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丽霞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10-13复习课件共75张ppt内容摘要:

,向湘西前进,进行 战略转移 —— 长征。 2.遵义会议 时间: 地点: 内容: 意义: 1935年 1月 贵州遵义 ① 集中全力解决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 上的错误; ②取消了博古在军事上的指挥权; ③肯定 毛泽东 的正确主张。 会后 确定军事 上由 毛泽东、周恩来等 负责指挥。 ① 遵义会议确立了以 毛泽东为核心 的党中 央的正确领导; ② 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 ③ 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 转折点。 3.长征的胜利 时间: 地点: 结束标志: 1936年 10月 甘肃会宁 红军三大主力会师 红一方面军和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 历史意义: 红军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 转危为安。 长征的经过( 19341936年) 冲破四道封锁线 、渡湘江 放弃湘西、改道 贵州 渡乌江、解放遵义 召开 遵义会议 四渡赤水 巧渡金沙江 强渡大渡河 飞夺泸定桥 翻雪山、过草地 吴起镇会师 会宁会师 1936年 10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长征胜利结束 1935年 10月红一方面军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 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从此跳出敌人包围圈 长征精神: ①把全国人民和 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胜的精神; ②为了 救国救民 ,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 牺牲 的精神; ③坚持 独立自主、实事求是 ,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 ④顾全大局、严守纪律、 紧密团结 的精神; ⑤紧紧 依靠人民群众 ,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 七律 长征 毛泽东 1935年 10月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 历史上的事件与人物,是只过一趟的,是只演一回的”,但“此一回的演行,乃永久存在”。 —— 李大钊 1919年五四爱国运动 ——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浙江嘉兴南湖的一条画舫 一大上海会址 1921年 7月 中共一大的召开 宣告了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北伐战争 —— 打倒列强,除军阀 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的标志: 蒋介石、汪精卫等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 此后,国共关系从合作转为对抗。 南京国民 政府旧址 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 第一枪 ; 是中共独立领导革命战争, 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 向井冈 山进军 1927年 , 毛泽东 率领工农革命军向湘赣边的 井冈山 进军,建立了 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井冈山会师 后,红军 第一支 坚强的队伍 —— 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诞生 遵义会议会址 遵义会议 —— 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伟大的战略转移 —— 长征 (油画)红军三大主力会师 1936年 10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 ,宣告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 胜利结束。 初中历史 八上复习 中考链接 我们今天的许多节日都与近现代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有关。 其中与 “ 青年节 ” 有直接关系的是 A、五四运动 B、南昌起义 C、辛亥革命 D、红军长征 初中历史 八上。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