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
3 +2 0 2 化合价升高 5 化合价降低 4 5和 4的最小公倍数为 20 4 4 5 4 6 5 2 Cu + HNO3 Cu(NO3)2 + NO2 + H2O 0 +2 +5 +4 化合价升高 2 化合价降低 1 2和 1的最小公倍数为 2 1 1 1 2 2 2 2 [学生练习 ]配平下列反应方程式: +2 4 补充 2个不变价的 N原子 MnO2 + HCl MnCl2 + Cl2
NO3)2形式存在,共有 , 故未被还原的硝酸有 2= 未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呢。 继续 巧解 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失电子总数= (2+8)=3 mol, 故硝酸被还原成 NO共 1 mol。 结束 01:25:41 根据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来判断 氧化性、还原性强弱比较 K+、 … Al 3+(H+) …Zn 2+ …H +、 Cu2+ 【应用】电解池反应中阴极的放电顺序如何排列。
4NO+ 6H2O,该反应是工业上生产硝酸的一个基础反应。 2.氨的实验室制法 (1)反应原理: 2NH4Cl+ Ca(OH)2 CaCl2+2NH3↑+ 2H2O (2)装置: “固体+固体 气体 ” ,发生装置与制氧气相似。 (3)收集: 由于氨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收集氨气用向下排空气法。 收集 NH3的导管口处塞一团湿棉花,目的是减少氨与空气的对流速度,收集到纯净的氨
化还原反应 Cu+4HNO3(浓 )= Cu(NO3)2+2NO2↑+2H2O Cu+HNO3(浓 ) - Cu(NO3)2+NO2↑+H2O Cu+HNO3(稀 ) - Cu(NO3)2+NO↑+H2O 3Cu+8HNO3(稀 )= 3Cu(NO3)2+2NO↑+4H2O 练一练 2KMnO4+ 16HCl=2KCl+ 2MnCl2+ 5Cl2↑+ 8H2O KMnO4+ HCl ——
350 碘 盐田法晒盐 粗 盐 氯化钠晶体 海水在浓缩过程中析出盐的种类和质量 (表中数据为每升海水析出各种盐的克数 单位 g/L) 海水密度 (g/L) CaSO4 NaCl Mg
用饱和食盐水除 Cl2中的HC l ② 用排饱和食盐水法收集Cl2 盐酸 c (H+) 和 c ( C l-) 增大 左移 次氯酸盐与浓盐酸反应制Cl2 第 13讲 │ 要点探究 向氯水中加入的物质 浓度变化 平衡移动的方向 应 用 N a OH c (H+) 减小 右移 用 N a O H 溶液吸收多余的Cl2 C a ( OH )2 c (H+) 减小 右移 制漂白粉 C a C O3 c
制方法 形成酸雨 造成光化学烟雾 破坏臭氧层 4.氮的固定 定义:将空气中游离态的氮转变为化合态的氮的方法 ( 1)人工固氮: N2 + H2— ( 2)自然固氮: N2 + O2— 植物固氮: 用途: (1)是合成氨、制硝酸的重要原料 (2)保护气:焊接金属;灯泡的填充气体;保存粮 食、罐头、水果 (3)医学上,用液氮作冷冻剂 起固定氮作用的化学反应是 ( ) A. N2与
错。 由于 pH 为 1 的硫酸酸性强,对水电离的抑制程度大,即 pH为 1 的硫酸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 c (H+) 更小, D 错。 答案 C 考点三 溶液 pH 的定性判断和定量计算 典例 3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 .等体积混合 pH = a 的醋酸溶液与 pH = b 的烧碱溶液 ( 已知 a + b = 14) ,此时溶液的 pH = 7 B .加水稀释 1 m L p H =
(B) 一定是纯净物 (C) 一定是混和物 (D) 可能是纯净物,也可能是混和物 金属氧化物 非金属氧化物 不成盐氧化物 酸性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 两性氧化物 Fe2O3 Al2O3 NO Na2O SO2 CO 成盐氧化物 过氧化物 Na2O2 特殊氧化物 Fe3O Pb3O4 酸酐 氧化物的分类 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 ) ( ) X X H2O、 CO Al2O Mn2O7
化铁溶液 1滴红褐色液体 1滴泥水 先用玻璃棒搅 拌后再吸取 实验目的: 比较溶液、红褐色液体、浊液中分散质粒子的大小。 1滴氯化铁溶液 1滴红褐色液体 1滴泥水 几秒钟后分别观察:上层滤纸和下层滤纸 搅拌后吸取 实验目的: 比较溶液、红褐色液体、浊液中分散质粒子的大小。 半透膜 半透膜是一种孔隙更小的,只能允许 某些小的分子或离子 扩散进出的薄膜。 约 80mL蒸馏水 半透膜 饱和氯化铁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