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10012
及改进 11 测量设备 使用 和管理部门应对本程序的有效性进行评价,确保使用的 软件 满足测量和管理工作需要,并具有先进性和准确性。 企业管理办公室计算机管理工程师应确保 使用的 测量和管理 软件必须是经过相应的检定或校准,并得到使用许可的软件。 6 相关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 《 测量管理 手册》 GDE/CGSC 2020 12 记 录 管 理 控 制 程 序 1 目的 通过对
编 号: 文件名 称 : 文件编号: 审批: 日期 : 序号 分发号 部 门 领用人签名 日 期 备 注 公司 文件签收登记表 CCX 02 04 编 号: 发文人: 文件名 称 : 文件编号: 序 号 来文 部门 领用人签名 日 期 备 注 公司 文件更改一览表 CCX 02 05 编号: 审核: 编写: 文件名称 条款号 更改前内容 更改后内容 备注 公司 受控 文件 目录 清单 CCX
;。 管理评审实施: 总经 理主持管理评审,相关部门、室、组负责人参加会议。 对内、外审纠正措施与整改情况应列入评审的内容进行管理评审。 对组织机构、职责分配、资源分配的适宜性进行评审。 做出决议,对测量管理体系文件是否修改等方面决议做出决定,并指定实施部门 单位与完成日期。 必要时修改计量管理方针,提出新的计量管理目标。 总经理、管理者代表负责组织 质检部 编写 [管理评审报告 ]。
的确认有效后完成。 () 135. 在测量不确定度评定过程中,对所有已知的测量变化的来源应形成文件。 (√) 136. 在测量不确定度表述指南( GUM)中给出了用于合成不确定度要素及提供结果时所涉及的概念和所用的方法。 (√) 137. 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必须考虑测量设备校准的不确定度。 () 138.
能熟练掌握检测设备调试和修理的专业知识和技术。 d) 能熟练掌握 测量 设备的操作维护方法。 测量管理 体系 人员培训 各相关部门、专业施工处应拟定每年培训计划进行定期培训,同时还应积极参加网公司、电力试研院和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及其它上级 举办的相关学习班。 测量管理 体系 检测 人员 应 学习掌握计量基本知识及其它有关法律、法规和专业技术知识以及熟悉新测量设备的有关 技术性能和使用要求。 体系
指南 影响测量结果的环境条件可包括温度、温度变化率、湿度、照明、振动、尘埃量、清洁度、电磁干扰和其他因素。 设备制造者为正确使用其设备,通常提供设备规范,给出测量范围、最大负载、环境条件限制等。 外部供方 计量职能的管理者应对外部供方为测量管理体系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提出要求并形成文件。 应根据外部供方满足文件规定要求的能力对其进行评价和选择。 应规定选择、监视和评价的准则并形成文件,并记录评价结果
度变化率、湿度、照明、振动、尘埃量、清洁度、电磁干扰和其他因素。 设备制造者为正确使用其设备,通常提供设备规范,给出测量范围、最大负载、环境条件限制等。 外部供方 计量职能的管理者应对外部供方为测量管理体系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提出要求并形成文件。 应根据外部供方满足文件规定要求的能力对其进行评价和选择。 应规定选择、监视和评价的准则并形成文件,并记录评价结果。 应保存外部 供方提供产品或服务的记录。
他因素。 设备制造者为正确使用其设备,通常提供设备规范,给出测量范围、最大负载、环境条件限制等。 外部供方 计量职能的管理者应对外部供方为测量管理体系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提出要求并形成文件。 应根据外部供方满足文件规定要求的能力对其进行评价和选择。 应规定选择、监视和评价的准则并形成文件,并记录评价结果。 应保存外部 供方提供产品或服务的记录。 指南 如果利用外部供方进行检测或校准服务
为本公司测量管理体系提 供产品和服务的外部供方的调查、评价和选择以及重新评价。 3 职责 供应部负责确定为测量管理体系提供产品和服务的外部供方 一览表。 供应部负责组织对提供以上产品和服务的外部供方的调查和评价。 品质部 (计量室) 、生产和技术部门参与以上外部供方的评价。 4 控制程序 由计量室 提出并确定测量管理体系有关外购产品和外来服务合格外部供方的初选名单。 外购供方为公司提供的产品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