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1、 第 25 课 两极世界的形成 课程标准 了解 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认识 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 一、背景 1、力量对比 资本主义世界 西欧、日本: 普遍衰落 美国: 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霸主 经济 武装部队 300万 国防预算超 800亿美元 30艘航空母舰和 1000多艘其他战舰 在全球有 480多个军事基地 拥有原子弹 控制操纵联合国 工业产量占
1、第 23课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外交无小事。 周恩来 国家与国家之间没有永恒的朋友 ,也没有永恒的敌人 ,只有永恒的利益 ! 英国 伯默斯顿 外交是智者的游戏,外交是妥协的艺术,外交更是一个国家实力强弱的晴雨表。 那么,你认为影响一个国家外交政策的因素有哪些。 国家利益 (决定性因素 ) 国家性质 国家力量 国内外形势 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怕帝国主义的。 清朝的西太后
第 25课 两极世界的形成 材料一:美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在战争中实际增长了 50%以上,而整个欧洲(不包括苏联)却下降了 25%。 到 1953年绝大部分制造业从破坏中恢复过来后,整个欧洲所占的比重也只有 26%,而美国达 数据来源:保罗 肯尼迪 大国的兴衰 材料二:战后初期,苏联总兵力接近美国,建立有强大的军事工业,仅作战飞机的年产量就达40000架。 苏军驻扎在欧亚许多地区
1、第 20课 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课 标 要 求 概述中华人民公共和国成立的史实,阐述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 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 建立和完善,认识我国民主政治的特色。 一、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 (一)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一、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 (1)背景: (一)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2)时间地点: 一、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 (1)背景:
1、第 25课 两极世界的形成 材料一:美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在战争中实际增长了 50%以上,而整个欧洲(不包括苏联)却下降了 25%。 到 1953年绝大部分制造业从破坏中恢复过来后,整个欧洲所占的比重也只有 26%,而美国达 数据来源:保罗 肯尼迪 大国的兴衰 材料二:战后初期,苏联总兵力接近美国,建立有强大的军事工业,仅作战飞机的年产量就达40000架。 苏军驻扎在欧亚许多地区
1、第 24课 开创外交新局面 这是被压抑了上百年的笑声, 这是扬眉吐气的笑, 这是强者的笑。 历史将永远定格在这激动的瞬间 0月 25日 一、历史的瞬间 永恒的记忆 外交部副部长乔冠华潇洒而豪放的大笑,被西方媒体描述为:“震碎了议会大厦的玻璃。 ” 1971年 10月 25日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乔的笑 ( 1)中国是 联合国创始国之一 ,也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
1、第六单元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祖国统一大业 1991年 7月 1日,罗大佑发行专辑 皇后大道东 ,其中由林夕作词,罗大佑谱曲的同名主打歌 皇后大道东 一经推出,立刻引发了港人对香港回归后前途的讨论热潮。 听听这首歌曲,想想歌词反映出香港人对香港回归持什么态度。 有个贵族朋友在硬币背后,青春不变名字叫做皇后 每次买卖随我到处去奔走,面上没有表情却汇聚成就 知己一声拜拜远去这都市
1、第 23课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了解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 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处理国际关 系方面的意义 课程标准 外交无小事。 周恩来 国家与国家之间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敌人 ,只有永恒的利益 ! 英国 伯默斯顿 外交是智者的游戏,外交是妥协的艺术,外交更是一个国家实力强弱的晴雨表。 那么,你认为影响一个国家外交政策的因素有哪些。 国家利益 (决定性因素 ) 国家性质
新中国外交的大致分期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1949 50年代中期 ): “ 一边倒 ” 外交环境恶化 (50年代中期 60年代末 ): “ 两只拳头打人 ” 开创外交新局面( 70年代 1978年): “ 一条线、一大片 ” 新时期外交(改革开放以来): 无敌国外交 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双方签署 联合公报 ,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联合国大会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权问题的议案表决一览表
1、第 21课 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一、 “ 文化大革命 ” 对民主法制的践踏 ( 1966 1、 “ 文革 ” 发生的原因 党内指导思想上的 “ 左 ” 倾 错误严重,毛泽东认为党内出现 “ 修正主义 ” 和“ 资产阶级复辟 ” ( 毛泽东犯了 “ 左 ” 倾错误) 林彪、江青等人利用、助长毛的错误 2、文革对民主法制的践踏 对公民民主政治权利和人身权利践踏 “ 刘少奇冤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