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管理体系标准的介绍(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0xx 年 1 月完成 FDLS ISO/TR14025 环境标志与声明 III 型环境声明 指导原则与程序环境表现评价 指南 CD 20xx 年 10 月完成 ISO14031 环境表现评价 指南 FDLS 1999 年第 4 季度发布 ISO/TR14032 环境表现评价 ISO14031 应用案例研究 FDLS 1999 年第 4 季度发布 ISO14042 生命周期评价 生命周期影响评价 FDLS 20xx 年 1 月发布 ISO14043 生命周期评价 生命周期解释 FDLS 20xx 年 1 月发布 ISO/TF14047 生命周期评价 ISO14042 应用举例 AWI 20xx 年第 4 季度发布 ISO/TR14048 生命周期评价 生命周期评价文件数据格式 AWI 20xx 年 3 月完成 FDLS ISO/TR14049 生命周期评价 ISO14041 应用举例 FDLS 20xx 年第 1 季度发布 ISO14050 术语 修订稿 CD 20xx 年 12 月 值得说明的是,生命周期评估是一个可用识别环境因素的方法;但是基于时间及财务等考虑, ISO14001 并不要求进行完整的生命周期评估。 二、 ISO14000 标准的产生与发展 标准的产生背景 当今时代,人类在创造和享受越来越丰富的物质文明的同时,也不可避此资料来自 企业 (), 大量管理资料下载 专业 求实 严谨 诚信 7 免地对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造成了污染和破坏;特别是现代工业的迅速发展,对自然和环境更是造成日趋严重的破坏。 人类对环境造成污染或破坏大致可分为三个价段。  早期的环境问题;  近代的环境污染,时间段大概是从第一次工业革命到 20 世纪 70 年代止;当代环境污染,从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出现了危及人类生存的全球性问题; 基于一系列环境问题的出现,世界各国日益意识到环境污染已成为世界性的公害,于是纷纷通过立法的方式来试图保护环 境,联合国也制定了相关的国际环境法来保护人类共同的生存环境。  1967 年 日本颁布了《公害对策基本法》,并依据这部基本法建立了一系列环境保护及管理的法规、政策和标准。  1972 年 世界各国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举行的第一次联合国人类环境大会,通过了《人类环境而言》(即斯德哥尔摩宣言)和《人类环境行为计划》等文件,并成立了联合国环境规划署( UNEP),把每年的 6 月 5 日定为“世界环境日”  1977 年 德国首先制定出了“蓝色天使”计划,那些与同类产品相比更符合环境保护要求的产品被授予环境标志,由德国质量保证及标签协 会( RAL)领导的环境标志评审委员会制定标准并组织实施,之后,许多国家也陆续实施了环境标志制度。  1978 年 联合国颁布了保护臭氧层的《关于臭氧层行动世界计划》。  1987 年 挪威总理布伦特兰( Gro Harlem Brundtland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主席)发表的《我们共同的未来》的著名报告。 该报告为未来的发展确定了七项目标: ( 1) 重新发展。 ( 2) 改进发展的质量。 ( 3) 保护并增加资源。 ( 4) 确保适度的人口数量。 ( 5) 提高技术水平,降低控制风险。 此资料来自 企业 (), 大量管理资料下载 专业 求实 严谨 诚信 8 ( 6) 在市场决策中纳入环境和经济的考虑。 ( 7) 改变国际经济关系。 在布伦特兰报告中将持续发展 定义为:“在满足当代人需要的同时,不影响后代人满足他们需要机会的一种生态意义上的发展。 ”  1990 年 国际化组织( ISO)和国际电工委员会( IEC)出版了《展望未来 高新技术对标准化的需求》一书,其中“环境与安全”问题被认为是目前标准化工作最紧迫的四个课题之一。  1992 年 在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一百多个国家就长远发展的需要,一致通过了环境管理纲要,环境与持续发展成为各国研究的重要议事课题。 英国于 1992 颁发了 BS77501992《环境管理体系规定》标准,该标准参考了英国《环境保护条例》和欧共体《环 境管理审核规则》( EMAS)的要求,目的是使任何组织在本标准指导下建立有效的环境管理体系,作为其采取正确的环境行为、持续改进环境质量和参与“环境审核”的基础。  1993 年 欧共体( EC)于 1993 年 7 月 10 日以 EECNO1836/93 指令正式公布《工业企业自愿参加环境管理和环境审核联合体系的规则》,简称《环境管理审核规则》( EMAS),并规定于 1995 年 4 月开始实施。 1992 年里约联合国环发大会之后, ISO 为了实现环发大会有关环境管理标准化的要求,于 1993 年 6 月正式成立了 ISO/TC207 环境管理技术委 员会。  1995 年 德国已于 1995 年依据 EMAS 制定了《环境审核法》及三个条例,到 1996年 1 月 20 日止按 EMAS 要求对 70 家企业进行了审核。 “环境管理委员会” 国际标准化组织于 1993 年 6 月正式成立了 ISO/TC207 环境管理技术委员会,正式开展环境管理体系和工具方面的标准化工作,以实现全球性的环境管理的需要。  ISO/TC207 的目的和任务 ISO/TC207“环境管理委员会”的宗旨是支持环境保护工作,改善并维持生态环境质量,养活人类各项活动所造成的环境污染,使之与社会经济发展 达到平衡,促进经济的持续发展。 其职责是在理解和制定环境管理工具和此资料来自 企业 (), 大量管理资料下载 专业 求实 严谨 诚信 9 体系方面的国际标准和服务上为全球提供一个先导。 主要工作范围是环境管理工具和体系方面的标准化,但不包括: ─ 污染物测试方法,这方面的标准化工作主要由 ISO/TC147“水质”、ISO/TC90“固体质量”和 ISO/TC43“声学”负责,目前已有国际标准 350 多项; ─ 污染物和排放物的极限企值; ─ 环境水平和环境质量; ─ 产品标准。 ISO/TC207 考虑到: 、政府、商业、工业的日益重要。 的经济和服务 ,需要制定环境管理国际标准来协调全球的环境问题。 试图从全方位着手,通过标化手段来有效地改善环境和保护环境,满足经济的持续发展的要求。 TC207 的工作内容很广,所有人类活动无不与此相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