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管理学
法规具备经济法的基本属性。 3.工商行政管理法律、法规是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行政执法的法律依据。 4.工商行政管理法律、法规具有广泛性和综合性。 (六 )工商行政管理法律、法规的作用 工商行政管理法规在工商行政管理工作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以下四个方面: 1.规范市场主体的行为。 (1)规范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在行使国家赋予的职能时的行为
科层组织理论( 1)揭示了组织和权威的关系,划分了权威的类型(传统权威、超凡权威、合理 合法权威);( 2)归纳了科层制组织的基本特征,即实现 劳动分工、明确规定组织成员的权利与责任;各种公职或职位按权利等级严密组织起来,形成指挥体系;通过正式考试的成绩或在培训中取得的技术资格来挑选组织成员;实行任命制,只有个别职位才实行选举制;公职人员必须是专职的,有固定的薪金收入
) A.行政组织 B.行 政执行 C.行政沟通 D.行政决策 13 4.谋求最大效益、追求最优选择的决策模式是( ) A.渐进决策模式 B.混合扫描决策模式 C.有限理性决策模式 D.理性决策模式 5.执行工作的关键环节是( ) A.计划 B.动员 C.协调 D.指挥 6.在行政执行的若干环节中,其关键环节是( ) A.计划 B.指挥 C.协调 D.控制 7.行 政监督的对象是( )
义建设时期的国家行政组织理论有: ①建立了议行合一的国家行政制度。 ②提出了国家公务员制度理论。 ③系统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民主集中制理论。 ④提出了首长负责制和岗位责任制理论。 ⑤提出了富有中国特色的中央与地方政府关系理论。 ⑥完善了马克思主义精简和改革政府机构的理论。 ⑦提出了理顺党政关系,实现政企分开、政事分开的理论设想。 ⑧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宏观调控体系的理论。
行政管理任务而进行的组织活动和运行过程。 就静态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行政组织,除政府行政组织外,还包括立法、司法、企业、事业等部门及社会团体中有行政性职能的机构。 狭义行政组织,则专指为推行政务,依据 11 宪法和法律组建的国家行政机关体系,是国家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民 间组织: 是自愿组成,为实现共同意愿、按照章程开展活动的非营利性社会组织。 非正式组织:
决策模式) 】 西蒙认为,理性决策模式,不符合实际,提出了满意决策模式,特点: ,但也有其局限性 5 理性分析进步性, … 但有其局限性,它要求信息的全面性和绝对准确性,要求备选方案的不可遗漏性,要求价值标准的单一性,实际不可能做到 代替最优准则 对其评价: 强调实际可行性;但是,满意带有主观色彩, …… . 【 渐进决策模式 】 林徳布洛姆,认为决策理性分析有很大的局限性:
常规性决策,是指决策者对所要决策的问题无法可依,无章可循,无先例可供参考的决策,是非重复性的、非结构性的决策。 5个人决策: 在进行行政决策时,由行政领导者一个人所作出的决策,叫做个人决策。 ※ 5集体决策: 是指在进行行政决策时,由行政领导集体所做出的决策。 ※ 5经验决策: 是指决策者对决策对象的认识与分析,以及对决策方案的选择,完全凭借决策者在长期工作中所积累的经验和解决
政管理机构的总体规模。 划 5 篇二: (自考 )00277【行政管理学】复习资料 __05 高教版 _胡象明 一、行政的三种含义: 与立法、司法相对应的 “行政 ”与政治相对应的 “行政 ”。 与管理相对应的行政。 二、行政管理的含义:是指政府行政机关依法对公共事务及其内部事务管理的总和。 三、行政管理学产生于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 威尔逊在 23 1887年发表的《行政研究》一文
,则专指为推行政务,依据宪法和法律组建的国家行政机关体系,是国家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民间组织:是自愿组成,为实现共同意愿、按照章程开展活动的非营利性社会组织。 19 非正式组织:是正式组织内的若干成员由于生活接触、感情交流、情趣相近等产生的交互行为和共同意识,并由此形成自然地人际关系。 行政组织机构 : 指构成行政组织 各要素的派和和排列组合方式。 它包括行政组织各成员、单位
有三方面 : ( 1)增强全社会的应急处置意识:社会主体对危机意识的增强,有利于形成一种社会性的危机管理氛围,使组织在这一氛围下不会轻易忽视对突发事件的管理,不会使自身成为突发事件的诱因。 ( 2)加强组织与社会之间的沟通与合作:突发性实际的影响具有社会效应,涉及范围广泛,跨越领域多,时间压力大,仅仅依靠单一主体来应对和解决是难以实现的。 共同参与管理成为每一次突发事件中应急主题的最佳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