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6部分专题2第1节议论文模式内容摘要:

明确论点 , 请用 “ 比喻法 ” 提出。 [参考示例 ] 每一位新时代的青年 , 都应该有一个崇高的理想。 就像一只航船 , 如果不扬起风帆 , 它就会失去前进的方向和动力 „„ 5. 对比法。 对比 , 可以使事物的本质特征十分鲜明。 当议论的问题牵涉到两种不同的观点 , 需要让两种对立的思想交锋时 , 可以考虑采用 “ 对举 ” 的方法提出论点。 请以 “ 人生的价值 ” 为题 , 运用 “ 对比法 ” 写一个议论文的开头。 [参考示例 ] 一位孔繁森 , 光芒四射 , 人们提起他的名字 , 总是与伟大、光明、进步联系在一起。 一位王宝森 , 臭名昭著 , 人们提起他的名字 , 总是与贪婪、黑暗、丑陋联系在一起。 两个人都走完了人生。 但一个永存人间 , 一个早已被人唾弃。 人生的价值 , 在两人的鲜明对比中 , 不是已经显现出来了吗。 6. 引言法。 引用与论点密切相关的名人名言、格言谚语 等作为开头 , 导出论点 , 说明在此问题上 , 早有至理名言在 , 这样做 , 可以使文章的论点在一开始就具有一定的 “ 权威性 ”。 请以 “ 宽容 ” 为题 , 运用 “ 引言法 ” 写一个议论文的开头。 [参考示例 ] “ 惟宽可以容人 , 惟厚可以载物 ” 实属至理名言。 其 实宽容别人 , 也就是宽容我们自己。 给别人一些空间 , 你获得的将是一片蓝天。 让我们拥有这片蓝天 , 拥有宽容吧。 7. 归纳引申法。 这是提出论点的另外一种类型 , 是在文章的开头先叙述或抒情 , 然后归纳引申、得出论点。 这样提出论点 , 可以使议论形象生动、引人入胜 , 增加文章论点的说服力。 这一方法主要包括: (1)略述法。 在文章的开头 , 简略地叙述一个事实或概述材料 , 然后由这一事实或材料 ,自然而然地得出论点。 这种提出论点的方式 , 可以叫 “ 略述法 ”。 请运用 “ 略述法 ” , 从下面材料中提炼出中心论点 , 写一个开头。 这是一个发生在肉类加工厂的真实故事。 下班前 , 一名工人进入冷库检查 , 冷库门突然关上 , 他被困在了里面 , 并在死亡边缘挣扎了 5 个小时。 突然 , 门打开了 , 工厂保安走进来救了他。 事后有人问保安: “ 你为什么会想起打开这扇门。 这不是你日常工作的一部分啊。 ” 保安说: “ 我在这家企业工作了 35 年 , 每天数以百计的工人从我面前进进出出 , 他是唯一一个每天早上向我问好并下午跟我道别的人。 ” “ 今天 , 他进门时跟我说过 ‘ 你好 ’ , 但一直没有听到 他说 ‘ 明天见 ’。 ” “ 我每天都在等待他的 ‘ 你好 ’ 和 ‘ 明天见 ’ , 我知道他还没有跟我道别 , 我想他应该还在这栋建筑的某个地方 , 所以我 开始寻找并找到了他。 ” [参考示例 ] 每天清晨的 “ 你好 ” 与微笑 , 加上下午的 “ 明天见 ” , 温暖了保安的心 ,也救了他自己。 世人都说: 赠人玫瑰 , 手有余香。 这就是 “ 赠人玫瑰 , 手有余香 ”。 (2)列举法。 在文章的开头列举一连串的事实或现象 , 通过这些同类的事实或现象 , 显示一种规律、一个道理 , 然后在此基础上 , 水到渠成地归纳出论点来。 以 “ 幸福 ” 为题 , 运用列举法 , 写一段议论文的开头。 [参考示例 ] 幸福是课堂上老师一个赞许的眼神 , 幸福是放假时母亲在村口翘首以盼的身影 , 幸福是茫茫人海中陌生人向你展开的一个浅浅的微笑。 幸福无处不在 , 只要我们用真心去感受。 论点提出和确立的注意事项 1. 正确性。 论点的说服力根植于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 , 而这又取决于作者的立场、观点、态度、方法是否正确 , 如果论点本身不正确 , 甚至是荒谬的 , 再怎么论证也不能说服人。 