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思品八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1内容摘要:
很早就有了平等的理想,但把平等变成现实,却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制的一条基本原则。 我国宪法明确规定,每个公民都享有平等的权利和义务。 我国的刑法、民法等普通法律,都体现并维护这一原则 网 ]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表现。 ( 1)权利平等。 我国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所赋予的各项权利,并在行使权利时享受同等待遇。 分组讨论:有人认为,我们现在不满 18周岁,不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着与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不相符。 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 2)义务平等。 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我们每个人都平等地承担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遵守宪法和法律的义务、依法纳税的义务、服兵役的义务等,这些义务都是针对所有公民提出的,在履行这些义务时不能有任何特权。 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履行义务,是每个公民对国家、社会和其他公民应尽的责任。 决不允许任何人只享受权利而拒绝履行义务, 或者少履行义务。 我们既是权利的享有者。北师大版思品八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1
相关推荐
罚施工方。 案例二、张山的儿子被人起诉诬告犯有抢劫罪。 于是,他请来律师为儿子辩护。 最后,法院查明真相,其子被当庭宣判无罪释放。 案例三、明芳父母离异后随下岗的母亲生活。 按法院判决,其父每月向她支付 200 元生活费。 后来,其父拖交额达 4000 多元,明芳多次请求支付遭拒绝。 决定向法院起诉,自己又没钱打官司。 案例四、七十多岁的黄蓉早年守寡,好不容易把四个儿子拉扯长大成家。
;教师点拨、更正和补充: 思考题 1:如何理解 —— 在法律适用方面,公民一律平等。 案例分析: 2020 年 6 月 ,四川省 威远县一起大贩毒案,三个从犯分别判的是 12 年、 11 年和 10年,而主犯 张伟 却只判 6 年。 议一议:( 1)上述案例,违背了我国社会主义法制的一条什么基本原则。 ( 2)你对适用法律的 平等,是如何理解的。 点拨:适用法律的平等,体现了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教学准备:。 教学时间 :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我们广东人杰地灵,历史悠久,形成自己独特的风俗人情,今天我们来说一说家乡的风俗、人情。 二、学生说一说家乡的风俗 ,广东有哪些风俗
是最严格的规则。 如何理解“良好的秩序是一切美 好事物的基础。 ”。 一个良好的社会秩序需要什么来保障。 二、合作学习 学习社会规则时 ,李洪说规则有法律 ,潇潇说有道德 .同学们,你知道的社会规则还有哪些。 它们分别保障什么样的社会秩序。 看课本 93页的图片 ,设想如果没了社会规则,社会秩序将会变得怎样。 进而人们的生活将会变的怎样。 规则保障我们的生活,生活需要规则。 我们该怎么对待规则。
活动目的: 使学生感受什么是信任以及信任的意义 活动准备: 学生三人分为一组 活动步骤: 每个小组中,一个人背向其他两名同学站里,另两名同学面对面,手挽手站好,紧握对方的手。 站立的人问其他二人是否准备好,然后该生就向后倒下。 交换角色再来一次。 让学生思考自己为什么相信同学会接住自己,或者为什么不敢向后倒。 故事一角 你我来讲 活动要求: 学生分为两大阵营
意味着什么。 ( 7)自己怎样做才是一个值得信任的人。 学生根据自学提纲,阅读教材 39— 41页,逐一找出自学提纲问题的答案;做好查、 画、写、记、思,作好回答问题的准备 三、合作探究 对自学中的疑难问题,小组之间合作交流,共同解决 学生展示、纠错、补充、互评,老师点评 教师点拨拓展,总结提升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提醒我们什么问题。 轻信有什么后果。 生活中我们要防哪些人。 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