箱梁
箱梁 挂蓝 悬浇施工技术方案 12 力粗钢筋及管道安装时,在钢筋中间每隔 1m 设置定位筋保证粗钢筋位置准确。 预应力粗钢筋施工时严禁电气焊。 17墩临时固结粗钢筋施工时一并接长。 纵向管道安装时严格按设计的座标定位,每 50cm 设一道定位 网片 ,定 位 网片固定在顶板或腹板钢筋上,要求焊接牢固可靠,以保证管道顺畅,位置准确。 管道接头采用外接头 ,并 与波纹管缠密实,不得使用内接头
、模板和方木验算 模板强度和刚度验算 底模采用 2500mm 1200mm 15mm木胶合板,模板下纵向方木净间距为 18cm。 33 腹板下模板承重最大,腹板下线荷载为: mKNq /)()( mKNqlM 22m a x 木材容许应力取[σ] =12MPa 截面模量: W=bh2/6=1 179。 模板应力σ = Mmax/W=<[σ] =12MPa
底板面的抹平工作要确保底板层厚度。 在底板、腹板砼浇筑时,移动布料管时,应用编织袋把管口暂时封堵,避免砼料散落在内模或侧模模板上,及时清除残留在下料处模板面上的砼,避免因残留的砼夹杂在顶板原砼内,造成外观质量缺陷。 按规范要求,控制砼浇筑前温度,应维持在 5℃至 28℃,入模温度不宜超 过 28℃并不应大于 30℃,新浇砼与已硬化砼之间的温差不大于 15℃~ 20℃,砼入模后 30min
箱梁纵向钢束:顶板 T 构静定束、底板合龙束采用 15φ 低松弛钢绞线,内径 φ 90mm 波纹管成孔, M1515 锚具锚固; T 构腹板束及边跨顶板合龙束采用 12φ 低松弛钢绞线,内径 φ 90mm 波纹管成孔, M1512 锚具锚固;中跨顶板合龙束采用 9φ 低松弛钢绞线,内径 φ 80mm 波纹管成孔, M159锚具锚固;除边跨受干扰部分钢束采用单端张拉外其余均采用双端张拉
木模,模板用吊车安装。 砼 在 集中拌和场拌制后,采用搅拌运输车运至现场,砼输送泵将砼泵送入模。 采用穿心式千斤顶张拉 预应力束。 ① 对场内泥浆排放沟或水坑或淤泥进行换土,然后整平场地用压路机压实后,再铺一层 15cm 厚 水泥稳定砂砾 ,压路机 进行 压实。 ②支架搭设与预压 支架采用轮扣式钢管支架搭设,要求支架的构件连接尽量紧密,以减小支架变形。 安装前按图纸要求检查支架的尺寸
千斤顶及工具锚,安装工具锚夹片时同样用铁锤将夹片均匀打入工具锚内。 在进行以上作业时,千斤顶悬挂在铁架上,调整锚圈、垫板及千斤顶位置,使孔道、锚具和千斤顶三者之间轴线相吻合。 B、将清洗过的夹片,按顺序依次嵌入锚孔钢绞线周围,夹片嵌入后,人工用手锤轻轻敲击,使其夹紧预应力钢绞线,夹片外露长度要整齐一致,并标 下夹片尾部钢绞线的初始位置标记;然后套入限位板,使其与夹片端部垂直接触。 C、安装千斤顶
加 载。 每级加载 从预压砂袋布置完成后, 到 开始预压的稳定时间不少于 24 小时; 中间每级加载完成后,对支架进行一次观测 ; 最后一级加载完成后要进行 24 小跟踪观测, 连续观测 至 7 天以上且 最 后 3 天沉降量累计小于3mm 为止。 每次观测都要根据观测记录计算支架在两次观测时间之间的沉降情况。 预压持载时间 可 根据支架 形变 观测情况确定,若沉降量或支架形变没有趋于平缓
往中间进行,保证混凝土在距端部 3m左右时收口。 混凝土捣固工作人员持证上岗,捣固时注意不能过捣和漏捣。 振动棒注意不能碰撞模板、钢筋和波纹管。 附着式振动器采用间隔振动,不能连续,即:振动 5秒停止,间隔 2分钟后再振动 3秒,如此循环。 循环次数依实际情况确定。 梁体混凝土浇筑完成且收浆抹面后,采用覆盖土工布、洒水养护,拆模后要 继续洒水养护至规定要求;当气温低于 5℃时,覆盖保温,不得洒水
车运送, 卸 入料斗后龙门吊送入模内;混凝土搅拌前由试验室检测砂石料含水量,计算施工配合比,并将施工配料单 报监理工程师复核;试验人员在拌合站应控制好混凝土拌合时间( 分钟), 首盘混凝土搅拌后现场检测坍落度, 符合批复配合比坍落度要求 后才能正常拌合混凝土。 罐车运送混凝 土倒入料斗后,再次检测坍落度,保证坍落度 损失在允许范围内 后才能入模。 混凝土浇筑采用分段( 左右)分层(底板
壁有无破损等,四川巴中至南充(南部)高速公路 D5 合同段 预制梁施工技术方案 12 如有破损,应及时用粘胶带修补。 外模及内模采用工厂制作,现场拼装,所有模板的尺寸、刚度、平整度等均符合《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中 质量检验钢模板制作要求。 砼浇筑 在 T 梁每端支点位置的翼缘板根部预留 2 个 8*12cm 的钢丝绳通过孔,以利架梁时穿过捆梁绳索。 每片大梁预埋件应注意不得遗漏。 钢筋、波纹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