因此 , 论点正确是议论文的最起码的要求。 2. 鲜明性。 赞成什么、反对什么 , 要非常鲜明 , 不能模棱两可 , 含混不清。 3. 新颖性。 论点应该尽可能新颖、深刻 , 能超出他人的见解 , 不是老生常谈 , 也不是无关痛痒、流于一般的泛泛而谈 , 应该尽可能独到、 新颖。 4. 口子要小。 作文如作战 , 不能战线过长 , 全面出击 , 而要集中笔力 , 从 “ 点 ” 上突破。 口子小 , 目标准 , 浓墨重彩 , 走笔成文 , 就可避免面面俱到、泛泛而谈之弊病 , 收到以小见大、立意深刻之效果。 二、议论文分论点的设置 当一篇议论文的中心论点明确之后 , 将其准确地分解成几个分论点 , 是写好议论文的一个重要环节。 分论点是与中心论点相对而言的 , 但又从属于中心论点 , 为论证中心论点服务。 一篇文章围绕中心论点 , 一般要分解出两个以上的分论点 , 这样既摆事实 , 又讲道理 , 文章才有说服力;如果不设置分论点 , 或者分论点立得不好 , 中心论点就得不到有力的证明。 分论点可以采用以下方法设置: (一 )并列式分解 1. 法 —— 怎么办 , 就是回答中心 论点或论题需要从哪些方面来解决 , 即从解决方法和途径方面来提炼分论点。 以 “ 学会欣赏别人 ” 为中心论点 , 运用 “ 法 ” 提炼三个分论点。 [参考示例 ] (1)学会欣赏别人 , 要求自己有胸怀坦荡、虚怀若谷的作风。 (2)学会欣赏别人 , 要努力发掘别人身上的闪光点 , 学习借鉴。 (3)学会欣赏别人 , 要互帮互学 , 取长补短 , 共同提高。 2. 类 —— 是什么 , 就是回答中心论点或论题由哪些方面构成 , 即从回答类别和性质方面来提炼分论点。 以 “ 宽容 ” 为论题 , 运用 “ 类 ” 提炼四个分论点。 [参考示例 ] (1)宽容是一种博大的胸怀。 (2)宽容是一种高远的境界。 (3)宽容是一种正直的品格。 (4)宽容是一种化敌为友的智慧。 3. 因 —— 为什么 , 就是回答中心论点或论题形成的原因有哪些 , 即从回答原因和目的方面来提炼分论点。 也就是把中心论点作为结论去追溯这个结论产生的条件和原因。 以 “ 我想握住奋斗的手 ” 为中心论点 , 运用 “ 因 ” 提炼三个分论点。 [参考示例 ] (1) 我想握住奋斗的手 , 因为奋斗是战胜生活挫折的法宝。 (2)我想握住奋斗的手 , 因为奋斗是实现人生理想的基石。 (3)我想握住奋斗的手 , 因为奋斗是充实自我素质的条件。 4. 果 —— 会怎样 , 就是回答中心论点或论题的意义、效果 , 即从回答结果和效能 (意义、作用、价值、影响 )方面来提炼分论点。 以 “ 细节之处 , 美不胜收 ” 为中心论点 , 运用 “ 果 ” 提炼三个分论点。 [参考示例 ] (1)痛苦是细节 , 没有它 , 生活就会显得苍白无力。 (2)奋斗是细节 , 没有它 , 生活就像一口枯井 , 了无生趣。 (3)感恩是细节 , 没有它 , 生活就没有了真情。 (二 )递进式分解 可以运用设疑法分解中心论点或论题:依据 “ 是什么 —— 为什么 —— 怎么样 ” 的提问思路来提炼分论点。 以 “ 谈风度 ” 为题目 , 运用 “ 设疑法 ” 提炼三个分论点。 [参考示例 ] (1)风度是一种美德 , 一种富有教养的臻于完善的气质和风采 (是什么 )。 (2)有了风度 , 能受到别人的敬重 , 人与人之间增进爱心 , 有利于和睦相处 (为什么 )。 (3)有风度 , 须加强道德情操的修养 , 摒弃粗俗言行 , 自觉培养良好的风度 (怎么样 )。 (三 )对比式分解 即将两种不同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不同情况加以对照比 较 , 从而从正反两个方面提炼分论点。 