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地理教学的审美观内容摘要:
染力。 因此,地理教学中的美育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是一片地理教学等待开发的肥沃土壤,在地理素 质教育中有着特殊的作用和效果。 三、地理教学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 美育的重要特点是以形象思维为主,以情感交流为纽带,用美的事物去激发学生的情感,引起学生共鸣,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育目的。 这种感情教育容易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产生广泛深刻持久的影响。 如何才能取得好的美育效果呢。 ,体现“语言美”。 学生的生活空间有限,对许多地理事物缺乏感性认识,一些教材内容也因此变得索然无味。 教师可对一些自然、人文景观的迷人风光、异域民族的独特风情,用生动形象、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描述,做到情真意切,使学生犹如身临其境,如见其物,如闻其声,得到艺术美的享受。 例如,学习北美洲的“五大湖”时,用“姐妹五个手拉着手,最小的一个有一支辫子甩到了大西洋”来形象描述五大湖,从而体现地理教学的“语言美”。 ,体现“文学美”。 审美与文学素养密切相关。 文学作品中常描写某种地理现 象,适当地引用文学作品诗句,来描述和讲解地理事物和现象。浅谈地理教学的审美观
相关推荐
能力,就必须让学生充分地读书。 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要求读通、熟读 ,精读课文还要求读出感情,有些篇目还要求背 诵。 所以,教师在课堂中必须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自主地、充分地读书,在读书中整体感知,在读书中有所感悟,在读书中培养语感,在读书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把朗读过程渗透阅读中来。 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往往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学生对课文内容的不同理解和体会,在朗读中重音、停顿
)( ml10 05150 0 )( ml40 05450 0 500ml。 ml。 ml 5154 1 : 4 我把稀释液里面所含浓缩液的体积设为 Xml,那么水的体积就是 4Xml,然后用方程来解答。 ( 1) X+4X=500 5X=500 X=500247。 5 X=100 ( 2)水的体积: 5X=100 5 =5( ml) 答:浓缩液有 100ml,水有 400ml。
观察能力可以发现生活中的多姿多彩,发现美与丑。 小学生好奇心强,喜爱观察,但却缺乏观察能力,不会观察。 因此,教师要创设条件,指导学生观察。 比如说 ,为了让学生有物可以观察,就可以在教室中布置了一块生物角,让学生亲手在花盆中种上小草,由专人负责,浇水施肥,并观察它每天的变化;买个小鱼缸,养几只小蝌蚪,让他们观察它们如何变成青蛙的。 另外
应该是这种人。 二、运用多种手段,多措并举促进养成教育。 强调校规,制定班规,规范养成教育。 古人朱熹说:“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 ”可见知与行是不可分的。 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养成的教育应从学生的认知情况出发,按照先入为主的规律。 向同学宣读《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以及学校的规范。 并根据本班的特点,增补制定适合本班的班规。 以小组为单位组织学生联系实际逐一进 行认真的学习、讨论。
程,很难通过实验观察到它们的运动过程,同时对上浮与漂浮的关系出较难理解,如果利电脑动画手段,设计出物体的上浮与下沉的慢放过程,就可以非常细致的观察到。 同时可以观察到上浮物体在露出液面时的慢放过程,学生会清楚的看到随物体露出液面的体积不断变大,它排开液体的体积逐渐变小,浮力逐渐变小,当 F 浮 = G 时,物体静止在液面上──漂浮。 这样就会把本来很难描述的过程形象地利用大屏幕生动地显示出来