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2、活的地球是 的(填“运动”或“不运动”)2建筑在坚固地面上的房屋是“不动”的物体吗。 为什么。 知识点 2:运动的描述1你能否用打节奏的方式描述一只小乌龟慢慢爬上山坡又滚下来的情景 2判断物体是否运动的方法: 选择 把物体与参照物进行比较如果 发生改变,则称运动;如果 没有发生改变,则称静止3尝试回答课本第 19 页“交流与讨论”的问题【例 1】小丽坐在行驶的汽车上。
3、过的路程是 3000m,小明骑自行车的速度是 m/s在现实生活中小明同学骑自行在平直公路上是做 运动,小明骑自行车的速度应该是通过这 3000m 路程的 速度因此,计算平均速度的公式: 【例 2】一个人骑自行车沿平直的公路行驶,第一秒内通过的路程是 2m,第二秒内通过的路程是 3m,第三秒内通过的路程是 4m,则:(1)前 2 s 内的 平均速度是 m/s; (2)第 3s 内的平均速度是
2、_、_、_等【例 1】如右图所示,A 、 B 两个物体并排放在一起,但它们之间无形变,此时,A 、 B 两个物体之间有无力的 作用。 【方法显屏】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没有物体或只有一个物体不会有力存在,判断一个力是否存在的方法就是看能否找到该力的施力物体;而其外部表现是:一是分析物体间有无形变;二是分析物体间 是否发生运动状态的改 变
2、跑得快(3)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用路程相同比较 或时间相同比较 的方法来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例 1】在百米赛跑中,甲、乙两个同学所用的 时间分别是 13s 和 ( )A甲的速度大 B乙的速度大C甲、乙两同学的速度相同 D无法比较谁 的速度大【变式练习】1日常生活中,我们常用两种方法来比较物体的运动快慢,请借助下图中的短跑比赛来说明这两个方法:a 图表明:_ _b 图表明:_ _知识点 2
3、)乙物体的长度是 变式练习】2小明用刻度尺和三角板按下图测一枚纽扣的直径,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纽扣的直径是 识点 3:时间的测量1停表的使用:用停表测量老师从教室前门走到后门的时间2测量一下你身体上的钟表脉搏,平均 1分钟脉搏跳动 次3某同学脉搏 1分钟跳 他的脉搏跳 1次需要 秒若在一段时间内脉搏跳动的次数为 这段时间大约为 秒【课堂小结】【方法点拨】长度测量的一些特殊方法:1. 辅助法
2、;速度 【例 1】如图所示,用 A、 B 两刻度尺测同一木块的边长,就分度值而言,_尺精密些,就使用方法而言,_尺不正确该木块的边长为: 方法显屏】使用测量工具进行测量时,一般都要观察它 的量程、 分度值、零刻线(或量程的最小数值)读数的时候视线要与刻度面垂直,需要估读时,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即可除了记下所读出的数字外,还要注上单 位【例 2】小明坐在行驶的公共汽车上,以路旁的树为参照物
玩的高高兴兴,而且还要在游戏中留意自己新的感受,新的发现。 (板书:新感受 新发现) 师:听清楚了吗。 生:听清楚了。 师:下面小朋友们先认识一下玩具筐中的玩具,再讨论一下我们该怎样和风玩。 (分小组讨论,教师参与个别小组的活动) 师: 小朋友们讨论得很热烈,张老师还有一个问题,我们到校园中和风玩,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生一:应该注意安全。 生二:不能把玩具到处乱放。 师:对,要保护校园的环境。
我国最大的油田。 在东北地区,煤、铁等矿产资源也十分丰富。 钢铁工业、化学工业、汽车制造业也都闻名全国。 四、北大荒的开垦 师:现在的东北风景迷人,资源丰富,经济发达,可是这一切人们却付出了艰辛的劳动。 1.学生阅读课 本 57 页的内容。 2.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谈感受。 五、小结:通过学习 ,我们了解了东北地区的大致范围 ,知道东北地区林海雪原的自然环境 ,以及这里拥有的丰富的自然资源
了同学们的鼓劲,我们 才有信心获胜。 师:在有些活动中,因为人数的限制,不可能每一个同学都参加,但能为集体出主意,想办法,能为集体呐喊助威也是为集体出力。 师:在有些集体活动中,有时也会发生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发生冲突、矛盾的时候,你会怎么办。 我们看看书中的小龙是怎么做的。 ( 1)生自由读书的插图 ( 2)师提问: ( 3)小结: 集体是温暖的大家庭 师: 在集体生活中,你 感受到了集体的温暖
)可以充分体现大多数人的利益和选择。 8.( )是政府和有关部门与群众沟通、了解群众意愿的有效方式,也是群众向政府和领导提出意见和建议的重要渠道。 二、下列说法或者做法对么。 为什么。 如果不对正确的应该是怎样。 ,夏明要求班主任让他当班长。 ( ) ,王芳投了自己一票,这是不应该的。 ( ) ,可神气了,经常对同学指手画脚。 ( ) ,由队委会决定。 ( ) ,王刚不发表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