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
农业技术全集之植,801大豆 品种来源:瓦房店市农业推广中心经有性杂交选育而成。 特征特性:有限结荚习性,株高 90秆粗壮,主茎 19节,分枝 15个,主茎顶端有一个花序,白花,中上部有多个短果枝,座荚率高,籽粒饱满,叶片圆形,茸毛灰色、开花以后生长繁茂,活杆成熟。 籽粒黄色,黄脐,百粒重22整粒率 96%左右。 在本市春播生育期 137大左右。 抗病能力强。 栽培要点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 号(大豆) 一、审定编号苏审豆 200604二、来源与类型原名“通酥 526”,属春播中熟鲜食(菜用)大豆品种,系江苏沿江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由日本早生枝豆经系统选育,于 2002 年育成。 三、适应范围适宜江苏省作春季毛豆栽培。 四、产量水平及特征特性2003参加江苏省鲜食毛豆区域试验,两年平均鲜荚亩产 斤,与对照相当;平均鲜粒亩产 斤,较对照增产 2005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选 2 号 交选 2 号鲜食大豆,是上海交通大学选育的春大豆优良品种,该品种经试种、示范表现性状稳定,整齐度好,结荚分布均匀,白毛宽荚,籽粒丰满,三粒荚比例高,与台湾 75 比较,同期播种,上市提早 10d,经济效益好,深受农户喜爱。 一、特征特性交选 2 号大豆属早熟春大豆品种,春播生育期 7580d。 有限结荚习性,植株高 5060系发达,茎秆粗壮,抗倒伏,叶卵圆形
农业技术全集之植,蛋白大豆韩国小粒黄 韩国小粒黄大豆是从黑龙江省讷河市引进的芽菜专用豆品种。 特征特性该品种幼苗叶色深绿,生长势强,田间整齐度好;植株直立,较为紧凑;叶片为披针形,叶长 12柄长 812高 56 1 荚位高 7荚数 ,荚粒数 ;花紫色,荚草黄,脐色浅褐,子粒黄色近圆形。 有光泽,百粒重 南韩小粒黄大豆生产的芽菜成菜系数为 ,菜质脆嫩,色泽鲜亮,商品性好。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年来,由于水资源紧缺及春旱频发,造成一些水田由于缺水而影响水稻正常插秧与中后期生长发育,导致水稻产量低下与稻米质量低劣,严重缺水地块进行水改旱势在必行。 由于大豆历来是开垦荒地的先锋作物,种植大豆成为一些水改旱地块的必然选择。 1 水改旱种植大豆的不利因素分析在农事活动中历来就有“水改旱扔一半”之说,水改旱土壤较普通旱田板结、通透性差、温度低、缺乏旱田作物的有利微生物
2、具体办法是:一、改传统耧播的窄行为宽行改传统耧播的窄行为 4045宽行有利于通风透光,减少田间郁闭,防止大豆落花落荚,为大豆正常生长提供有利空间和条件;便于操作,在习惯耧播的地方可堵住耧的中腿来加大行距,即省工又节省种子,且为间、定苗打下基础,便于田间管理。 二、改传统的不间苗为单株等距离合理密植多数地区在大豆生产管理上比较粗放,没有间苗的习惯,往往是密度过大,田间郁闭,落花落荚,造成减产。
2、对照冀豆 12 增产 显著)。 两年区域试验平均 667 平方米产 克。 2005 年生产试验,平均 667 平方米产 克,比对照冀豆 12 增产 栽培技术要点:选用子粒饱满,无虫蚀粒,大小整齐的种子,于 6 月上、中旬播种每 667 平方米保苗 株,每 667 平方米施有机肥 20003000千克,最好在前茬施入或播前施入,每 667 平方米施磷酸二铵 1015 千克和硫酸钾 5 千克。
2、。 由于在冷冻干燥状态下,纳豆菌停止作用,可以保持良好品质,对于最终产品的水分也容易调整。 纳豆粉末肉加入适量的调味料,例如食盐、葱头酱、芹菜粉、胡萝卜汁液、香辣调味品、精制植物油等。 为了使其能形成火腿状,还需要加入面筋、三聚磷酸纳、焦磷酸钠等。 其中的聚合磷酸钠的作用是增强原料的接合性能,使制成的固态产品组织结构真正像是火腿,同时还可提高产品的保水性,以及改善口味。 面筋可使原料带有粘性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况中国是大豆发源地,大豆一直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与油料作物之一,建国以后很长一段时期内我国的大豆面积、产量与出口量一直处于世界首位。 但是近年来,我国在大豆高产优质品种选育及配套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研究、试验、组装与推广上发展缓慢,单产水平不高,导致种植大豆比较效益低。 同时,美国、巴西、阿根廷等国家大豆发展迅猛,在国际大豆市场的份额越来越大,对我国大豆生产发展冲击很大。 目前
农业技术全集之植,1 号(大豆原名:鲁 99特征特性:白花,棕毛,卵圆形叶,有限结荚习性。 平均生育期 108 天,米,有效分枝 ,单株有效荚数 ,单株粒数 ,百粒重。 种皮黄色,浅褐脐,扁椭圆粒。 抗病、抗倒伏性好。 平均粗蛋白质含量 粗脂肪含量 产量表现:2002 年参加黄淮海中片夏大豆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 斤,比对照鲁豆 11 增产 极显著);2003 年续试,平均亩产 斤,比对照鲁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