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菌核病的发生及防治措施内容摘要: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称菌核软腐病,是世界范围的油菜主要病害,居中国油菜三大病害之首。 其发生普遍,危害严重,严重影响油菜的产量和质量,中国以长江流域最严重,轻病年减产 1020,重病年减产达 50左右。 1 油菜菌核病菌源油菜菌核病由子囊菌亚门的核盘菌侵染引起。 在菌核病侵染循环中,菌核是越冬越夏及抵抗不良环境的休眠体。 菌核呈不规则形,鼠粪状,表面黑色,内部粉红色,在适宜的条件下,菌核萌发产生的子囊盘所释放的子囊孢子或菌丝是菌核病最主要的初侵染源。 菌丝呈白色,有分枝,具有隔膜。 菌丝通过伤口、自然孔口侵入寄主,在寄主细胞间蔓延,染病后初时呈水渍状,黄褐色,扩展后呈梭形、长条形或者绕茎大病斑,略凹陷,中部 2、白色,周围褐色,与健全组织交界分明。 2 发生条件形成菌核的温度范围为 530,适宜温度为 1025。 菌核对湿度的抵抗能力较弱,相对湿度在 90的条件下,在 35d 内全部成活。 当月平均相对湿度在80以上病害发生严重,75以下发病较轻,60以下病害很难发生。 因此,排水不良,种植过密,油菜生长过旺、倒伏等情况下,田间通风透光差、湿度大,利于病菌繁殖;实践表明,雨水较多的年份,油菜菌核病发病较重,尤其是在油菜谢花盛期,如遇高温多雨天气,病害就有流行的可能。 3危害症状油菜苗期和成株期都会发病,以开花期以后发病最重。 典型症状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时期。 31 苗期症状在油菜茎基叶柄处形成红褐色斑点,后扩大 3、转为白色,组织被腐蚀,表面有白色絮状菌丝。 病斑绕茎后,幼苗死亡。 32 成株期321 叶面症状。 病症多从油菜基部老叶开始发生,初现暗绿色水渍状斑块,后变成圆形或不规则形暗绿色大斑,中心灰褐色或黄褐色,中层暗青色,外缘具有黄晕,可致全叶腐烂。 在潮湿时,病部生出絮状菌丝。 322 茎部症状。 病斑初呈水渍状,逐渐发展成浅褐色斑呈梭形,后发展成块不规则形大斑,中部白色,边缘褐色。 高湿时病斑发展非常迅速,上面长出白色菌丝,茎部腐烂。 发病后期,病部纵裂维管束外露如麻丝状,病部茎秆极易折断,内部可见黑褐色鼠类状的菌核,茎部发病后,可使全株或部分分枝枯死。 重病株全部枯死,轻病株部分枯死或提早枯熟,种子不饱满,产量 4、和含油率降低。 4防治措施41 选用抗病性品种品种抗病(耐病)性强弱直接影响病害发生。 芥菜型和甘蓝型较白菜型品种抗病。 在推广新的油菜品种时,应将其潜在抗病性同丰产性、品质结合起来综合考虑;中国农科院油料所选育出的常规品种中油 821 和双低优质品种中双 4 号,是目前我国抗性最好的推广品种。 此外有秦油 2 号、郑杂1 号等品种。 播种时选用无病饱满种子,播种前用 10的盐水或 1020硫酸铵水选种,汰除上浮的病粒、秕粒和小菌核,将下沉的种子洗净后播种。 42 采用合理的栽培措施和制度过度密植,播种过早,易感染菌核病。 所以农业技术全集之植,期播种,病害流行年不宜早播。 合理施肥,氮、磷、钾合理搭配。 以基 5、肥为主,同时搞好分期追肥。 基肥以有机肥料为主,速效氮肥为辅,并配合磷钾肥。 氮肥主要用作基肥和苗肥,薹肥一般控制在 10以内,整肥宜早施,在薹高不超过 5施用。 开春后,若施肥不当,则往往会引起枝叶过度荫闭而造成后期倒伏,从而增加田间湿度,为病害流行提供蔓延的条件,特别是“秋冬双发”和“冬发”型油菜,后期要注意控制氮肥施用量,增施磷钾肥,做到“重基肥,勤追肥,巧施薹肥”的原则,使后期不至于贪青倒伏而引发病害。 43 清除病老叶油菜菌核病为弱寄生菌,老叶是其初次侵染的主要部位,并由此侵染茎秆,导致茎秆发病造成倒伏枯萎。 在开花期清除基部脚叶、枯黄老叶和病叶,可以减少菌源和侵染途径;同时也增强了田间通风透 6、光条件,既降低田问湿度,又减轻病菌的侵害和蔓延。 摘下的病老黄叶应收集起来带出田块处理,以切断传染途径。 44 减少菌源数量由于油菜菌核病以菌核颗粒在土壤和残秸中越冬,菌核在旱地中可存活 1 年,在水田只能存活 30d,根据这个特点可进行水旱轮作。 油菜收获后,拔除残茬连同脱粒后的残秆及果壳集中沤肥或烧毁,以减少病原残留在田中的数量。 