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
c) 将使用后的物品浸泡于 1 mol∕ L氢氧化钠溶液内作用 60min,去除可见污染物,清水漂洗,置于开口盘内,下排气压力蒸汽灭菌器内 121℃灭菌 60min 或预排气压力蒸汽灭菌器 134℃灭菌 60min,然后清洗 ,并按照一般程序灭菌。 被感染朊病毒患者或疑似感染朊病毒患者高度危险组织污染的低度危险物品和一般物体表面应用清洁剂清洗,根据待消毒物品的材质采用 10000mg/L
详见附录 C、 D、 E)。 工作人员上班按规定着装,服装整洁。 进出消毒供应中心( CSSD)及内部各区域应按规定更换工作鞋,非本科人员未经允许禁止入内没再去污区工作必须戴防护手套,戴手套前后和工作开始前、结束后应洗手或进行手消毒。 工作区域严格划分去污区、检查、包装及灭菌区和无菌物品存放区。 区域设实际屏障。 工作人员不得来回穿越。 辅助区域和检查、包装及灭菌区和无菌物品存放区每
清晰,每周更换 2 次,容器每周灭菌 2 次。 六、 各种注射、抽血,严格执行一人一针一管一用一灭菌(包括皮内注射),操作人员每处置一病人后,必须进行洗手或用快速手消毒剂揉搓双手,防止交叉感染。 七、 每日各种治疗操作完毕,须进行卫生处置,用含 500mg/L 有效氯消毒液擦拭台面、治疗车,保持清洁卫生,擦拭用具专用。 八、 保持室内地面应清洁、无污物,有专用清洁用具,地板进行湿扫,污染时用含
3 出瓶处(第一、二、三批次) L1, L12, L13 L2, L22, L23 L1’ , L1’ 2, L1’ 3 L2’ , L2’ 2, L2’ 3 封口处( 万级下局部百级 ) 进瓶处(第一、二、三批次) M1, M12, M13 M2, M22, M23 M1’ , M1’ 2, M1’ 3 M2’ , M2’ 2, M2’ 3 出瓶处(第一、二、三批次) N1, N12, N13
建立消毒、灭菌药械的采购和出入库登记制度并由专人负责。 五、购进医疗器械时应当进行进货验 收,详细填写医疗器械验收记录。 医疗器械验收记录应当包括产品名称、规格(型号)、生产厂商、供货单位、生产批号(出厂编号或序列号或生产日
朊病毒活性的清洗剂)或其他安全的方法去除可见污染物,然后浸泡于 1 mol∕ L 氢氧化钠溶液内作用 60min ,并置于压力蒸汽灭菌 121℃ ,30min;然后清洗,并按照一般程序灭菌; 11 c) 将使用后的物品浸泡于 1 mol∕ L氢氧化钠溶 液内作用 60min,去除可见污染物,清水漂洗,置于开口盘内,下排气压力蒸汽灭菌器内 121℃灭菌 60min 或预排气压力蒸汽灭菌器
0HZ,连接方式正确,触点牢固,有良好接地。 c、辅助设施配套情况: 压缩空气进气系统包括:螺杆式空 气压缩机、储气罐、冷干机、精密过滤器等,可提供无油洁净压缩空气,压力:。 d、臭氧发生器安装位置:按设备平面布局图将其安装在空调机房内,将臭氧化气体,通过管 道 ,直接连接到空调机组中效过滤器后送风段,充入 HVAC 系统的中,然后被送到各洁净室。 e、臭氧发生器主柜基本水平
毒产品,其成分和浓度与实际生产和销售的相同。 ( 2)提供受试样品与毒性有关的物理、化学性质的资料,以及消毒剂的配方、主要成分的化学结构和含量、 pH 值等,但 植物成分组配的消毒剂可不提供化学结构。 ( 3)进行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用受试物 根据不同毒理学试验的目的 , 采用相应的受试物。 1)在急性经口毒性试验、急性吸入毒性试验、亚急性毒性试验、致突变试验、亚慢性毒性试 验、致畸胎试验
序 客房内用过的杯具每日一换。 房间内使用过的脏杯具由服务员交与消毒员更换消毒杯具,由消毒员在消毒间内进行统一的清洗、消毒。 消毒必须按照一洗、二清、三消毒、四保洁的程序,严格执行 一、洗: 1 收回的脏杯具先放入有专用洗涤液的水池里浸泡; 2 用专用杯刷逐个洗刷(要注意里外和死角处); 3 在洗涤
供应室各级人员职责 一、 护士长职责 1. 在总护士长领导下,负责组织医疗器材、敷料的准备、保管、供应和行政管理工作。 2. 督促本科室人员贯彻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严防差错事故。 3. 定期检查高压灭菌器的效能和各种消毒液的浓度,经常鉴定器材和消毒效果,发现异常,立即上报检修。 4. 负责岗位日常工作的人力安排,参与日常工作的推进和质量检查,提供人员的工作考核、考勤情况。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