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伦帝国内容摘要:

》 交响曲 —— 贝多芬 此曲完成于 1804年春,本欲献给法国第一位执政者拿破仑 ,但当得知拿破仑将即位皇帝时,贝多芬立刻将总谱写有题词的封面撕下,并愤怒地高喊: “ 这是一个独裁者 !”后来出版时他将标题改为 “ 为纪念一位伟大的英雄而作 ”。 这部作品于 1805年在维也纳初演一举成功,从此贝多芬蜚声于欧洲乐坛。 这部作品是贝多芬最著名的代表作之一,完全 体现英雄性格 的作品。 作品贯穿着 严肃 和 欢乐 的情绪,始终保持着 深沉 、 真挚 的感情,呈现出强烈的 浪漫主义 气氛。 贝多芬本人曾声称他 最喜欢 的交响乐就是这部第三交响曲。 拿破仑的内外政策  对内:巩固资产阶级统治,颁布 《 法典 》  对外:打败欧洲的反法同盟军队,扩大法国的疆域。 《 拿破仑法典 》 1804—1810年,拿破仑制定和颁布了 《 民法典 》《 商法典 》和 《 刑法典 》 等法律文献。 其中最著名的是 1804年颁布的 《 民法典 》 , 1807年改名为 《 拿破仑法典 》。 法典确立了 民事权利平等 、财产所有权无限制 和 契约自由 等资产阶级民法 的基本原则,巩固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打击封建势力,促进了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战果辉煌 多次打败 反法同盟 拿破仑的对外战争 拿破仑兵败 既有捍卫大革命的成果打击欧洲封建统治传播资本主义的积极成份; 又有侵略争霸的消极成份。 “对拿破仑的胜利就是欧洲的君主国对法国革命的胜利。 然而,法国大革命所开辟的资产阶级革命时代,并不会因为拿破仑帝国的覆灭而停止前进的步伐。 ” ——恩格斯 拿破仑事略 •1769年 8月 15日 , 出生于法国科西嘉岛阿雅克修城。 •10岁 , 接受法国教育。 •15岁 , 进入炮兵学校学习指挥。 •17岁 , 以少尉衔毕业 , 成绩平平。 •24岁 , 参加收复土伦堡战役 , 显露其军事才能。 •26岁 , 1795年 10月 , 在巴黎平定保王党人的暴乱。 •27岁 ,。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