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
叶变黄,叶片出现与叶脉平行的失绿黄色条纹,而叶脉仍保持绿色,黄色条纹可逐步扩大形成杂色斑点,叶片柔软下垂。 补救方法:叶面喷施 硫酸锰溶液,57 天 1 次,连喷 2 次,每亩喷肥液 50 公斤左右。 玉米缺硼症及补救方法玉米缺硼症状表现为:幼叶薄弱不展开,出现白色组织。 叶片容易枯死,老叶叶脉间有白色条纹;植株生长瘦矮。 补救方法:叶面喷施硼肥溶液 23 次,间隔 10 天左右喷 1 次,硼酸
1、米纹枯病在泗阳等地发生呈逐年加重趋势,已成为当地玉米主要病害之一。 一般发病田块减产 10左右,严重田块减产 30玉米纹枯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对春玉米的危害主要在籽粒形成期至灌浆期,对夏玉米危害时间长,从苗期(2 叶期)即发生危害。 该病主要侵害叶鞘和叶片。 基部叶鞘感病后,初在叶鞘基部产生淡褐色水渍状小斑,中央灰白色,边缘褐色;病斑多时,可形成云纹状灰白色大斑,使叶鞘腐败,叶片枯死
顶是影响玉米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严重时可造成 20减产,因此生产中应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和防止秃顶发生。 1、因地制宜,选用良种根据本地气候情况,结合不同品种的生育特点,选择粒大饱满、纯度高、紧凑型、丰产潜力大、双穗率高、抗性好的优良品种。 2、合理密植,增强抗性根据品种、土壤、栽培方法、气候因素,以建立高光效群体结构为目的,合理密植,既要保证有足够的成穗密度,又要保证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 3
个旧市植检植保站 5 月 14 日对个旧市卡房镇大黑山村玉米铁甲虫进行田间调查,被害株率 80%,严重地块,单株成虫量平均为 ,一般 (去年同期单株成虫量平均为 ),发生面积 2000 亩。 从调查结果看,今年玉米铁甲虫与去年迁入时间相近,发生程度较去年同期偏重,预计今年中等偏重发生,5 月下旬至 6 月上旬为成虫迁入高峰期。 药剂防治成虫、幼虫为主,人工捕杀成虫和割叶扫残为辅。
1、、巧治秃顶玉米果穗顶部常有一部分形不成籽粒的现象,俗称秃顶。 形成秃顶的原因主要是花丝授粉不良、孕穗期缺肥早衰等。 防止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点:米追肥应本着“前轻、中重、后补”的原则,玉米长到 15 片叶左右时,可随浇水 667 平方米(1 亩)施尿素 10 公斤或硝酸铵 1015 公斤;在玉米抽穗至灌浆期,667 平方米用 斤磷酸二氢钾和 斤尿素兑水4050 公斤,于下午进行叶面喷施
1、米缺粒表现为多种形式,一是果穗一侧自基部到顶部整行没有籽粒,穗形多向缺粒一侧弯曲;二是整个果穗结很少籽粒,在果穗上呈散乱分布;三是果穗顶部籽粒细小,呈白色或黄白色,称为秃尖,严重的秃尖可占整个果穗的一半以上,秃尖是玉米缺粒的主形式。 壤、营养与肥水、气候、栽培管理、病虫害发生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种由于不同品种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及对不良环境的抵抗能力不同
1、米铁甲虫属鞘翅目,叶甲科,是局部性发生的害虫。 玉米铁甲虫主要为害玉米,也能为害小麦、高粱、谷子。 野生寄主有看麦娘等。 此外,成虫通常取食茅草等禾本科植物。 月前在我国的分布有广西的龙州、大新、靖西、德保等 10余县和贵州省的罗旬、望膜县等。 近年来,在广西有逐渐向东南面扩展的趋势。 玉米铁甲虫为害玉米后,对产量影响很大,玉米叶片被害面积达叶面 1/4 时,该面片就呈现出枯白叶
1、提高玉米单产,除选用优良品种外,尤其要加强玉米中后期的田间管理,具体有以下几个要点:一、施好穗肥玉米穗肥就是玉米在抽穗前 10 天接近喇叭口期的追肥,此期玉米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速度最快,也是决定果穗大小,籽粒多少的关键时期,更是玉米一生中需肥量最多的阶段。 必须重施尿素 1012 公斤,尿素在 1520需 7 天左右分解,所以得提前追施,同时根据长势适时补充微肥,一般亩用
长快、需肥迅速、耐肥水等特点,所以必须根据其需要及时追肥,才能达到提高肥效,增加产量的目的。 (1)苗期管理。 为使玉米苗期达到“苗齐、苗匀、苗壮”的目的,苗期管理要突出一个“早”字。 麦套玉米在麦收后,要早灭茬、早治虫、早定苗,争主动,促壮苗早发。 (2)中期管理。 玉米苗期生长较缓慢,吸收养分数量较少,拔节后生长迅速,养分吸收量猛增,抽雄到灌浆期达到高峰。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玉米地里套种茶薪菇既可以满足临近城市的菜篮子工程又可以充分利用土地资源,使两种作物做到优势互补,每 667平方米可产茶薪菇 50006000 公斤,667 平方米效益可达到 3500 余元,主要栽培技术如下:1、选择土地平坦,背风向阳,水源便利的地块,适宜套种的玉米田。 2、栽培季节。 满足茶薪菇菌丝生长温度 1035,最适温度 2227;子实体形成及生长温度 1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