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
教师应具备的条件,并做为自身的努力方向;三是使师范生掌握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懂得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重要意义,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本章注意在知识教学的同时对师范生进行思想教育。 [重点难点 ] 教师的任务,劳动特点 教师应具备的素质 教师和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 位(难点) 第一节 教 师 “师者,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周礼》) “智如泉源,行可以为仪表者,人之师也”(《韩诗外传》) “师者
均不得分。 试题示例: 66.下列心理现象中,属于学习的有 A.儿童进入青春期后出 现变声 B.运动员吃兴奋剂提高了成绩 C.昆虫形成对光收缩身体的条件反射 D.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67.感觉阈限测量的基本方法有 A.恒定刺激法 B.调整法 C.等级法 D.最小变化法 三、简答题: 76~ 80小题,每小题 10分,共 50分。 试题示例: 76.简述需要与动机的关系。
D.皮亚杰 E.布鲁纳 8.研究表明,超额学习程度达到( )时,效果最佳。 A. 50% B. 150% C. 100% D. 120% E. 200% 9.学习中所谓的“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是知识的( )在理解中的表现。 A.系统化 B.概括化 C.变式 D.比较 E.抽象化 10.对心智技能最早进行系统研究的是苏联心理学家( )。 A.加里培林 B.加涅 C.安德森 D.华生 E.桑代克
认知策略起着控制执行的作用,控制自己的内部行为。 √ 60、头脑风暴法是一种集体激励的策略。 √ 6 “ 道德两难论 ” 是柯尔伯格研究道德发展问题的主要方法。 √ 6品行不良问题主要出现在青年期。 6 “ 学 ” 主要指获取知识技能, “ 习 ” 主要指巩固知识技能。 √ 6华生认为学习是由强化练习引起的潜在反应能力的较为持久的改变。 6在知识、技能、行为方面的临时性变化也是学习。
A D A B 46- 50 B C B D B 51- 55 C A D D B 56- 60 A D D B C 61- 65 D C C B D 二、多项选择题 66. CD 67. ABC 68. ABC 69. ABC 70. AD 71. AC 72. ACD 73. ABCD 74. BC 75. ACD 三、简答题 76.知觉实质上就是一种模式识别
与相关问题。 发展心理学 一、 发展心理学概述 (一)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二)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任务 6 (三) 发展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1 . 横断研究 2 . 纵向研究 3 . 聚合交叉研究 4 . 双生子 研究 (四) 发展心理学的历史 1 . 近代西方儿童心理学产生的历史原因 2 . 从儿童发展到个体毕生发展研究 二、 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 (一) 心理发展的主要理论 1 .
这个年轻 人说:“我不想跟你们去,我可能会被杀死,我的亲戚朋友都不知道我去那里,不过你„„”。 他转向另一个人说:“可以跟他们一起去”。 因此,一个年轻人就跟他们走了,另一个年轻人回家了。 当战士们沿河而上,到达卡拉马另一端的村庄。 村庄的人涉水而来,开始战斗,许多人因此被杀死。 就在此时,这个年轻人听到其中的一个战士说:“快,我们回家去。 那个印第安人被打死了。 ”这时年轻人想:“哦
晕轮效应 俄国著名的大文豪普希金曾因晕轮效应的作用吃了大苦头。 他狂热地爱上了被称为 “莫斯科第一美人 ”的娜坦丽,并且和她结了婚。 娜坦丽容貌惊人,但与普希金志不同道不合。 当普希金每次把写好的诗读给她听时。 她总是捂着耳朵说: “不 要听。 不要听。 ”相反,她总是要普希金陪她游乐,出席一些豪华的晚会、舞会,普希金为此丢下创作,弄得债台高筑,最后还为她决斗而死,使一颗文学巨星过早地陨落。
母会一次、两次、三次,甚至四次、五次重复对一件事作同样的批评,使孩子从内疚不安到不耐烦最后反感讨厌。 被 “逼急 ”了,就会出现 “我偏要这样 ”的反抗心理和行为。 因为孩子一旦受到批评,总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恢复心理平衡,受到重复批评时,他心里会嘀咕: “怎么老这样对我。 ”孩子挨批评的心情就无法复归平静,反抗心理就高亢起来。 可见,家长对孩子的批评不能超过限度,应对孩子 “犯一次错,只批评一次
性 ; 3、 适应培养的阶段特征 , 正确使用语言 第八章学习策略 第一节 学习策略概述 1、 定义: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的方案 . 2、 特征: ① 是学习者为了完成学习目标而积极主动地使用的 ② 是有效学习所需的 ③ 是有关学习过程的 ④ 是学习者制定的学习计划 ,有规则和技能构成 3、 分类:认 知策略、元认知策略、资源管理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