淡水,水量甚微 , 亦均属非资源性 淡水。 深层淡水埋深约 500m 以上,近海滩地淡水埋深可达 2800m。 由于 境内地势平坦,地表坡降小,使地下潜水的水平运动受到迟滞,其排泄方式以蒸发为主;受区域大气降水和地表河流的影响,潜水埋深变化十分活跃。 该区地下水 类型为壤中潜水型, 深大约平均 1~ 2m, 标高 ~ ,地下水就主要受大气降水补给,并受地表灌溉水的影响,水位随季节变化而变化, 地下水位随年内降水量的大小而呈现出升降变化 ,变化幅度一般约为 1m。 由于受地形和海水的双重影响,其地下水含盐量较高,且排泄不畅,地下水水平运移缓慢。 因此,在项目建筑物设计与施工时应注意地下水对混凝土的侵蚀性。 (四)土壤和 植被 东营市 国土 范围大部分属于近代黄河三角洲,西部属于古代黄河三角洲和近代黄河三角洲的叠压部分,最东部属于 现代三角洲。 成陆年代及地下水矿化度均由西部向东部递减速。 土壤 以粉土为主,由于该区域蒸发量大于降水量,地下盐分易升至地表,导致土壤 盐 渍 化。 黄河三角洲的陆地面积每年以 的速度增长,在适宜的自然环境条件下,其植物资源不断地由陆地向海岸方向发展,各类植物群落 呈阶梯 演替 状态,项目区属于较高阶的植物种群。 (五) 地震 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 GB1836020xx),项目区的 动峰值加速度为。 由 于属于冲击平原,越过了地质活动剧烈地带,地应力小,近年来无震情和带来的灾害情 况。 地震设防烈度为 7 度,设计基本加速 度为。 地震动反应周期为。 (六) 土地利用现状 根据《东营市城市发展规划》及其他相关规定,本项目所使用的 土地利用方向已 被 规划为城市发展建设用地, 其具体功能为工业用地,因此 其选址建设符合《东营市城市发展规划》要求。 (七) 资源 项目区所处的 东营市矿产资源丰富,已发现不同类型的油气田 67个,石油总资源量达 75亿 t。 项目区 地下 还 蕴藏着丰富的盐矿和卤水资源,地下盐矿床面积 600km2,具 备年产 600 万 t 原盐生产能力,卤水储量约 74 亿 m3,且含有丰 富的碘、溴、锂等经济价值高的化学元素,为盐化工的发展可提供重要的原料。 东营 市海岸线全长 350km,滩涂总面积 1200km2,滨海湿洼地面积 107km2,浅海总面积 4800km2,适合发展水产业和养殖业。 同时还 具有丰富而独特的旅游资源,北部为以黄河入海口为代表的融广袤、古朴、新奇、野趣于一体的湿地景观, 项目区所在的 中 西 部为以气现代城市 与城郊农业 等为主体的人文景观,南部为以古齐文化为代表的人文和现代农业景观。 二、工程地质条件 工程地质勘测与地基处理 是基础性建设项目需要进行的首要基础性工作。 本项目所实施的全部工程都跟工程地质地基处理有着密切的联系,为了保证项目的顺利进行,本 报告将 着重 调查 项目区 的工程 地质状况 和 地基处理。 本项目 所处的东营市 经济开发区 ,位于黄河三角洲的 西南部,沉积地层主要由第四纪新近沉积土和一般沉积土组成,以含水量大,结构性强,各向异性和成层性为其主要特点。 由于 建筑物 是否能长久维持其稳固性 多与地基基础问题有关, 同时 基础工程费用与建筑物总造价的比例视其复杂程度和设计施工的合理程度可以变动于百分之几到百分之十几之间,因此要使 项目 建设达到优质标 准,准确地提供地质资料 与 合理的地基处理方法尤为重要。 (一) 活动性断裂与地震 区域地震地质背景 华北平原地震区是我国主要的地震活动区之一,区内地质构造复杂。 主要的活动断裂带包括北北东向郯庐断裂带,北北东 — 北东向河北平原断裂带以及北西西向燕山渤海断裂带。 受断裂构造控制,区内发育有一系列断陷和隆起。 由西向东为冀中、临清坳陷、沧县隆起、黄骅坳陷、埕宁隆起、济阳坳陷 、 渤海坳陷以及鲁西隆起。 这些断裂带和断陷隆起的差异构造运动是造成本区地震活动的重要因素,它们控制了区内的地震活动,表现出在构造运动活动强烈的断裂带内以 及断陷与隆起的边缘地区,地震发生 时 显示出成带性。 黄河三角洲地区处于郯庐断裂带、河北平原断裂带和燕山渤海断裂带三面包围的中间地带,其所在的济阳坳陷是一个新构造运动相对稳定的区域。 项目属济阳坳陷,东营凹区,在济阳坳陷内部,虽发育有一系列次级断裂和受断裂控制的凸起与凹陷,但这些构造的活动性一般较弱,对地震的控制作用也不明显。 历史上,济阳坳陷 内部 仅记载有 2次 4 级地震和一次 5级地震。 由此可见,黄河三角洲的地震危险,主要来自邻区的地震构造带内强震活动的影响。 区域主要活动断裂带的特征 郯庐断裂带是我国东 部 规模最 大的深大断裂带,也是本区域 周边 最主要的活动断裂带, 经过 黄河三角洲东部,是一 条对三角洲地区地震危险性影响重要的断裂带。 该断裂带南起湖北广济,向北经安徽的庐江、嘉山、江苏的宿迁、新沂、山东的郯城、安丘、穿过渤海和下辽河平原,一直延伸到东北的吉林和黑龙江省。 在我国境内长达 2400km,总体走向为北北走向。 断。油田钻杆热处理生产线节能改造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