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1、 现代史基本线索( 1949) 19491956 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19561966 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 19661976 十年 1976 7678 徘徊中前进 78 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时期 概括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1、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第 21课 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工业
1、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 材料一 】 190国进入了帝国主义阶段。 一战前,垄断组织已在国家经济生活中起决定性作用。 1913年俄国的钢产量只及美国的 1/11,德国的 1/8;石油产量只及美国的 ;俄国的人均收入只及美国的 1/7,英国的 1/5。 俄国在经济和政治生活中存在严重的封建农奴制残余,农村保留有贵族地主大土地所有制和封建剥削形式。 结合教材和下列材料, 分析十月革命发生的历史条件
1、发展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 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和完善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 十七大报告 第 20课 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1、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 2
1、第六单元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民主政治的建设 思 考: 现代中国的民主政治主要包括哪些制度。 是如何建立和发展的。 (一)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和政治协商制度 材料一: (一)今年的五一劳动节,是中国人民走向全国胜利的日子。 向中国人民的解放者中国人民解放军全体将士致敬。 庆祝各路人民解放军的伟大胜利。 (二)今年的五一劳动节,是中国人民死敌蒋介石走向灭亡的日子,蒋介石做伪总统
1、第 19课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一、革命前的沙皇俄国 1、十月革命发生的历史条件 2、二月革命的发生 爆发: 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结果:出现两个政权并存局面 (临时政府和工兵代表苏维埃 ) 背景条件 俄国是落后的帝国主义国家矛盾尖锐 一战加剧了社会矛盾 俄国无产阶级力量壮大有成熟的布党领导 广大农民成为革命同盟军 1、 列宁 回国和 四月提纲 的制定 2、 七月流血事件
1、第 16课 抗日战争 第 16课 抗日战争 课标要求: 列举侵华日军的 罪行 ,简述中国军民抗日斗 争的 主要史实 ,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 重要性 , 探讨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 历史地位。 第 16课 抗日战争 一、全民族的抗战 1、背景: 从 1931年到 1935年,日本制造了哪些侵略中国的 事件。 九一八事变( 1931): 攻占沈阳 , 进而侵占整个 一二八事变(
1、第 18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999年,英国广播公司( 路透社( 后以“ 千年第一思想家 ” 为题进行民意测验,在全球互联网上公开征询投票,结果 马克思位列第一 ,爱因斯坦排名第二。 千年第一思想家 科学理论 对于社会发展 有巨大的 推动作用 共产党宣言 1、 社会背景 : (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思潮 ) 19世纪 ,工业革命发展 ,社会贫富分化明显 ,工人阶级创造了巨大的财富却生活悲惨。
1、第 18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一、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前提条件 经济前提 阶级基础 理论来源 实践基础 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发展 独立工人运动的兴起 马恩 总结工人运动经验 三大思想成果 英 1765 1840年工业革命 19世纪英国工人住宅区 高架桥下工人居住的贫民窟 德国古典哲学: 黑格尔 费尔巴哈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亚当 斯密 大卫 李嘉图 法国空想社会主义: 圣西门 傅立叶 欧文
1、 一百多年来,没有一个学说像她 那样彻底改变着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 进程,没有一个学说像她那样具有强 大的生命力和时代感,没有一个学说 像她那样敢于汲取人类社会不断累积 的文明成果而不断焕发科学的青春。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包括: 辩证唯物主义哲学 政治经济学 科学社会主义 结合教材及材料,分析马克思主义诞生的经济基础和时代背景。 岁女孩萨拉是高沃煤矿通 风口的值班工人: “ 我早晨
1、第 17课 解放战争 内战的爆发 战略反攻和三大战役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假和平 的策略 原因 :( 1)饱受日本侵略者蹂躏和战争创伤的中国人民,一致渴望和平,反对内战,重整家园,发展生产,安定生活;( 2)国际上,一些国家也希望中国实现和平,国共和平解决矛盾;更重要的是,国民党的主力部队还远在西南,西北等大后方,军事态势还不利于立即发动内战。 内容 :和平建国 ,坚决避免内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