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
考:怎样除去混杂在碘粉中的泥沙。 常温下密度 单位 g/L 沸点 t/ ℃ 熔点 t/ ℃ 单质 2 F 2 Cl 2 Br I 2 3119 4930 101 密度 小 大 熔沸点 低 高 卤素单质的物理性质 卤素单质的物理性质 2 F 2 Cl 2 Br I 2 水中溶解度由大到小 卤素单质的性质 卤素单质的性质 与水剧烈反应 能溶于水并部分反应 少量溶于水并微弱反应 微溶于水,反应极微弱
O3+ NaHCO3 , 终态: AgNO3+ NaNO3,AgNO3质量未发生变化, m(NaHCO3)= m(AgNO3)=- = 17g (二)气体体积差量 9. 标准状况下 , H2和 O2的混合气体 a L, 引爆后冷却到原来状况 , 气体体积减少至 b L, 则在原混合气体中 H2的体积可能为 ( AD ) 2H2 + O2 ==== 2H2O △ V (a- b)L 2 1 0 3
灯帽 B 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 ,外壁干燥后再预热. C 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口应略向上倾斜 ,外壁干燥后再预热. D 用氢气还原氧化铜时,应该先通一会氢气,再 加热氧化铜 A 下列有关化学实验操作中“先”与“后”的说法 正确的是: A 高锰酸钾加热制备氧气,用排水法收集满 氧气后,先移出导管,后撤离酒精灯 B 给试管加热时,先给试管来回均匀加热, 后固定局部加热 C
的是 ( ) A 将氢氧化钠固体放在滤纸上称量 B 用 10 ml量筒量取 ml蒸馏水 C 用加热高锰酸钾分解制氧气时 ,试管口 向上倾斜 D 配置一定浓度稀硫酸时 ,应将浓硫酸 慢慢加入水中 ,边加边搅拌 . D 2 下列实验操作中 ,主要不是从安全因素考虑的是 : ,必须盖上灯帽 ,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 ,外壁干燥后再预热. ,试管口应略向上倾斜,外壁干燥后再预热. ,应该先通一会氢气,再
入底部。 块状药品或密度较大的金属颗粒放入玻璃容器时,应先把容 器横放,把药品或金属颗粒放入容器口以后,再把容器慢慢竖立 起来,使药品或金属颗粒缓缓地滑到容器的底部,以免打破容器。 液体药品的取用 取液体药品,可用移液管,胶头滴管等器具取用,亦可 用倾注法。 使用倾注法取试剂入试管时,标签朝上对着手心 ,把试剂瓶口紧靠另一手所持的略微倾斜的试管口,让药品 缓缓地注入试管内
, , ,( ) :, 2 3 3 32 3 322 2 23 3 2 3 323N a C O N a HC O N a HC ON a C O A B N a HC OBa OHHC O OH C O H O C O Ba Ba C O CN a C O N a OH D显 然 等 质 量 的 、 分 别 与 盐 酸 反 应 产 生的 二 氧 化 碳
不会引入杂质 ,发生反应 :2Fe2++H2O2+2H+ 2Fe3++2H2O(溶液 A呈酸性 ),c选项正确。 若加入 KSCN溶液 ,不能氧化亚铁离子 ,它结合三价铁离子 :Fe3++3SCN Fe(SCN)3,d项不正确 。 (2)硫酸铜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 ,从硫酸铜溶液中分离出硫酸铜晶体 ,采用的实验操作是①蒸发 :蒸发溶剂制成饱和硫酸铜溶液。 ② 结晶 :降温结晶
热条件下能否被氧化铁氧化,如果能进行,则乙醇被氧化成乙醛,红棕色氧化铁粉末被还原成黑色的铁粉;而验证乙醛的方法是通过银镜反应,故补充加热装置的位置是用水浴加热烧杯,C 中盛放银氨溶液。 对点训练 题组一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氧化铜、稀硫酸为原料制备铜,有下列两种途径: (1)Fe H2 Cu (2)CuO CuSO4 Cu 若用这两种方法制得等量的铜,则下列有关说法 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
H == 2 CH3COONa + H2 ↑ D 2Na + 2 H2O == 2NaOH + H2 ↑ A 2Na + 2 HCl == 2NaCl + H2 ↑ B 2Na + 2 H2O == 2NaOH + H2 ↑ 关系式 2Na ~~ H2 Next E 碱金属钫 (Fr)具有放射性 ,它是碱金属元素中最重要 的元素 ,下列对其性质的预言中 ,错误的是 ( ) A
r2,然后加入苯或四氯化碳等有机溶剂萃取、分液即可得到溴的有机溶剂溶液,然后用图中的装置再进行一次蒸馏将溴和有机溶剂分离,这样得到的溴纯度更高。 答案 :(1)冷凝管 (2)Br2有强腐蚀性 , 会腐蚀橡胶 (3)控制温度计 b的温度 , 并收集 59 ℃ 时的馏分 (4)深红棕色萃取 、 分液 (或蒸馏 ) (5)除去少量有毒性的溴蒸气 , 防止污染空气 一 、 选择题 (本题包括 5个小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