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
第一级用:一、二、三 „„ 第二级用:(一)、(二)、(三) „„ 第三级用: 1 、 „„ 第四级用:( 1)、( 2)、( 3) „„ 2)公文的装订要求 公文一律左侧装订。 采用线装、钉装或胶粘等的办法。 第四节 公文的稿本 1)公文的稿本:是指公文在起草过程中形成的一次又一次的稿子,包括草稿、定稿两种。 草稿是指内容和文字表述都还未成熟的原始稿件。 文件在定稿之前的历次文稿都称为草稿。
不同点: ( 1)形成的程序不完全一样:决议必须由会议通过,而决定可以由会议作出,也可以由领导机构在职权范围内作出。 ( 2)内容的范围不尽相同:决议多半针对全局性问题作出决策;决定既可解决全局性问题,也用以解决具体问题。 ( 3)发布形式略有不同:决议以会议名称发布;决定也可以会议名称发布,但多半以机关名称发布。 第四节 指示 意见 一、指示的概念 ★★ XT 指示
+文种 主送机关:力求单一 正文:由报告缘由、内容、结语构成。 内容是重点,依靠事情的发展变化脉络、认识处理问题由浅入深来写。 也可按基本情况、经验、教训或问题、改进意见或建议来写。 不能夹带请示事项。 结语一般以 “ 特此报告 ” 、 “ 请审阅 ” 等,也可不写。 落款:写明机关和日期。 ⑶ 综合性报告要注意处理好点与面、事与理、详与略的关系。 专题报告一文一事一报,专题总结工作经验或教训
73。 指由于篇幅所限,使公文生效标识(即落款、印章与成文日期)与正文不能同处在一个页面上而出现分离状况时,为维护公文的完整性而作的说明。 注意两点: (发文机关落款、印章与成文日期)不能同处在一个页面上而出现正文与生效分离的状况时。 B.“(此页无正文)”的标识位置 应在发文机关落款的左上方第一行顶格书写。 是用以说明附属在公文正件之后的有关文件材料的名称及件数的。 (形式有:图表、目录、名单
A 6 D 7ABCD 公文写作练习题二 一、单项选择题 ,使层次清楚,条分缕析,言之有序,是为了()。 ,它要求文件内容必须()。 ,公文可分为()。 、下行文、平行文 、专用公文 、领导指导性公文、公布性公文、陈述呈请性公文、商洽性公文、证明性公文 、发文 ()装订。 23 D 下面白边区 ()。 ,含有重要的国家秘密,泄露会使国家的安全和利益 遭受严重损害的文件属于()。 、直辖市
干部的交通费也亟待解决,请一并批准。 分公司 年月日(印章) 答 : 原文存在三个主要问题: 标题拟写不对。 请示和报告不能混用。 内容不对。 不能一文多事。 量词有一处不对,正文中应用阿拉伯数字标出。 结束语不对。 (或写出文中有多处病句及口语化) 关于总装车间改造所需经费的请示 总公司: 我公司总装车间自建成至今已有 25 年了,这期间虽然两次大规模的扩建
与不足.今后工作安排,以“特此报告”结尾 ,工作措施与经验(体会),工作中的缺点与不足,今后的工作安排 ,工作经验体会 ,工作措施与经验(体会),工作中的缺点与不足,以“特此报告”结尾 《关于调整设市标准的报告》一文时不符合写作要求的是( )。 ,所以在报告结尾提出请求批转的要求 ,重点突出。 为不使报告空泛平淡,避免报告出现面面俱到的情况 ,新问题,使报告内容具有信息价值 XX
给有关下级机关的政策性批复 D.主送给上级机关的请求指示的请示 9.遵守行文规则是为了(1234 )。 1245 A.确保公文迅速、准确传递 D.避免行文紊乱 c.保障公文旅行 D.确定行文关系 E.控制发文数量 10.能够联合行文的机关应是(1245 )。 124 A.同级政府之间 B.政府各部门之间 C.上级党委和下级政府之间 D.政府部门和同级人民团体之间 E.政府及其部门与同级党委
时间。 分送机关标识方法同抄送机关。 其他要素从本标准相关要素说明。 会议纪要格式 会议纪要标识由 “ 会议纪要 ” 组成。 其标识位置同 ,用红色小标宋体字,字号由发文机关酌定。 会议纪要不加盖印章。 其他要素从本标准相关要素说明。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 6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使国家行政机关(以下简称行政机关)的公文处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简称。 公文中的数字,除成文日期、部分结构层次序数和在词、词组、惯用语、缩略语、具有修辞色彩语句中作为词素的数字必须使用汉字外,应当使用阿拉伯数字。 正文统一用小 3号仿宋 _GB2312,行间距原则上设为 29磅,也可根据页面布置做适当调整。 每自然段左空 2字,回行顶格。 数字、年份不能回行。 出现结构层次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