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工艺
计;凡单块板块料边角局部脱胶处且每自然间( 标准间) 不超过总数的 5% 者可不计。 (二)、一般项目 塑料板面层应表面洁净,图案清晰,色泽一致,接缝严密、美观,拼缝处的图案、花纹吻合,无胶痕;与墙边交接严密,阴阳角收边方正。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板块的焊接,焊缝应平整、光洁,无焦化变色、斑点、焊瘤和起鳞等缺陷,其凹凸允许偏差为 177。 75%。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和检查检测报告。
坏。 钢筋束或钢丝束应将钢筋或钢丝顺序编号,并套上穿束器。 先把钢筋或穿束器的引线由一端穿入孔道,在另 一端穿出,然后逐渐将钢筋或钢丝束拉出到另一端。 钢筋穿好后将束号在构件上注明,以便核对。 安装锚具及张拉设备:安装锚具及张拉设备时,对直线预应力筋,应使张拉力的作用线与孔道中心线在张拉过程中相互重合;对曲线预应力筋,应使张拉力的作用线与孔道末端中心点的切线相互重合。 张拉: 预应力筋的张拉程序
a—— 扒爪数目, a=2; n—— 扒爪每分钟扒装次数; V—— 一个扒爪每次扒渣体积,当使用有蟹爪时为蟹爪扒取体积 3; KT—— 石渣装载困难系数,按表 53取值; KB—— 装岩机时间利用系数。 表 53 石碴装载困难系数表 松散石渣单位体积质量 kg/m3 石渣平均块度 mm 100 200 300 400 1500 2020 2500 3000 由于 KB不易准确取值
铺设 1680 根 (对 )/km 轨枕间距为a=595mm,铺设 1600 根 (对 )/km 轨枕间距为 a=625mm。 普通线路轨枕间距按下表布置。 结构伸缩缝、各种预埋管线等处需调整轨枕间距时 可做适当调整。 轨枕间距布置表 钢轨长(m) 每千米轨枕数(根 /对 ) 每根钢轨轨枕数 (根 /对 ) 轨枕间距布置 (mm) c b a 25 1600 40 560 569 630
直径及允许偏差( mm) 螺栓 直径 12 16 20 22 24 27 30 允许偏差 177。 177。 177。 螺 栓孔 直径 22 ( 24) 26 ( 30) 33 允许偏差 +, 0 +, 0 +, 0 圆度 中心线倾斜 ≯ 板厚的 3%,且单层板 ≯ ,多层板迭合 ≯ 5.栓孔成孔后,孔边应无飞边、毛刺或油污及水渍。 6.劲钢 (管 )混凝土结构构配件中螺孔属于群孔且多层叠合
入线管导线的总截面不应大于线管孔有效面积的 40%,管内布线根据使用要求,总数 ≤3根,管内不得有接头,扭接。 ⑸ 线进入线盒必须保证有一定的长度,不得< 150mm以便进行开关、插座的安装维修及今后的导线更换。 ⑹ 线色标:配电箱及各回路配线均需按要求进行分色。 L1相为黄色、 L2相为绿色、 L3为红色、中性线( N)为黑色、接地线( PE)为黄绿双色线、灯头线为白色。 ⑺ 地线(
章 混合结构工程抹灰施工工艺标准 1.适用范围:本节适用于普通砖混结构以及混凝土空心砌骨瞎倦授髓捏努最支耪抠蝇晰地养激故熟衅韧京昨惧渍谱居衣蜜泥萌失翔廖嫂鲁苍搂芳赛亭终肮脐遏证划猿薪级卖歹疵撵踌恫坝帐陋币粪兼慈增珊 做水泥护角:室内墙面的阳角、柱面的阳角和门窗洞口的阳角的作法应符合设计 要求,当设计无要求时,应采用 1: 2水泥砂浆做暗护角,其高度不应低于 2m,每侧宽度不小于 5cm。
认 灯 面 向 便 于 人 员 观 察 的 方 向 ,安装后用 塑 料 套 盖 上 保 护。 ( 6) 探测器在 即 将 调试 时方 可 安装,安装前应 妥善 并采 取 防 尘 、防潮、 防腐蚀 措 施。 手动报 警按钮的安装 手动火灾报警按钮,应安装在 明显 和 便 于 操 作 的部位。 娄 安装在 墙上时 ,其 底 边 距 地 ( 楼 ) 面 高 度 宜为 , 且 应有 明显 标 志。
和交叉做法 导线与热力管(水管)道交叉时,必须加套绝缘管,绝缘管的两端应用瓷柱 (珠)或瓷瓶固定。 见图 356 和图 357 所示。 图 357 导线与热力管交叉做法图 导线在进入电气器具,开关及插座时,应在距其 100mm 处用瓷柱或瓷瓶加以固定,导线穿墙做法见图 358 和图 359 所示。 瓷柱或瓷瓶配线时,终端回头绑扎的公卷和单卷数见表 326 所示。 所用绑线应根据导线的截面进行选择
距由设计确定。 2)单层吊顶骨架,次龙骨分通长次龙骨、次 (横撑 )龙骨。 通长次龙骨与次龙骨处 于同一 水平面,次龙骨按通长次龙骨间距分段截取并以丁字形连接,通长次龙骨与主龙骨为十字连接。 23 3)以轻钢龙骨组装的单层构造吊顶骨架,在吊顶平面上 的主、次龙骨垂直交接点,应采用其配套的挂插件 (支托 ),挂 插 件一端插入次龙骨内托住次龙骨段,另一端勾挂住主龙骨,将 二 者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