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课
出相应的问题,学生顿时觉得老师的手挺好玩的,纷纷动脑联想,引发了学生思考,从而引出联想的概念,明白联想的过程,并区别与想象。 有利于下一步的学习。 学生注意力集中,思维积极,简短有效的导课也成为本课的一小亮点。 在启发思维方面,我设计了两个板块,一是走进生活看作品,通过欣赏来启发联想与创造,二是图形“
在小试管内装入红墨水。 ( 2)把带孔的橡皮塞塞在试管口,插入吸管,吸管只露出橡皮塞外一点点。 ( 3)把烧瓶放入烧杯中。 ( 4)在试管上浇热水。 ( 5)彩色喷泉喷出来了。 (教师一边演示,一边讲实验步骤和正确的操作方法,为学生下一步的动手操作做出示范。 ) 师:你们想不想试一试。 请组长出来领实验材料做实验,要注意实验步骤和小心热水。 别烫着。 学生动手实验。 师巡视,给与指导和帮助 师
在除号后面写 2,刚才你们已经想出来了要坐 3辆车 ,接下去怎样写。 (边讲述边板书: 6247。 2=3) 介绍除法算式的读法。 提问:结合这道例题说一说在这个除法算式中, 和 3各表示什么。 教学第 48 页的“试一试” 让学生看图、读题、独立完成。 订正后提问:结合这道题,说一说在这个除法算式里, 1 4 各表示什么意思。 小结:把几个物体每几个一份地分,求分成了几份
口诀。 、玩荡秋千 1 只秋千上坐 3 人。 两只秋千坐 6 人, 1 个 3 是 3,2 个 3 是 6,怎样用乘法算式来表示。 谁能编 2 句乘法口诀。 板书(一三得三 二三得六) 3 个 3 是多少。 乘法算式怎么写。 你能编成一句乘法口诀吗。 (小组互相说一说)板书:三三得九 想一想: 3 1= 3 2= 你用哪一句口诀。 小结:上面编的一三得三,二三得六,三三得九都叫 3 的乘法口诀,
二、课堂练习 : 填 “ 米 ” 或 “ 厘米 ” 床长 2( ) 粉笔盒 高 8( ) 黄瓜 长 20( ) 旗杆高 15( ) 画: ( 1)先估计红习十第 3 题两条线段的长度
刚才你们已经想出来了要坐 3 辆车, 接下去怎样写。 (边讲述边板书: 6247。 2=3) 介绍除法算式的读法。 提问:结合这道例题说一说在这个除法算式中, 和 3各表示什么。 教学第 48 页的“试一试” 让学生看图、读题、独立完成。 订正后提问:结合这道题,说一说在这个除法算式里, 1 4 各表示什么意思。 小结:把几个物体每几个一份地分,求分成了几份 ,可以用除法计算。 二
( 2) 5x= 解: X=30○□ 解: x=○□ X=□ x=□ ( 3) +X= ( 4) 247。 x=12 解: X=○□ 解: x=○□ X=□ x=□ 学生独立完成后指名回答,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 使学生明白:根据等式的性质。 小结:通过把解方程的过程补充完整,启发学生简化解方程的书写,提高解方程的熟练程度。 二、指导
填 “ 米 ” 或 “ 厘米 ” 床长 2( ) 粉笔盒 高 8( ) 黄瓜 长20( ) 旗杆高 15( ) 画: ( 1)先估计红习十第 3 题两条线段的长度,再实际量一量,集体交流反馈
赖,加强学习自觉性) 提高学习效率。 (把握好学习的各个环节,如课前预习,上课时专心听讲,积极动脑,课后及时复习) 科学安排学习时间。 (初中学习科目增多,难度增大,可制订一个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科学安排时间) 有一天 , 女儿有事回家迟了 , 母亲十分恼火: “ 你就是不守信 , 只想到自己。 ” 女儿: “ 我怎么没守信了 , 我今天有事。 ”母亲: “ 有什么事 , 我不想听你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