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
_____。 (4) 上述转化实验直接证明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DNA 被 D NA 酶分解 DNA 是肺炎双球菌的遗传物质 考点 二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和特点 赫尔希和蔡斯通过 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DNA 是遗传物质,实验包括六个步骤: ① 噬菌体侵染细菌 ② 用35S 或32P 标记噬菌体 ③ 上清液和沉淀物的放射性检测 ④ 离心分离 ⑤
练读问句:“植物靠的啥办法。 ” 朗读课文 学习第 5自然段。 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 5自然段。 学生边读边思考:蒲公英、苍耳、石榴、豌豆妈妈的办法是什么。 好在哪
一个草莓,风筝的翅膀上写着: “ 祝你幸福。 ” 纸船和风筝让他们俩成了好朋友。 松鼠和小熊住在一座山上。 松鼠住在山顶,小熊住在山脚。 山上的小溪往下流,正好从小熊的家门口流过。 松鼠折了一只纸船,放在小溪里。 纸船漂呀漂,漂到小熊的家门口。 小熊拿起纸船一看,乐坏了。 纸船里放着一个小松果,松果上挂着一张纸条,上面写着: “ 祝你快乐。 ” 小熊也想折一只纸船送给松鼠,可是纸船不能漂到山上去
2、 9向硫酸酸化的 3 溶液中逐渐通入 体,可能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S 2 2 4H +=22H 2O2+H 2S=2 S2H +3 5H 2S2H +=3S +6H 2O+7 10H 2S8H +=70S +14H 2O+5 8H 2S4H +=5S +10H 2 B C. D 10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A图 1 表示 1 L 的 液加水稀释至 VL, 变化B图 2
2、H 2(g)+O2(g) =2g) H 1 C2OH(l)+O2(g) =2g)+4H2(g) H =1D=l)+ H=110A、B、C 、 D、E、F 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六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已知 A、B、C 同周期,C、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 2 倍。 C 元素与氢元素可形成 10 电子的负一价阴离子,D 的单质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金属。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简单离子的半径:EF
2、关于实验方法或装置说法正确的是A用玻璃棒蘸取氯水点在干燥的 纸上,测定该溶液的 取 入 100量瓶中,加水至刻度线,配制 1 的 液C用甲装置分离 液反应生成的碘D用乙装置检验溴乙烷与 溶液共热产生乙烯10X、Y、Z、W 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 其形成的小分子化合物 2 2子内各原子最外层电子都满足稳定结构。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Y、Z 、 W 的原子半径的大小关系为:WY Z
3、移动11某无色溶液中只可能含有、+、 、 、2 、2 离子中的若干种(忽略水电离出的 H+、 ) ,依次进行下列实验,且每步所加试剂均过量,观察到的现象如下:(1)用 纸测得溶液的 于 7(2)向溶液中滴加氯水,再加入 荡,静置后, 层呈橙色(3 )向所得水溶液中加入 溶液和稀 白色沉淀产生(4)过滤,向滤液中加入 液和稀 白色沉淀产生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肯定含有的离子是
2、(其合成示意图如右图所示) ,其特殊的电子结构将有望广泛应用于电子材料领域。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六炔基苯的化学式为 炔基苯和石墨炔都具有平面型结构C六炔基苯和石墨炔都可发生加成反应D六炔基苯合成石墨炔属于加聚反应9被誉为“矿石熊猫”的香花石,由我国地质学家首次发现,它由前 20 号元素中的 6 种主族元素组成,其化学式为 中 X、Y 、Z 为金属元素, Z 的最外层电子数与次外层电子数相等
2、反应,可制得甘油三酯最多有(不考虑立体异构)A5 种 B6 种 C7 种 D8 种10镁铝合金(7一种潜在的储氢材料。 该合金在一定条件下完全反应吸氢(化学方程式为:77= 127到混合物 G(组成为 127。 足量稀盐酸反应放出 体积(标准状况)为A B C D种短周期主族元素 X、 Y、Z、W、R。 X 的原子半径是短周期主族元素中最大的,Y 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 m,次外层电子数为
2、子移向正极B该电池所产生的电压低,使用寿命比较短C聚 2乙烯吡啶的复合物与有机物性质相似,因此聚 2乙烯吡啶的复合物不会导电DP 2极正极的反应为:P 2VP 2e =n1)I 22列图示箭头方向表示与某种常见试剂在通常条件下(不含电解)发生转化,其中六步反应均能一步实现的一组物质是选项 W X Y 2 O a u u(D 周期元素 A、B、C、 D 原子序数依次增大,C、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