箱梁
核查 ,并按有关标准的规定取样和复验。 经检验合格的原材料方可使用,对于检验不合格的原材料,必须按有关养 护 质 量 检 验 10 规定清除出厂(场)。 B、混凝土用水泥、矿物掺合料等必须采用散料仓分别存储。 袋装粉状材料在运输和存放期间必须用专用库房存放,不得露天堆放,且特别注意防潮。 C、混凝土用粗骨料必须按要求分级采购、分级运输、分级堆放、分级计量。
预防措施 ( 1) 加强模板验收,防止漏浆,重复使用模板须仔细清理干净,均匀涂刷隔离剂,不得漏刷。 浇砼时安排专人浇水湿润模板。 ( 2) 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精确计量,充分搅拌,保证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 禁止在施工现场任意加水。 ( 3) 选择合适的混凝土坍落度和粗骨料粒径,加强振捣,振捣时间( 15~ 混凝土缺陷处理方案 6 30s)以混凝土不再明显沉落表面出现浮浆为限。 ( 4)
C20 混凝土垫层并进行荷载试验,满足设计承载力要求后搭设支架,防止支架发生沉降。 支架顶上铺设纵向 10cm315cm 方木分配梁,间距 60cm 横向铺设 10cm315cm 方木,间距 20cm,顶铺设底模,底模标高利用顶托调整。 支架详见下页图所示。 、支架搭设完成后要根据设计要求进行预压,预压采用砂袋加载,以便在施工中消除支架非弹性及弹性变形。 并根据设计要求和预压结果调整底模标高
墩柱中心线开始,对称架梁,架设顺序: 20 米梁 4 5 6; 25 米梁 7 8 9 10 11 12; 预制梁吊梁工艺: 沿跨线桥左侧修筑 8 米宽施工便道,运梁车每次运梁 1~2片,在吊装跨中施工便道停车,两台 80t汽车吊停在吊装跨两端,起吊点按设计要求设于预制梁两端 80cm处,采用兜底捆绑吊装。 由现场施工员统一指挥,同时起吊,同时移梁,同时落梁。 汽车吊移梁时吊臂不宜大于 450
板内安装完毕后,应将其端部封闭好,防止水或其他杂物进入。 预应力筋安装: ① 预应力筋可在浇筑混凝土之前或之后穿入管道,将几根钢束编束后整体、逐一装入管 道中。 穿束前应检查锚垫板和孔道,锚垫板应位置准确,孔道内应畅通,无水和其他杂物。 ② 预应力筋安装后的保护: 8 1)对在混凝土浇筑及养生之前安装在管道中但在下列规定时限内没有压浆的预应力筋,应采取防止锈蚀或其他防腐蚀的措施,直至压浆。
存档备案。 、 试验台帐 ① 试验台帐是各种试验数据结果的归纳总结,是寻求规律了解质量信息和核查工程项目试验资料的依据之一。 ② 试验委托所送的试件进行编号,填写试验台帐,按试验台账将试件送相关专业组进行试验,试验完毕后根据试验结果对试验台帐进行分析,并给有关部门提供所得的技术信息。 、 砼试件 ① 取样 (a)当日生产的砼,均应按批次、批量取样,批量的取样频率按规范及监理要求执行 25m 及
用,在拌和时其溶液与水同时加入。 混凝土随拌随用,搅拌与泵送能力相互匹配。 搅拌过程中,如因故障中断时,视停机时间决 定混凝土是否使用。 采用泵送运输,泵送距离不大于混凝土输送泵允许最大距离。 且起始水平段长度不小于 15m。 输送管路固定牢固,且不与模板或钢筋直接接触。 向下输送混凝土时,管路与垂线的夹角不大于 12176。 输送管在使用时先用水泥砂浆充分润滑
合拢段施工顺序 合拢段施工顺序为先边跨、再 进行中跨合拢段施工。 边跨合拢 两个 边跨均采用挂篮 支架 合拢; 24 号节段施工结束后,整体前移 挂篮 米 , 此时底纵梁已伸入到支架现浇段砼下 米, 调整底模使两端与老砼搭接长度不小于 10cm,收紧挂篮前后吊杆(前吊与后吊杆对称同量布置) ,合拢段外模及内模支撑系统形成,即可同先前节段一样进行下一步施工。 边跨施工时需注意以下问题: 1) 支架
装顺序为先安装中间后对称吊装两边的贝雷梁。 吊装必须有专人指挥,起吊和下落必须平稳,避免对立柱等结构造成冲击,以确保安全。 为了便于底模和侧模及贝雷梁的拆除,在贝雷梁 立柱顶部 分与分配横梁 之间 安装可调高度的砂箱,砂箱高 50cm,采用直径为φ 550mm、壁厚为 10mm 的钢管(高 35cm)制作,在砂箱内装上砂子,放置壁厚 10mm的φ 250mm、内灌注 C50钢筋砼钢管(高
管。 ⑬ 预应力的检验及钢绞线下料、编束 钢绞线进场后,抽样进行力学性能试验,对其抗拉极限强度、弹性模量、松弛率、截面尺寸等进行检查,是否满足规范要求,合格后将整捆钢绞线装入型钢组焊而成的框架中,防止钢绞线弹出打伤人,使用时内向外使用,波纹管对其进行刚度、漏渗检查, 锚具、夹具进行硬度试验。 钢绞线下料根据设计计算长度,用尺量好,采有切割机下料,编号存放。 ⑭ 穿束 工艺 每束预应力筋根数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