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
长度测量过程中也存在偶然误差,可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3.利用描点作图像使测出的点尽量对称分布于直线两侧,离直线较远的点看成是错误的数据,可舍去不予考虑. 七、注意事项 1.平衡摩擦力时不要挂重物,整个实验平衡了摩擦力后,不管以后是改变盘和砝码的质量还是改变小车及砝码的质量,都不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 2.实验中必须满足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远大于小盘和砝码的总质量.只有如此
标,弹簧的伸长量(或原长)为横坐标,用描点法作图,得出关系图线。 2020/12/18 L/cm 0 F/N 0 F/N △ x/cm 在相应的坐标纸上作出图象 2 4 6 8 10 12 14 2020/12/18 弹力与弹簧伸长量成正比。 用公式来表示: F=kx 其中 k与弹簧本身有关,由材料、形状和长度决定。 得出结论 2020/12/18 2020/12/18 1.所挂钩码不要过重
2/18 2020/12/18 2020/12/18 2020/12/18 2020/12/18 2020/12/18 2020/12/18 2020/12/18 2020/12/18 2020/12/18 20。
L3组成如图所示的电路, 电流表 A A A3的示数分别为 II I3,则它们之间的关系是 : ( ) A. I1=I2 B. I3=I1+I2 C. I1=I2+I3 D. I2=I3 如图所示,电路中能正确测出通过灯 L2的电流的是: ( ) A B C D 如图所示,用电流表测干路中电流的电路图,正确的是: ( )
过每只小灯泡的电流是多大 ? 评估与交流: 探究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 提出问题: 并联电路中各点的电流之间有什么关系。 猜想与假设: 设计实验: 干路 支路 支路 探究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 提出问题: 并联电路中各点的电流之间有什么关系。 猜想与假设: 设计实验: 分析和论证: 进行实验: 探究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 + 探究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 +
速度与力的关系 x2 x1 F2 F1 F a a1 a2 探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 小车质量 M= g,小盘质量 M’= g,盘中砝码质量 m’= g 次数 小车 1 小车 2 1 2 3 4 5 (M+m1)/g (M+m2)/g 保持物体所受的 力相同 ,测量不同质量的物体在该力作用下的加速度,分析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 300 6 50 车上砝码质量 m1/g 位移x1/cm 100 50
D.①④ 解析: 选 , 与速度的大小有关 , 而与速度的方向无关 . 公式中的速度是相对于地面的速度 . 二、应用动能定理表达式 Fs =12m v22-12m v21时要注意 的问题 1 . W = Fs 表示合外力对物体所做的功,其中作用力F 可以是恒力,也可以是变力; F 可以是动力,也可以是阻力 . 2 . Δ Ek=12m v22-12m v21表示物体动能的变化量
时 , 认为重物 下落加速度为 g, 而实际由于重物下落过程中受到空气阻力作 用 , 故重物的加速度小于 g, 将重物的速度算大了 . 应该用 AC 段的平均速度计算 , 即 1212 答案: (1) (2)见标准解答 B ACv T 0 02 s2T= = .. 实验的综合考查 【 典例 2】 (2020 无锡高一检测 )某学习小组做 “ 探究功与动能变化的关系 ” 的实验如图所示 ,
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常见的还原剂 常见的氧化剂 O Cl2 HNO浓 H2SO4 KMnO KClO3 … Zn、 Fe C、 H CO、 SO2 KI、 Na2SO3 … 实 验 方 案 探究铁单质的还原性 : 3 、 探究 Fe 2+的氧化性和还原性 探究 Fe3+的氧化性 : 工具栏 实验试剂: 铁粉 FeCl2溶液FeCl3溶液 氯水 锌粒 铜片 稀硫酸 实验探究一、 铁单质的还原性 •
) 3 通过 AB的电流( A) 根据实验数据,得出结论:在 一定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跟 成。 电压 4V 电阻 (Ω ) 20 10 5 电流( A) 小明按下图所示的电路图连接电路进行探究性实验,实验时电阻 1R 保持不变,滑动变阻器 2R 的最大阻值是 ,三次改变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的位置,得到下表中的实验数据: 次数 1A 示数( A). 2A 示数( A). 1V 示数 ( 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