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科版
合物具有液晶态. [来源 :Z。 xx。 ] (二)液晶的性质和特点 1.液晶态 的分子排列 【演示】用投影仪展示固态、液晶态和液态分 子排列示意图,比较它们的关系. 组成晶体的物质微粒(分子、原子或离子)依照一定 的规律在空间有序排列,构成空间点阵,所以表现为各向异性.液体却表现为分子排列无序性和流动性.液晶呢。 分子既保持排列有序 性,保持各向异性,又可以自由移动,位置无序
3、3D发生消去反应的卤代烃在结构上必须具备的条件是与卤素原子相连的碳原子的邻位碳原子上必须带有氢原子。 A 项中的邻位碳原子上不带氢原子;B 项,消去后只得到 = 项中无邻位碳原子,故 A、C 两项均不能发生消去反应;D 项,消去后可得到两种烯烃:=选 B 项。 答案:子组成为 苯的同系物,苯环上只有一个取代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有机物不能发生加成反应
3、 项符合。 答案:列对合成材料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称为聚合物或高聚物,是因为它们大部分由小分子通过聚合反应而制得的C聚乙烯由乙烯加聚生成的纯净物D高分子材料可分为天然高分子材料和合成高分子材料两大类解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分为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和合成高分子化合物两类,合成高分子化合物主要由加聚、缩聚两类反应制备。 对于高分子化合物来说,其相对分子质量很大
组成。 粒子散射实验在课堂上无法直接演示,希望借助多媒体系统,利用动画向学生模拟实验的装置、过程和现象 ,使学生获得直观的切身体验,留下深刻的印象。 通过多媒体重点 指出,荧光屏和望远镜能够围绕金箔在一个圆周上运动,从而可以观察到穿透金箔后偏转角度不同的 粒子。 并且要让学生了解,这种观察是非常艰苦细致的工作,所用的时间也是相当长的。 动画展示 粒子散射实验装置动画展示实验中
(二)进行新课 核反应: 原子核在其它粒子的轰击下产生新原子核的过程叫核反应。 在核反应中质量数守恒、电荷数守恒。 人工转变 核反应方程: HOHeN 1117842147 nCHeBe 101264294 [来源 :学科网 ZXXK] 例如: 写出下列原子核人工转变的核反应方程。 [来源 :学科网 ZXXK] ( 1) 1123Na俘获 1个α粒子后放出 1个质子 ( 2)
起→短程力; ③电磁力:电 磁力在原子核外,电磁力使电子不脱离原子核而形成原子,使原了结合成分子,使分子结合成液 体和固体→长程力; ④引力:引力主要在宏观和宇观尺度上“独领风骚”。 是引力使行星绕着恒星转,并且联系着星系团,决定着宇宙的现状→长程力。 原子核中质子与中子的比例 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稳定原子核中的中子数大于质子数。 思考: 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
3、洗,并视情况作进一步处理()(3)易燃试剂与强氧化性试剂分开放置并远离火源( )(4)金属钠着火时,用细沙覆盖灭火( )(5)稀释浓硫酸时,应将蒸馏水沿玻璃棒缓慢注入浓硫酸中( )答案:(1)(2) (3) (4)(5)4(1)因为 解度较大,故可用重结晶法除去 混有的 )(2)分液时,分液漏斗中的上层液体应由上口倒出( )(3) 除去粗盐溶液中不溶物()(4) 用 取溴水中的 )(5) 从
3、晶等步骤得到绿矾。 (3)溶液 Z 的 响聚铁中铁的质量分数,用 纸测定溶液 操作方法为_。 若溶液 Z 的 小,将导致聚铁中铁的质量分数 _(填“偏大”或“偏小”)。 答案:(1)将产生的气体通入盛有品红溶液的小试管中,若品红溶液退色,加热能恢复原色,证明气体中含有 )铁屑过滤(3)取一小块 纸,放在干燥、洁净的表面皿 (或玻璃片)上,用干燥、洁净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溶液,滴到 纸上
2、器壁慢慢加入水中,并不断搅拌。 ( ) (8)用盛饱和 液的洗气瓶除去 的 体时,应长导管进气,短导管出气。 ( ) 1对于易燃、易爆、有毒、有腐蚀性的化学物质,往往会在其包装上贴危险警告标签。 下图中所列物质与危险警告标签对应错误的是 ()答案
3、盐水只能吸收氯化氢而不能吸收氯气。 答案:图是分离乙酸乙酯、乙酸和乙醇混合物的实验操作流程图。 在上述实验过程中,所涉及的三次分离操作分别是()A蒸馏过滤分液 B分液蒸馏蒸馏 C蒸馏分液 分液 D分液蒸馏 结晶、过滤 解析:分液时,乙酸和乙醇均在下层,乙酸乙酯在上层,分液后将下层液体 A 蒸馏,将乙醇蒸出,然后在乙酸钠中加入 将乙酸蒸出,故 B 项正确。 答案:过量的 H 3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