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轮
3、2Y =2Z 能量变化情况的研究。 当往试管中滴加试剂 Y 时,看到 U 形管中液面甲处下降,乙处上升。 下列关于该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该反应为放热反应生成物的总能量比反应物的总能量高该反应过程可以看成是“贮存”于 X、Y 内部的能量转化为热量而释放出来A BC D解析:由于试管中滴加试剂 Y 时,液面甲处下降,乙处上升,说明广口瓶内的压强大于大气压强,其原因是 X 2Y=2Z
2、学键使得一百多种元素构成了世界万物。 关于化学键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化学键是相邻原子或离子间的相互作用,它存在于分子、原子团中B离子键是阴、阳离子通过静电作用而形成的化学键C共价键只存在于共价化合物中D非金属元素的原子之间不可能形成离子键答案:下列化学键的物质,可能为单质的是()A只有离子键的物质B既有离子键,又有非极性键的物质C既有极性键,又有离子键的物质D只有非极性键的物质
2、(5)水溶液中 、H 、 不能大量共存(2014 广东理综,8B)()23(6)向 液中通入足量氯气:2 4 3=226 (2013海南化学,10C)()(7)将水蒸气通过灼热的铁粉,铁与水在高温下反应,粉末变红(2013 广东理综,23D)( )(8)向某溶液中滴加 液,溶液不变色,滴加氯水后溶液显红色,该溶液中一定含有 (2013江苏化学,13D)()(9)具有氧化性,所以
3、往溶液中滴入无色 液,溶液变红色C 和 物质的量之比为 51D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25解析:铁和氯化铁的物质的量分别是 据方程式 =3可知铁离子是过量的,剩余 离子,生成 铁离子,所以正确的答案选 B。 答案:含有 酸性溶液中通入足量的 白色沉淀生成,过滤后向滤液中滴入 液时,无明显现象,由此得出的正确结论是()A白色沉淀是 色沉淀是 混合物C白色沉淀是 已全部被 化成 2
2、(9)实验室快速制取氯气可以采用高锰酸钾与浓盐酸的反应。 ()(10)在实验室中制取纯净、干燥的氯气,可以使制得的气体依次通过浓硫酸、饱和食盐水。 ( ) 1某城市以“液氯泄漏”作为应急预警演习的项目,演习时下列防护措施不正确的是 ()A及时向上风口和地势较高处转移疏散人群B及时戴上用烧碱溶液浸湿过的口罩C用高压水枪向泄漏口附近喷洒稀碱液
3、酸混合: 4H =2H 2O 3D将铁粉加入稀硫酸中:26H =23H 2解析:B 项除生成 外还生成 ,C 项没有配平, D 项生成 而不是。 答案:图所示,向一定量的铁粉中加入一定体积 12 1 的硝酸并加热,待反应结束时,下列微粒在体系中一定大量存在的是() H 3A只有 BC D解析:浓 始生成的还原产物是 且若铁少量时,还原产物只有 铁过量时,氧化产物是 ,当 化产物是。
4、体和蓝色溶液红棕色气体和蓝色溶液由此推出本次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的产物是()AB定有 能有 D一定有 能有 H 2还原 成红色固体,可能是 的一种或两种,产物中加入稀 明产物中含 酸性条件下:2= 不能证明产物中是否含有 案:“绿色化学”的主要内容之一是指从技术、经济上设计可行的化学反应,使原子充分利用,不产生污染物。 下列化学反应符合“绿色化学”理念的是 ()A制 u2H 2) O 22H
3、学中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产物略去),则 A、E 可能的组合为( )液、)2 溶液、H) 2 溶液 2C 液、 BC D答案:、B、C 、 X 均为中学化学常见物质,一定条件下它们有如图所示转化关系(部分产物已略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 X 为 C 可能为 溶液B若 X 为 液,则 A 可能为 A、B 、 C 均为焰色反应呈黄色的化合物,则 X 一定为 X 为
2、。 ()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硫是一种淡黄色的能溶于水的晶体B硫的化合物常存在于火山喷出的气体中C硫在空气中燃烧的产物是二氧化硫,在纯氧中燃烧的产物是三氧化硫D硫与过量的氧气反应得到的是三氧化硫答案:列物质中,不能由单质直接化合生成的是()H 2SA BC D全部解析:2 u 和 S 不能直接化合生成 O 2= = = = = 者不能直接化合生成 2者不能直= = = = =点 燃
2、由于铝不与浓硫酸反应B浓硫酸有强氧化性,常温下与 生剧烈的反应C浓硫酸不可用来干燥 体,因其具有强氧化性D浓硫酸使胆矾晶体变为白色粉末,表现了浓硫酸的脱水性答案:浓硫酸与下列物质作用时,既表现氧化性,又表现酸性的是()红热的木炭 H 2S 气体 使木材炭化 5 对铁、铝的钝化A BC D以上答案均不正确解析:与木炭、H 2S 反应及 l 钝化时浓硫酸只表现氧化性;浓硫酸与 是浓硫酸的脱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