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思品
价值取向。 2.内容分析 本课共分两站。 第一站:理解公共生活 主要目标在于教育学生全面正确地看待社会公共生活。 个人要能够顺利地融入社会公共生活, 首先就应当认真看待个人在公共生活中所担负的责任 —— 不同的人在社会生活中具有不同的社会角色,而每一个人在社会公共生活中又同时具有多种社会角色,并因其自 身的不同角色而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 承担责任在某种程度上对个人而言是一种代价和付出
是最严格的规则。 如何理解“良好的秩序是一切美 好事物的基础。 ”。 一个良好的社会秩序需要什么来保障。 二、合作学习 学习社会规则时 ,李洪说规则有法律 ,潇潇说有道德 .同学们,你知道的社会规则还有哪些。 它们分别保障什么样的社会秩序。 看课本 93页的图片 ,设想如果没了社会规则,社会秩序将会变得怎样。 进而人们的生活将会变的怎样。 规则保障我们的生活,生活需要规则。 我们该怎么对待规则。
活动目的: 使学生感受什么是信任以及信任的意义 活动准备: 学生三人分为一组 活动步骤: 每个小组中,一个人背向其他两名同学站里,另两名同学面对面,手挽手站好,紧握对方的手。 站立的人问其他二人是否准备好,然后该生就向后倒下。 交换角色再来一次。 让学生思考自己为什么相信同学会接住自己,或者为什么不敢向后倒。 故事一角 你我来讲 活动要求: 学生分为两大阵营
;教师点拨、更正和补充: 思考题 1:如何理解 —— 在法律适用方面,公民一律平等。 案例分析: 2020 年 6 月 ,四川省 威远县一起大贩毒案,三个从犯分别判的是 12 年、 11 年和 10年,而主犯 张伟 却只判 6 年。 议一议:( 1)上述案例,违背了我国社会主义法制的一条什么基本原则。 ( 2)你对适用法律的 平等,是如何理解的。 点拨:适用法律的平等,体现了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罚施工方。 案例二、张山的儿子被人起诉诬告犯有抢劫罪。 于是,他请来律师为儿子辩护。 最后,法院查明真相,其子被当庭宣判无罪释放。 案例三、明芳父母离异后随下岗的母亲生活。 按法院判决,其父每月向她支付 200 元生活费。 后来,其父拖交额达 4000 多元,明芳多次请求支付遭拒绝。 决定向法院起诉,自己又没钱打官司。 案例四、七十多岁的黄蓉早年守寡,好不容易把四个儿子拉扯长大成家。
很早就有了平等的理想,但把平等变成现实,却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制的一条基本原则。 我国宪法明确规定,每个公民都享有平等的权利和义务。 我国的刑法、民法等普通法律,都体现并维护这一原则 网 ]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表现。 ( 1)权利平等。 我国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
多对手。 但有一个同学 , 我就一有和他作比较 , 他成绩和我差不多 , 自从有一次我的测验分数高于他时 , 他就下定决心要高于我 , 我也一样 , 下定决心 , 要比他好 , 成绩比他高。 正是因为他 , 有了他 , 才使我不断进步。 我们之间的约定 , 就成了推动我上进的动力。 我们是 21世纪的接班人 , 未来就是靠我们去建设 , 祖国就是靠我们去发展。 为了使自己具备超强的能力 ,
情绪: ( 2)消极情绪: 促进作用 心境开朗和平静 有能力、积极的态度面对困难 我们可以通过哪些途径了解自己的情绪。 ( P46) 答: ① 面部表情。 包括 …… ②
助、互相配合, 所以 没 有水喝。 8 三 个 和 尚会 怎 样 做呢。 9 ,需要每个成员对 公共事务。
评价,有利于促进我们的个性发展 促进符合要求的良好行为的形成 促进我们运用语言的能力,提高我们的思维能力 1.人际交往不是仅仅通过书本知识就能掌握好的,我们首先要拥有的 ( ) A.认识更多的人 B.善于赞美别人的能力 C.诚实和积极的态度 D.强硬的态度 一、选择题 2.在与长辈及同辈的沟通中,需要我们学会 ( )。 A.懂得讨好别人 B.沟通和交往的基本技能 C.坚持自己的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