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主要病害发生特点。 芝麻主要病害有芝麻茎点枯病、芝麻枯萎病、芝麻青枯病、芝麻疫病等。 1、芝麻茎点枯病。 芝麻茎点枯病又称芝麻茎枯病、芝麻黑根疯等。 主要为害芝麻茎杆、根部及幼苗。 苗期发病,病苗地上部萎蔫枯死,根部变褐死亡。 茎部受害后,病茎初呈黄褐色水渍状斑点,并迅速发展,变成环绕状斑点,至晚期病斑呈黑褐色,以后茎杆中空、容易折断。 根部受害后,主根、支根逐渐变成褐色
月下旬末和六月上旬雨天特别多、雨量大,很难进行露晒田,形成了田间湿度大、气温适宜的病害发生流行环境;此外部分田块偏施氮肥,稻株疯长,叶片宽大披垂,在水稻生长后期稻株还恋青柔软,田间通风透气性差,叶瘟也较严重,目前叶瘟仍在进一步发展,预示着穗瘟将流行。 据我站 6 月 5 日调查,沙头镇沙头村迟熟种叶瘟:最高病叶率 最低 平均 情指数最高 低 均 平镇调村中熟种叶瘟:最低 平均 病情指数最高 低
农业技术全集之植,、发生及为害由于去冬今春气温较低,致使全县油菜的生育期推迟 710 天。 预计低坝地区3 月中旬进入盛花期。 据县气象局的天气预报:3 月 12 日14 日小雨,3 月 17日19 日小到中雨,有利于菌核病菌的侵染和流行。 据我站 3 月 10 日系统调查,油菜菌核病平均病株率为 216),比上年的 16%低 百分点,已达到防治指标。 二、发生趋势预计今年为中等发生年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称菌核软腐病,是世界范围的油菜主要病害,居中国油菜三大病害之首。 其发生普遍,危害严重,严重影响油菜的产量和质量,中国以长江流域最严重,轻病年减产 1020,重病年减产达 50左右。 1 油菜菌核病菌源油菜菌核病由子囊菌亚门的核盘菌侵染引起。 在菌核病侵染循环中,菌核是越冬越夏及抵抗不良环境的休眠体。 菌核呈不规则形,鼠粪状,表面黑色,内部粉红色,在适宜的条件下
1、冬今春,气温偏高,雨量偏少,有利害虫越冬,田间虫口密度较大。 据调查,当前甜玉米正处于拔节至抽雄期,发生的主要病虫有玉米螟和大、小斑病。 、病虫发生情况。 玉米螟:据调查,甜玉米株平均受害率 高的 9%。 平均亩存虫 ,当前田间以 3、4 龄虫为主。 大、小斑病:据调查,株平均发病率 高的 叶平均发病率27%,主要在下部叶片发生。 二、发生趋势分析。 据广州国际专业气象台预报,广州市 5
1、水稻常发性虫害的一种。 水稻分蘖期受害影响其正常生长;中后期受害,影响产量更明显,特别是后期剑叶受害,造成秕谷率增加,损失严重。 稻纵卷叶螟在我省一年发生四代。 成虫昼伏夜出,有趋光、趋绿和群集特性。 卵散产于叶片上,通常以叶背为多,初孵幼虫爬到叶尖卷叶取食,稍大幼虫则钻入叶心、叶鞘内或叶面上咬食叶肉,并吐丝将叶的两边纵卷结苞。 结好苞后就在苞内顺叶脉食叶肉及上表皮
2、假单孢杆菌。 该菌适生于环境潮湿、有机质丰富的基质上,在高温高湿,通风不良的环境下,有利于该菌的发生和生长。 老栽培场地环境恶化,消毒不彻底。 棚内废弃培养料,残次菇及菇柄随处都是,脏乱差使病菌有了栖息和繁衍之地。 现在平菇的栽培主要是以生料或发酵料为主,栽培料本身带菌而造成该病的发生。 使用的水或覆土材料中带菌。 菌株抗病能力差或菌种质量差,以及栽培户管理不善导致栽培袋菌丝纤细,抗性减退
2、。 幼虫白色透明或乳白色,初孵化的幼虫长 075 01期 5505 12节,无足,头黑色,骨质化,咀嚼式口器发达。 成虫活泼善飞,有趋光性,喜腐殖质,常集居在不洁之处(如菇根、弱菇、烂菇及垃圾处)交尾、产卵。 幼虫喜群居于培养料中活动取食,为害菌丝、原基及幼菇,适宜取食衰老状态的菌丝。 此时,若喷水过多,更有利于幼虫生长发育,在短期内为害成灾,故经秋冬季部分出菇,春季再出菇的菇棚受害重
1、生叶螨在招远市普遍发生,主要为朱砂叶螨和二斑叶螨,其中发生量最多、最严重的为朱砂叶螨,二斑叶螨发生面积较少,但近几年在招远市二斑叶螨有上升的趋势。 近年来花生叶螨的为害逐步加重,严重影响了花生的正常生长,已成为花生生产上的重要虫害之一。 砂叶螨的雌螨背面观呈卵圆形,体长 色呈红色或淡红色,俗称“红蜘蛛”,体躯两侧各有黑斑一个,其外侧三裂,内侧接近体躯中部。 雄螨背面观呈菱形,比雌螨少。
1、市花生叶斑病常年发生面积为 60 万亩,发病株率平均为 右,重发田病株高达 54%以上,该病由于去年在我市滑县、内黄县、林州市严重发生,田间菌源量大,加之近几年来我市秋季雨水偏多,致使花生叶斑病在我市发生逐年加重,已成为影响花生生产的主要障碍因子。 因为此病发生较晚,有人误认为这是植株成熟时的一般象征,所以往往不能引起足够的重视。 实际上叶斑病会使花生叶片布满斑痕,早期落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