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飞虱
1、前,伴随着大范围的降水过程,稻飞虱、稻纵卷叶螟开始大量迁入我国南方稻区。 主要表现为:华南、西南灯下稻飞虱迁入量比常年明显偏多,褐飞虱迁入期偏早、数量偏大,华南、西南中南部、江南南部田间种群密度明显高于上年;华南、江南南部稻纵卷叶螟迁入期、迁入量与上年相当,部分地区已出现较高的卷叶为害。 根据水稻生长情况、气象条件等综合分析,预计 2006 年水稻“两迁”害虫发生形势较为严峻,57 月
1、飞虱是一种迁飞性害虫,具有远距离迁飞及群集为害稻田的特点。 近年来,稻飞虱在晚稻的发生频次以及所造成的损失尤为突出,已成为晚稻的主要害虫之一。 及时防治稻飞虱是夺取晚稻丰收的关键。 晚稻稻飞虱的为害一般有 13 个峰期。 第一个峰期出现在水稻孕穗、抽穗期,即 9 月下旬至 10 月上旬(主要虫源是 9 月中旬开始从北方稻区随南下冷空气飞迁进入繁殖);第二个峰期出现在齐穗至乳熟期,即 10
治稻飞虱停用吡虫啉 近期,受台风影响,我省水稻重大病虫偏重发生,特别是水稻迁飞性害虫稻飞虱、稻纵卷叶螟在沿江和皖南稻区中等偏重至大发生,对水稻生长造成严重威胁。 日前,省政府办公厅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地进一步加大水稻病虫防治力度,全力以赴打赢水稻病虫防治硬仗。 省农委植保总站专家张启勇说,也就是说,当田间飞虱百丛虫量达 1000 头时,要立即喷药防治。 有水的田块,药剂可选用
年麒麟区稻飞虱发生具有普遍、量大、持续时间长、危害重、落地成灾的特点,给我区水稻生产带来了严重威胁。 麒麟区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农业主管部门加强领导,采取有效措施保障了防治工作的顺利开展。 一是麒麟区植保站认真做好虫情监测,为指导防治提供依据;二是通过综合分析系统测报点及大面积的普查情况,发出稻飞虱防治专项病虫简报2 期,并通过电视、广播报道宣传,及时让有关部门及广大农户掌握发生动态,搞好防治工作
1、泽县蒋坝镇杨成玉来电话说,稻田里的稻飞虱发生严重,他问,能不能用毒死蜱和威克(含 29%辛硫磷、1%高效氯氟氰菊酯)防治。 盐城市盐都区龙冈镇胡才明来电话说,他家的水稻刚刚破口,田里褐飞虱和稻纵卷叶螟较多,前段时间用氯氟氰菊酯和辛硫磷防治了好几次效果都不好。 他问,该用哪些药剂防治稻纵卷叶螟和稻飞虱。 金湖县宝应湖农场柏兆林来电话说,水稻处于扬花期,田里稻飞虱发生量大,他问
、稻飞虱和稻纵卷叶螟发生动态:9 月上旬以来,稻飞虱、稻纵卷叶螟陆续回迁到我市。 大部分稻区稻飞虱和稻纵卷叶螟虫口密度同比偏多,褐飞虱比例高,随着田间卵量的陆续孵化,虫口密度上升较快,百丛虫量多的达 2500;稻纵卷叶螟百丛幼虫量一般 30,多的达 140。 二、防治意见:各地要因地制宜推行“抓重点,兼一般”、“治上压下”、“治前控后”等技术策略,把主要病虫害控制在经济损失允许水平(2 级
飞虱的防治不能搞一刀切。 穗期常规稻百丛虫量 10001500 头,杂交稻百丛虫量 15002000 头。 选择对路药剂,科学防治。 卵孵盛期防治,每亩可选用 25%扑虱灵 80 克对水4560 公斤喷雾;低龄若虫期防治,每亩可选用 5%锐劲特 50 毫升,或 40%毒死蜱(48%乐斯本)100120 毫升对水 4560 公斤喷雾;田间虫卵量复杂,每亩可选用 25%扑虱灵 80
治适期 9 月 10 日前后对达标田块立即进行防治,一周后视虫情及时补治。 防治重点区域沿淮稻区和江淮稻区的迟熟单季稻,沿江稻区的双季晚稻和单晚稻。 防治指标百丛稻飞虱低龄若虫 1000 头以上。 防治技术有水田块,防治初孵若虫,亩用 25%扑虱灵 80 克40%毒死蜱 100 毫升(或 48%乐斯本 80 毫升);防治中、高龄若虫,亩用 40%毒死蜱 120 毫升(或48%乐斯本 100
飞虱是一种过飞性害虫,适宜的气候环境条件有利于稻飞虱的迁入危害,只有掌握稻飞虱的发生规律,才能有效控制稻飞虱的发生发展。 一、加强田间肥水管理。 控制稻飞虱发生危害,在管理上稻田采取排灌方便,降低地下水层,及时排水晒田。 合理施肥,控制分蘖盛期和叶色转赤,使叶片变硬直,保持田间通风透光,降低土壤湿度。 二、掌握稻飞虱的防治适期。 文山地区稻飞虱发生危害较重是第二代和第三代。
飞虱、白背飞虱)的防治工作,要充分利用农业增产措施和自然因子的控害作用,创造不利于害虫而有利于天敌繁殖和水稻增产的生态条件,在此基础上根据具体虫情,合理使用高效、低毒、残效期长的农药进行防治。 一、合理密植,改善田间小气候,提高水稻抗病能力。 二、合理施肥,控制氮肥,增施磷钾肥,巧施追肥,使水稻早生快发,增加株体的硬度,避开稻飞虱的趋嫩性,减轻危害。 三、科学灌水,做到浅水栽秧,寸水分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