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菌核病的发生及防治措施内容摘要: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称菌核软腐病,是世界范围的油菜主要病害,居中国油菜三大病害之首。 其发生普遍,危害严重,严重影响油菜的产量和质量,中国以长江流域最严重,轻病年减产 1020,重病年减产达 50左右。 1 油菜菌核病菌源油菜菌核病由子囊菌亚门的核盘菌侵染引起。 在菌核病侵染循环中,菌核是越冬越夏及抵抗不良环境的休眠体。 菌核呈不规则形,鼠粪状,表面黑色,内部粉红色,在适宜的条件下,菌核萌发产生的子囊盘所释放的子囊孢子或菌丝是菌核病最主要的初侵染源。 菌丝呈白色,有分枝,具有隔膜。 菌丝通过伤口、自然孔口侵入寄主,在寄主细胞间蔓延,染病后初时呈水渍状,黄褐色,扩展后呈梭形、长条形或者绕茎大病斑,略凹陷,中部 2、白色,周围褐色,与健全组织交界分明。 2 发生条件形成菌核的温度范围为 530,适宜温度为 1025。 菌核对湿度的抵抗能力较弱,相对湿度在 90的条件下,在 35d 内全部成活。 当月平均相对湿度在80以上病害发生严重,75以下发病较轻,60以下病害很难发生。 因此,排水不良,种植过密,油菜生长过旺、倒伏等情况下,田间通风透光差、湿度大,利于病菌繁殖;实践表明,雨水较多的年份,油菜菌核病发病较重,尤其是在油菜谢花盛期,如遇高温多雨天气,病害就有流行的可能。 3危害症状油菜苗期和成株期都会发病,以开花期以后发病最重。 典型症状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时期。 31 苗期症状在油菜茎基叶柄处形成红褐色斑点,后扩大 3、转为白色,组织被腐蚀,表面有白色絮状菌丝。 病斑绕茎后,幼苗死亡。 32 成株期321 叶面症状。 病症多从油菜基部老叶开始发生,初现暗绿色水渍状斑块,后变成圆形或不规则形暗绿色大斑,中心灰褐色或黄褐色,中层暗青色,外缘具有黄晕,可致全叶腐烂。 在潮湿时,病部生出絮状菌丝。 322 茎部症状。 病斑初呈水渍状,逐渐发展成浅褐色斑呈梭形,后发展成块不规则形大斑,中部白色,边缘褐色。 高湿时病斑发展非常迅速,上面长出白色菌丝,茎部腐烂。 发病后期,病部纵裂维管束外露如麻丝状,病部茎秆极易折断,内部可见黑褐色鼠类状的菌核,茎部发病后,可使全株或部分分枝枯死。 重病株全部枯死,轻病株部分枯死或提早枯熟,种子不饱满,产量 4、和含油率降低。 4防治措施41 选用抗病性品种品种抗病(耐病)性强弱直接影响病害发生。 芥菜型和甘蓝型较白菜型品种抗病。 在推广新的油菜品种时,应将其潜在抗病性同丰产性、品质结合起来综合考虑;中国农科院油料所选育出的常规品种中油 821 和双低优质品种中双 4 号,是目前我国抗性最好的推广品种。 此外有秦油 2 号、郑杂1 号等品种。 播种时选用无病饱满种子,播种前用 10的盐水或 1020硫酸铵水选种,汰除上浮的病粒、秕粒和小菌核,将下沉的种子洗净后播种。 42 采用合理的栽培措施和制度过度密植,播种过早,易感染菌核病。 所以农业技术全集之植,期播种,病害流行年不宜早播。 合理施肥,氮、磷、钾合理搭配。 以基 5、肥为主,同时搞好分期追肥。 基肥以有机肥料为主,速效氮肥为辅,并配合磷钾肥。 氮肥主要用作基肥和苗肥,薹肥一般控制在 10以内,整肥宜早施,在薹高不超过 5施用。 开春后,若施肥不当,则往往会引起枝叶过度荫闭而造成后期倒伏,从而增加田间湿度,为病害流行提供蔓延的条件,特别是“秋冬双发”和“冬发”型油菜,后期要注意控制氮肥施用量,增施磷钾肥,做到“重基肥,勤追肥,巧施薹肥”的原则,使后期不至于贪青倒伏而引发病害。 43 清除病老叶油菜菌核病为弱寄生菌,老叶是其初次侵染的主要部位,并由此侵染茎秆,导致茎秆发病造成倒伏枯萎。 在开花期清除基部脚叶、枯黄老叶和病叶,可以减少菌源和侵染途径;同时也增强了田间通风透 6、光条件,既降低田问湿度,又减轻病菌的侵害和蔓延。 摘下的病老黄叶应收集起来带出田块处理,以切断传染途径。 44 减少菌源数量由于油菜菌核病以菌核颗粒在土壤和残秸中越冬,菌核在旱地中可存活 1 年,在水田只能存活 30d,根据这个特点可进行水旱轮作。 油菜收获后,拔除残茬连同脱粒后的残秆及果壳集中沤肥或烧毁,以减少病原残留在田中的数量。 对历年发病重的田块,在秋季进行深耕,把菌核深埋在地下,使菌核萌发的子囊盘无法长出地表。 以降低其感病机率。 45 及时疏通排水系统开好围沟、腰沟、畦沟,做到“三沟”配套、沟沟相通。 及时排除表面径流,降低地下水位和田间湿度,防止土壤渍水而造成烂根;并抑制病菌发展,促进根系发育,提高油菜植株的抗病能力,减少发病环境。 46 适时开展药剂防治在油菜盛花期至终花期,叶病株率达 10以上,茎病株率达 1时,开始喷药防治。 此时适逢越冬菌核萌发,病害蔓延迅速,是药剂防治的关键时期。 若在盛花期和终花期各喷 1 次药,防效极为显著。 一般油菜品种的花期长达 3540d,采用常规药剂防治油菜菌核病,至少应防治 2 次。 每公顷用 25多菌灵 3 70托布津 50速克灵 水10501200液要均匀喷到植株中下部茎、枝、叶和上部花序上。 遇阴雨天气要抢晴天喷药,多雨年份要普遍喷药防治。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