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
投入 30人,在天窗点内进行。 站房主体人员配置见下表: 12 劳动力配置计划表 13 第七部分 施工方法及质量 基坑开挖的原则及控 制要点 本工程基坑开挖过程中始终坚持分层、分块、对称、平衡、限时开挖、随挖随撑的原则,尽可能减少基坑开挖面上围护基坑的无支撑暴露时间及变形。 ( 1)土方开挖和支撑架设方案根据基坑周边环境允许的变形限度来控制。 ( 2)根据 “时空效应
核,见少量螺壳。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本科毕业设计 4 粘土 ⒃ 1 层:褐灰~褐黄色,可塑~硬塑,含氧化铁、云母、钙质结核,少量有机质。 粉土 ⒃ 2 层:黄褐~褐灰色,饱和,密实,含氧化铁、云母、少量有机质。 细砂 ⒄ 4 层:褐黄色,饱和,密实,主要矿物成分为石英、长石、云 母。 中砂 ⒄ 5 层:褐黄色,饱和,密实,主要矿物成分为石英、长石、云母。 卵石 ⒄ 9 层:杂色,饱和,密实
库 3 汇雅园 20 栋 筏板 基础 框架 18 1 地库 4 汇曦园 1栋 筏板 基础 框架 18 1 地库 5 汇曦园 7栋 筏板 基础 框架 18 1 地库 6 汇馨园 5栋 筏板 基础 框架 18 1 地库 7 汇馨园 9栋 筏板 基础 框架 18 1 地库 8 汇馨园 12 栋 筏板 基础 框架 18 2 地库 9 弋 果幼儿园 柱下独立 基础 3 框架 3 0 市一医院站 市一医院
五、边坡的保护 在地下室施工期间,坡顶施工荷载要控制在 1T/M2 以内,四周用安全围栏围护并用油漆做醒目标志,边坡的稳定性要定期进行观测,并派专人巡回检查。 六、回填技术要求 (一)、材料:土 宜优先利用现场堆放的土,但不得含有有机杂质,含水量应符合规定。 石粉内应无生活垃圾等杂物。 (二)、作业条件 回填前,应对地下室基础、地下室外墙、地下防水层和防水保护层等进行验收,并办好隐蔽验收手续。
......................156 第九章 其它技术保证措施 ............................. 156 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 .......................156 雨季施工措施 ......................................158 现场消防措施 ............................
限公司 12 清孔结束后在 30min 内浇入第一斗混凝土,灌注前应保证导管底口距孔底高度约 30~ 50cm 左右,采用 商品 混凝土灌注,混凝土强度等级和坍落度要符合设计要求,导管内径 258mm 并加密封圈以防渗水,用砂包做为隔水栓,待初灌量满足设计要求后,剪断铁丝,将混凝土灌注至孔底,导管埋深不宜过深,导管提升平稳,混凝土灌注完之后及时拔出护筒,将护筒冲洗干净。 ⑾、 桩顶质量控制 :
定 位置 进行堆放; 具体位置由承包方 与土建单位相互协商解决。 承包方拆除的 撑梁 部分 钢筋 及 格构柱角钢 归 承包方 所有 ; 承包方施工过程中要搞好环境保护工作 , 对噪音、浮尘、震动等采取有效防护措施。 做 好与业主、土建单位、监理单位 及 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协调沟通工作。 施工过程中所需的水平运输、垂直运输均由承包方自己解决。 发包方不承担任何费用。 拆除工程中因安全、质量、进度
理及安拆。 对新调入工地的电气设备,在安装使用前,必须进行检验测试。 经检测合格方能投入使用。 专职电工对现场电气设备每月进行巡查,项目部每周对施工用电系统、漏电保护器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检查。 配电箱设在干燥通风的场所,周围不得堆放任何防碍操作、 维修的物品,并与被控制的固定设备距离不得超过 3 米。 安装和使用按 “一机、一闸、一箱、一漏 ”的原则,不能同时控制两台或两台以上的设备
⑸、其他工具:铁锹、钢尺、木靶等。 其 他要求 ⑴.回填前,应清除基底的垃圾等杂物,清除积水、淤泥,对基底标高以及相关基础或地下防水层、保护层等进行检查验收,并办好相关手续。 ⑵.房心和管沟的土方回填,应在完成上下管道安装后再进行。 ⑶、 二次回填,应在 地下室 及 周边防水和防水保护层施工完成并验收合格 后 方可进行回填土 施工。 四、施工部署 土方回填工艺流程: 基坑(槽)底清理 土质检验
柱状固结体 (旋喷体 ) 2. 三重管高压旋喷施工工艺流程如 下: 放样定位 → 清障 → 钻机就位 → 搅拌水泥浆,各参数按设计要求调整 旋转提喷 → 回灌 → 清洗设备 → 移位 → 型钢准备 → 型钢插放 3. 施工流程: 3 详见施工流程图 五、 施工方法及要求 先由总包单位钻孔灌注桩进行引孔,灌注桩引孔好后用粘土回填,回填粘土必须密实,然后进行高压旋喷桩三重管法施工,在高压旋喷桩内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