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氮除
的,因此,剩余污泥多少将对除磷效果产生影响,一般污泥龄短的系统产生的剩余污泥量较多,可以取得较高的除磷效果。 有报道称,当泥龄为 30d 时,除磷率为 40%,泥龄为 17d 时,除磷率为 50%,而当泥龄降至 5d 时,除磷率达到87%。 大量的试验观测资料已经完全证 实,再说横无除磷工艺中,经过厌氧释放磷酸盐的活性污泥,在好氧状态下有很强的吸磷能力,也就是说
同等的条件下的中、小型污水厂,氧化沟比其它方法低。 5 主要构筑物的设计计算与说明 提升泵的设计计算 污泥提升前水位 ,(即泵站吸水池最低水位 ),提升后水位 (即格栅前水面标高)。 所以提升净扬程 Z=( — ) =. 泵的水头损失去 2m 则所取水泵杨程 H=Z+H=,再根据设计流量10000m3,采用 2 台 MF 系列污水泵,采用 ME 系列污水泵 3 台,二用一备。 细中格栅的 设计
缺氧 — 好氧( A/A/O)生物脱氮除磷工艺流程图 二、工艺特点 ( 1)厌氧、缺氧、好氧三种不同的环境条件和不同种类的微生物菌群的有机配合,能同时具有去除有机物、脱氮除磷的功能; ( 2)工艺简单,水力停留时间较短; ( 3) SVI 一般小于 100,不会发生污泥膨胀; ( 4)污泥中磷含量高,一般为 %以上; ( 5)脱氮效果受混合液回流比大小的影响,除磷效果则受回流污泥中挟带溶解氧DO
,同样纤维材料采用高低两种浓度配水进行实验,同种材料分别采用分别放置一块和两块材料,用以考察材料间的空隙是否存在一定数量的硝化细菌,从而提高了硝化效率。 实验装置布置如图33所示。 图33纤维硝化实验现场图采用二沉池出水和外加氨氮碱度的自来水1:8进行配备,放入5L塑料烧杯中,将纤维材料悬挂于烧杯中,保证各个烧杯中的曝气量满足硝化实验的需求。 在加入配水后开始曝气,并开始记录时间
值是判断污水可生化性的最简单易行和最常用的方法。 一般认为BOD/COD, BOD/COD 可生化, BOD/COD 较难生化, BOD/COD 不易生化。 本设计污水的 BOD/COD=,可生化性较好,生化法易于处理。 ( 2) BOD/TN(即 C/N)比值 C/N 比值是判断能否有效脱氮的重要指标。 从理论上讲, C/N≥ 就能进 行脱氮,但一般认为,C/N≥ 才能进行有效脱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