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
渐下降的趋势。 A. 流体智力 B. 晶体智力 C. 一般智力 D. 特殊智力 二、多选 11. 具体运算阶段儿童思维的特点是( ) A. 形成了守恒的概念 B. 获得了观点采 择能力 C. 能够进行假设性逻辑推理 D. 能够进行辩证逻辑思维 E. 能够进行系统性的逻辑推理 12. 研究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的策略有( ) A. 序列研究 B. 双生子研究 C. 跨文化研究 D. 收养研究 E.
意力的特点集中表现在 ( ) 二、多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每小题 2分,共 10 分 ) ( ) 差异性 ( ) 、设置学习目标、选择恰当的学习方法等,都属于 ( ) 细加工策略 ( ) ( ) 三、名词解释 (每小题 4分,共 20 分 ) 四、简答题 (每小题 5分,共 30分 )。
A. 经典条件反射 B. 观察学习 C. 平衡过程 D. 内化 E. 操作条件反射 12. 适用于研究儿童心理发展的稳定性的实验设计有( ) A. 横向研究 B. 跨文化研究 C. 纵向研究 D. 收养研究 E. 序列研究 13. 采用 “陌生 情景 ”研究法,可将儿童依恋类型分为( ) A. 安全依恋型 B. 敏感依恋型 C. 回避型 D. 矛盾型 E. 中间型 14.
试 北师大研究方法 (20200226 06:36:08) 标签:北师大 考研真题 心理学 分类:心理学资料 一 .简答题( 12 题每题 5 分, 310 题每题 10 分,共 90 分) ,绘制相关散点图有何意义。 ?。 为什么它们可以表示不同年龄和群体成员智力水平的高低。 它的局限是什么。 测验最主要的质量指标是什么。 回归方程中的自变量 X 和因变量 Y 是否肯定有因果关系。
迁移的定义。 9. A.认知结构、态度、年龄、智力均属个人特征。 10. D.根据迁移发生的方式,迁移又可分为特殊迁移和非特殊迁移。 11. D.由于具有较高的概括水平的上位经验与具有较低的概括水平的下位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而发生的迁移称为垂直迁移,见垂直迁移的定义 二、填空题 1.顺向负迁移 2.认知结构外景环境与主体的相互作用 3.顺向迁移、逆向迁移 4.促进阻碍
前对教学设计效果的() ,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的()以及在教学之后的检验和反思。 三、简答题 1. 20 世纪 80 年代以后 ,教育心理学研究成果集中体现在哪些方面 ? 2.请简述教一学过程的五种要素。 四、论述题 1 .请分析教一学过程中存在的三种过程。 2 .联系实际说明学习教育心理学的意义。 《教育心理学》第一章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A.教一学过程的三种过程是学习过程
形成。 (3)学习的基本规律主要有效果律、练习律和准备律。 3.桑代克主张的学习应遵循的三条重要原则是: (1)效果律。 在试误学习的过程中,如果其他条件相同,在学习者对刺激情境做出特定的反应之后能够获得满意的结果时,其联结就会增强;而得到烦恼的结果时,联结就会削弱。 (2)练习律。 在试误学习的过程中,任何刺激与反应的联结,一经练习 运用,其联结的力量逐渐增大;如果不运用
在心理学上称为高原现象。 9. C.见学习精要中原型操作阶段的定义。 10. D.技能形成过程中,练习的成绩时而上升、时而下降的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为起伏现象。 11. C.见学习精要中原型操作阶段的定义。 12. D.见学习精要中原型内化阶段的定义及其特点。 13. C.阅读技能属于心智技能。 14. D.动作方式对各种变化的条件具有高度的适应性,动作执行达到高度的完善化和自动化称为操作的熟练。
划策略、监视策略和调节策略,故学习策略不属于元认知策略,而元认知策略则是一种学习策略。 10. c.见学习精要第二节,元认知策略包括计划策略、监视策略和调节策略,故制定自我学习计划、实施自我监督以及自我调控的策略是元认知策略。 11. A.生成性学习就是要求学生对学习材料进行重新加工,产生新的理 解。 12. B.见学习精要中学习策略的基本特征,学习策略是学习者制定的学习计划,由规则和技能构成。
故属于原型启发。 3. C.见学习精要中问题解决的四个步骤,最后一个步骤是检验假设。 4. D.与有结构问题相反,已知条件与要达到的目标都比较含糊,不易找出解答线索的问题称为无结构问题。 5. c.根据现有问题状态与目标状态的相似关系,依据经验或直觉选择解法的假设方式称为启发式方法。 6. B.通过集体讨论,使思维相互撞击,进发火花,达到集思广益的效果的思维训练方法称为头脑风暴法。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