对历年发病重的田块,在秋季进行深耕,把菌核深埋在地下,使菌核萌发的子囊盘无法长出地表。 以降低其感病机率。 45 及时疏通排水系统开好围沟、腰沟、畦沟,做到“三沟”配套、沟沟相通。 及时排除表面径流,降低地下水位和田间湿度,防止土壤渍水而造成烂根;并抑制病菌发展,促进根系发育,提高油菜植株的抗病能力,减少发病环境。 46 适时开展药剂防治在油菜盛花期至终花期,叶病株率达 10以上,茎病株率达 1时,开始喷药防治。 此时适逢越冬菌核萌发,病害蔓延迅速,是药剂防治的关键时期。 若在盛花期和终花期各喷 1 次药,防效极为显著。 一般油菜品种的花期长达 3540d,采用常规药剂防治油菜菌核病,至少应防治 2 次。 每公顷用 25多菌灵 3 70托布津 50速克灵 水10501200液要均匀喷到植株中下部茎、枝、叶和上部花序上。 遇阴雨天气要抢晴天喷药,多雨年份要普遍喷药防治。 专利查询。油菜菌核病的发生及防治措施
相关推荐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前,枣阳市油菜已进入盛花期,油菜菌核病的防治显得特别重要。 在市科技入户专家组植保专家、市植保站站长张广照的指导下,枣阳市植保站经过详细调查,对全市油菜菌核病的发生程度作出预报,并提出了具体的防治技术要点。 据调查,一是油菜受冻面积大,植株抗逆能力弱。 由于元月 10 日后,我市受到了历史上不遇的特的暴雪和持续冰冻天气,油菜受冻面积达 100%,有利于发病。
团结和民主是人民代表大会的两大主题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①②③④ 1民法总则将于 2017年 10 月 1日起施行。 民法总则确立了科学系统的民事权利体系,拓展了民事权利内容,创新了民事权利保护方式。 可以说,民法总则是当代中国新的人权保障书,是我国人权保障制度建设十分重要的新进展和新成就。 下列对保障人权认识正确的是( ) ① 保障人权完全靠自己 ②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防治 油菜移栽缓苗后的大田生长前期,有时出现叶片发红发黄、叶心卷曲、生长缓慢或停止生长、生长发育不良等僵苗现象。 防治油菜僵苗要在调查其僵苗原因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 干旱或渍害引起僵苗干旱不仅引起植株缺乏水分,而且也伴随缺素症状,如叶片发红、发紫。 田间调查,土壤表层发白硬化,甚至龟裂,晴天中午植株可能有萎蔫现象;也可能由于移栽田排水不良
农业技术全集之植,、发生及为害由于去冬今春气温较低,致使全县油菜的生育期推迟 710 天。 预计低坝地区3 月中旬进入盛花期。 据县气象局的天气预报:3 月 12 日14 日小雨,3 月 17日19 日小到中雨,有利于菌核病菌的侵染和流行。 据我站 3 月 10 日系统调查,油菜菌核病平均病株率为 216),比上年的 16%低 百分点,已达到防治指标。 二、发生趋势预计今年为中等发生年
国 ② 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 ③ 依 法治国的党和国家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④ 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重点问题 ⑤ 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⑥ 宪法的制定和修改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 A.②⑤⑥ B.②③④ C.①④⑤ D.①③④⑥ 1我国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国旗法等告别写明 “ 以宪法为根据制定本法 ” 或 “ 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 ,这表明 ( ) A、宪法包含了其他法律、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