以 “ 爱子需要适度 ” 为中心论点 , 运用 “ 对比分解 ” 提炼两个分论点。 [参考示例 ] (1)爱子适度 , 才能使孩子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 (2)爱子不当以至溺爱 , 不但不会使孩 子茁壮成长 , 反而会阻碍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 一、分论点提炼应该注意的问题 1. 必须有一个合乎题意的中心论点 (只能一个 )。 中心论点应当尽快地、旗帜鲜明地、简明扼要地表述出来。 最好在第一小节摆明中心论点 , 三四行文字即可。 2. 必须在中心论点下 面分解出两个或三个小论点 (又叫分论点 )。 决不容许眉毛胡子搅在一起 , 仿佛在考查阅卷人的分层 次水平。 3. 小论点之间的关系 , 在考场上应当回避 “ 并列式 ” , 采用 “ 递进式 ”。 并列式 , 容易相互干扰、相互渗透 , 你中有我 , 我中有你 , 似分而未分。 递进式 , 层层深入 , 逼着你换一个角度看问题 , 可以避免出现 “ 平面铺陈 ” 的毛病。 4. 如果你实在 “ 递进 ” 不起来 , 那么 , 请采用下面的分析方法:立足于 “ 中心论点 ” ,向 “ 前因 ” 和 “ 后果 ” 两个方向探索。 二、分论点表述需注意的问题 1. 扣得住 —— 所列的几个分论点应从同一角度回答同一问题。 不能一个从 “ 类 ” 的角度 , 一个从 “ 因 ” 的角度 , 造成逻辑混乱。 2. 分得开 —— 分论点之间界限清楚 , 不互相交叉重叠 , 没有包容关系。 这样能够使作文内容更充实。 3. 排得顺 —— 分论点先后顺序要合乎逻辑 , 合乎情理。 例如:人 —— 集体 —— 国家 ,物 —— 人。 [专项提能练 ] 1. 以 “ 论美 ” 为题 , 运用 “ 对比式开门见山法 ” 提出论点。 [参考示例 ] 古今中外历史上的一些人物被人们千古传颂 , 并不在于他们的漂亮外表 ,而在于他们的精神。 相反 , 那些徒有美丽外表而灵魂肮脏的人则被永远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一个人有出众的容貌 , 健全的体魄固然令人羡慕 , 漂亮的衣着打扮无疑能弥补身体的天然缺憾 , 但这些 “ 美 ” 的条件只能是短暂的。 而那些在语言、行为、心灵等精神方面表现出来的美才是永恒的美。 2. 运用 “ 归纳引申法 ” 提出 “ 只有坚持不懈才能成功 ” 的观点。 [参考示例 ] 每当下雨时 , 我最爱在我家屋檐下看雨景 , 看那朦胧的树木 , 朦胧的人家 ,看成串的雨滴砸落在檐下的石板地上 , 溅起点点水珠 , 日久天长 , 我忽然发现 , 那坚硬的石板上竟显出了一个个小小的凹坑 , 我不禁惊叹水滴的勇气。 小小的水滴与坚硬的石头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 但那水滴却在石头上凿出了凹坑 , 靠的是什么。 不是投机取巧 , 而是坚持不懈的勇气 , 这种勇气对于人也是同样重要的。 只有坚持不懈才能成功。 3. 试着运用各种方法 , 给论点 “ 拒绝浮躁 ” 提炼三至四个分论点。 (至少提炼三组 ) [参考示例 ] (1)果: ① 浮躁的文学造就 文化侏儒。 ② 浮躁的社会造就事业孬种。 ③ 浮躁的民族造就精神矮子。 (2)因: ① 因为人的本性是浮躁之气产生的根源。 ② 因为社会风气是浮躁之风产生的土壤。 ③ 因为制度缺漏是浮躁之念产生的缝隙。 (3)法: ① 克服浮躁之心 , 要有坚定。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